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664308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311573838.5
申请日:2023-11-23
Applicant: 昆明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激光测振仪测量主轴加工精密性的装置及方法,属于精密设备技术领域;本发明主轴上的气浮轴承上端采用铁丝连接,铁丝分为左右两边并悬挂重物,通过支架和定滑轮连接使气浮轴承能够水平悬空,此时主轴与气浮轴承间存在偏心,在气浮轴承上方安装激光测振仪,对气浮轴承的振幅进行测量,再依次电连接至计算机。主轴端通过联轴器连接电机。本发明的优势基于动静压径向气浮轴承气膜阻尼原理通过激光测振仪将气膜厚度与轴承振幅进行标定,利用输出振幅动态特性测量气浮轴承内部上下气膜厚度,进而得到了气浮主轴制造精密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619731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1381939.2
申请日:2023-10-24
Applicant: 昆明理工大学
IPC: B07B1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多级微塑料颗粒分选装置,初级横向位移分选模块、缓冲模块和精分级横向位移分选模块,二者通过缓冲模块与所述精分级横向位移分选模块连通,外部液体通过样品入口与鞘液入口汇入所述初级横向位移分选模块;所述微流体通道内初分选阶段由圆形微柱阵列构成,精分选阶段由三角形微柱阵列构成;所述精分级横向位移分选模块设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精分级横向位移分选模块分隔为大粒径分选通道、小粒径分选通道,所述缓冲模块分隔为大粒径缓冲通道、小粒径缓冲通道,所述大粒径分选通道、小粒径分选通道分别连通至不同的出样口。本发明在单个芯片中能对四种微塑料颗粒进行分选,微塑料颗粒分选效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17268151A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311327267.7
申请日:2023-10-13
Applicant: 昆明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储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立式变螺距及螺径螺旋管相变储热单元及方法,包括双层外壳、相变材料、螺旋换热管和换热流体,所述双层外壳包裹相变材料,相变材料填充于管壳和螺旋换热管之间,所述螺旋换热管的螺距及螺径都为线性变化,螺旋管底部到顶部的螺距线性增大,螺旋管底部到顶部的螺径线性减小。有助于立式储能单元底部加强换热,改善底部相分离的产生;同时有助于立式储热单元在顶部的自然对流,扩大自然对流区域。本发明对换热管的结构进行了优化,采用变螺距及螺径螺旋换热管,可有效改善单管的上述缺点,加快了石蜡的熔化,扩大自然对流区域使熔化区域的温度更均匀,提高储热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109347A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310992249.4
申请日:2023-08-08
Applicant: 昆明理工大学
IPC: F28D20/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相变蓄热装置强化换热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微管道强化换热的相变蓄热装置,包括多组微管道、相变材料、外壳和保温材料,所述微管道通入换热流体,相变材料填充在外壳与换热微管道之间,保温材料包裹在外壳外侧;所述微管道热源排布在管壳式蓄热装置的下半圆部分的位置。本发明提出的基于微管道强化换热的相变蓄热装置在结构简单、成本低、蓄热效率高、熔化区域温度均匀好等方面具备显著的优势。这些优势可以为相变蓄热技术的应用提供更大的灵活性和可行性,推动其在领域中的广泛应用,具有重要的科学和工程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7650717A
公开(公告)日:2024-03-05
申请号:CN202311548045.8
申请日:2023-11-20
Applicant: 昆明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摩擦纳米发电的树状风能收集系统,包括摩擦纳米发电单元、树状仿生支架以及电源管理电路;摩擦纳米发电单元采用仿生设计呈树叶状,用于在风力驱动下通过摩擦发电产生交流电;树状仿生支架包括树干部和多根树枝部,每根所述树枝部上都均匀布设有多个树叶状的所述摩擦纳米发电单元;电源管理电路用于将摩擦发电产生的交流电进行整流滤波及调压,输出直流电流。基于本发明的方案,能够将风能转换为电能,通过风驱动树叶状的摩擦纳米发电单元能够对风能进行收集。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制造和安装成本低等优点,特别是对于低频风能的收集与分布式能源的供应中,本发明具有显著优势,可在日常生活中广泛运用。
