-
公开(公告)号:CN111991385A
公开(公告)日:2020-11-27
申请号:CN202010823874.2
申请日:2020-08-17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A61K31/201 , A61P31/04 , A61K36/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棕榈油酸在抑制水产病原菌中的应用,涉及微藻中棕榈油酸的新用途。本发明发现微藻中提取的棕榈油酸对副溶血弧菌、溶藻弧菌和无乳链球菌都具有明显的抗菌效果,而且微藻本来源于水体,是生态养殖环境食物链中的重要参与者。因此,开发基于微藻来源的抗菌棕榈油酸的新型渔药产品将可以减少抗生素使用,促进渔业绿色发展,为绿色渔药开发奠定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06138108B
公开(公告)日:2019-11-19
申请号:CN201610438651.8
申请日:2016-06-16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假单胞菌IAS03的应用,属于微生物领域。本发明中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rotegens)IAS03的无菌细胞破碎上清在平板上能显著抑制水霉菌丝的生长,其对菌丝的最小有效抑制浓度为6.25mg/mL,而对孢子萌发的最小有效抑制浓度为3.125mg/mL。通过菌株的毒性实验,发现假单胞菌IAS03对草鱼是安全的。假单胞菌IAS03是从池塘底泥筛选得到,不会对周围环境与生态平衡造成危害,符合生物安全法规。假单胞菌IAS03仅须单一菌株即可应用于防治水霉病,相对于传统的抗生素和消毒剂防治措施,具有安全、高效、环保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9022508A
公开(公告)日:2018-12-18
申请号:CN201810970857.4
申请日:2018-08-24
Applicant: 暨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P7/64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利用真眼点藻纲微藻生产棕榈油酸的方法,涉及微藻生物资源与生物技术领域。该制备方法包括总脂的提取、棕榈油酸的浓缩等步骤。本发明利用类波氏真眼点藻(E.cf.polyphem)生产棕榈油酸具有绿色、安全的优势,而原料来源不受地理限制、无季节限制、全年持续采收,可以满足巨大的原料缺口。本发明提供一种高效浓缩微藻棕榈油酸的制备方法,该方法操作简单、高效、成本低且棕榈油酸纯度高,可适合大规模生产,为促进微藻来源的棕榈油酸产品的商业化发展奠定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06138108A
公开(公告)日:2016-11-23
申请号:CN201610438651.8
申请日:2016-06-16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假单胞菌IAS03的应用,属于微生物领域。本发明中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rotegens)IAS03的无菌细胞破碎上清在平板上能显著抑制水霉菌丝的生长,其对菌丝的最小有效抑制浓度为6.25mg/mL,而对孢子萌发的最小有效抑制浓度为3.125mg/mL。通过菌株的毒性实验,发现假单胞菌IAS03对草鱼是安全的。假单胞菌IAS03是从池塘底泥筛选得到,不会对周围环境与生态平衡造成危害,符合生物安全法规。假单胞菌IAS03仅须单一菌株即可应用于防治水霉病,相对于传统的抗生素和消毒剂防治措施,具有安全、高效、环保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5349463A
公开(公告)日:2016-02-24
申请号:CN201510856000.6
申请日:2015-11-27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假单胞菌菌株及其应用。所述菌株为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rotegens)IAS03,于2015年11月27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CCTCC NO:M 2015711。所述菌株从池塘底泥筛选得到,再用回水体不存在生态安全风险,符合生物安全法规;对嗜水气单胞菌和温和气单胞菌具有专一性的抑菌作用,而对其他细菌无抑制效果,且该菌对鱼无致病性;仅须单一菌株即可用于抑制嗜水气单胞菌和/或温和气单胞菌,相对于传统的抗生素和消毒剂防治措施,具有安全、绿色、高效的优点。可开发成微生态制剂控制养殖环境中的温和气单胞菌和嗜水气单胞菌,预防其感染鱼类引起出血性败血症。
-
公开(公告)号:CN109112168A
公开(公告)日:2019-01-01
申请号:CN201810970871.4
申请日:2018-08-24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利用黄丝藻综合炼制生物产品、生物柴油和生物材料的方法。本发明首次提出利用丝状微藻-黄丝藻的同一种生物质原料联合生产棕榈油酸、金藻昆布糖、生物柴油和纳米纤维素。微藻生物质资源的全方位利用使得微藻产业中生物产品、生物能源和生物纳米材料更好的耦合,有效地增加经济效应。本发明首次建立一条高效的、合理的黄丝藻生物质资源的生物炼制技术路线,即先用稀酸处理微藻生物质,提取胞内多糖,且使得细胞壁结构疏松,更有利于下一步的油脂抽提,而最后的剩余藻渣也被充分利用起来。该技术路线显著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微藻生物质的利用效率,具有明显的补偿效应。
-
公开(公告)号:CN105349463B
公开(公告)日:2018-10-09
申请号:CN201510856000.6
申请日:2015-11-27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假单胞菌菌株及其应用。所述菌株为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rotegens)IAS03,于2015年11月27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CCTCC NO:M 2015711。所述菌株从池塘底泥筛选得到,再用回水体不存在生态安全风险,符合生物安全法规;对嗜水气单胞菌和温和气单胞菌具有专一性的抑菌作用,而对其他细菌无抑制效果,且该菌对鱼无致病性;仅须单一菌株即可用于抑制嗜水气单胞菌和/或温和气单胞菌,相对于传统的抗生素和消毒剂防治措施,具有安全、绿色、高效的优点。可开发成微生态制剂控制养殖环境中的温和气单胞菌和嗜水气单胞菌,预防其感染鱼类引起出血性败血症。
-
公开(公告)号:CN109022508B
公开(公告)日:2021-03-19
申请号:CN201810970857.4
申请日:2018-08-24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利用真眼点藻纲微藻生产棕榈油酸的方法,涉及微藻生物资源与生物技术领域。该制备方法包括总脂的提取、棕榈油酸的浓缩等步骤。本发明利用类波氏真眼点藻(E.cf.polyphem)生产棕榈油酸具有绿色、安全的优势,而原料来源不受地理限制、无季节限制、全年持续采收,可以满足巨大的原料缺口。本发明提供一种高效浓缩微藻棕榈油酸的制备方法,该方法操作简单、高效、成本低且棕榈油酸纯度高,可适合大规模生产,为促进微藻来源的棕榈油酸产品的商业化发展奠定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09112168B
公开(公告)日:2020-06-16
申请号:CN201810970871.4
申请日:2018-08-24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利用黄丝藻综合炼制生物产品、生物柴油和生物材料的方法。本发明首次提出利用丝状微藻‑黄丝藻的同一种生物质原料联合生产棕榈油酸、金藻昆布糖、生物柴油和纳米纤维素。微藻生物质资源的全方位利用使得微藻产业中生物产品、生物能源和生物纳米材料更好的耦合,有效地增加经济效应。本发明首次建立一条高效的、合理的黄丝藻生物质资源的生物炼制技术路线,即先用稀酸处理微藻生物质,提取胞内多糖,且使得细胞壁结构疏松,更有利于下一步的油脂抽提,而最后的剩余藻渣也被充分利用起来。该技术路线显著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微藻生物质的利用效率,具有明显的补偿效应。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