-
公开(公告)号:CN117346868A
公开(公告)日:2024-01-05
申请号:CN202311285631.8
申请日:2023-10-07
Applicant: 昆明理工大学
IPC: G01G5/00 , G06F16/22 , G06F16/245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精密测量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气浮轴承气膜厚度变化称重的装置及方法,包括供气装置和测量装置,供气装置的首端为空气压缩机,供气装置的末端连通至止推气浮轴承;止推气浮轴承顶部可放置不同质量的砝码;气浮轴承顶部安装有激光位移传感器,激光位移传感器信号输出端连接至计算机。通过激光位移传感器将气膜厚度变化与对应的轴承质量大小进行标定,多次更换不同质量的砝码,并记录不同砝码所对应的气膜厚度;将测量的数据一一对应并建立数据库保存至电脑端。气体是清洁能源,成本低且容易获得,采用气缸供气可以减小污染;测量过程简便,对测量环境要求不高,适用范围广。
-
公开(公告)号:CN117091500A
公开(公告)日:2023-11-21
申请号:CN202311031657.X
申请日:2023-08-16
Applicant: 昆明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TENG测量动压气浮轴承偏心及偏位角的装置及方法,涉及精密设备技术领域;包括TENG检测组件、电主轴、位于所述电主轴外侧的气浮轴承、位于所述气浮轴承内壁的铜箔电极和PTFE薄膜;所述电主轴与气浮轴承之间为间隙配合,两者之间形成气膜间隙;通过TENG原理提高了气膜厚度的精确性,本装置无需供气,清洁无污染,实验台结构合理,对检测环境要求不高,普遍适用。
-
公开(公告)号:CN116907320A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310888599.6
申请日:2023-07-19
Applicant: 昆明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气浮轴承的气膜厚度测试装置与偏载测试方法,受测试的气浮轴承包括用于供气的空气压缩机以及环绕气膜的气浮主轴,基于独立层模式的TENG原理对气膜厚度进行测试。所述气浮主轴视为基底体并覆盖有摩擦体,外接静电探测装置收集所述气浮轴承与隔振平台之间产生的静电相关数据。一种气浮轴承偏载测试方法,使用所述的气浮轴承的气膜厚度测试装置进行测试,测试所述摩擦体不同区域的输出电压信号,若各部分电压值不为等值,则判断出现偏载。本发明可以对气浮轴承的气膜厚度进行测试,特别是在止推气浮轴承中能测试得到良好的结果。基于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本申请除了能够进行常规的测试,还可以实时监测气浮主轴是否发生偏移。
-
公开(公告)号:CN116817800A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310414823.8
申请日:2023-04-18
Applicant: 昆明理工大学
IPC: G01B11/27 , G01M13/0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高速摄像机测轴心轨迹的装置,具体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同步高速摄像机帧数与测试装置转速,步骤2、预设坐标,步骤3、对比预设坐标。一种高速摄像机测轴心轨迹方法的实现装置,包括可以记录高速转动的高速摄像机、支撑件、旋转件,所述旋转件中心轴与所述高速摄像机拍摄中心轴在初始状态时同心度为0±0.5,所述支撑件对所述旋转件提供稳定支撑。该方法和装置采用简单的比例关系、反馈逻辑和筛选步骤,结合调节装置中摄像机帧数和转动装置的转速,能够实现更高精度的测量。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可以通过增加筛选步骤和细化调整装置中的参数来进一步提高测量精度,因此这种方法不仅实现简单而且精度更高。
-
公开(公告)号:CN118257788A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2410402515.8
申请日:2024-04-03
Applicant: 昆明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流体机械润滑减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仿生织构的水润滑摩擦副表面正弦波浪织构结构,所述摩擦副表面设有若干仿生凹槽织构,所述仿生凹槽整体俯视为正弦曲线状凹槽。当摩擦副表面相对运动时,摩擦副间的润滑介质会形成液膜并产生流体动压效应促进润滑。当滑动速度为5.20m/s时,润滑膜的承载能力达最大值3876Pa,摩擦系数降至0.10,与光滑表面相比,正弦波浪织构表面的摩擦系数降低率为80.64%,承载力提升为光滑平面的6.67倍;较矩形沟槽摩擦系数降低率为75.7%,承载力提升为沟槽织构表面的4.94倍。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润滑膜承载能力不足、摩擦副磨损大、能耗高的问题,对于水下设备、船舶轴承及其它流体机械的设计与制造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