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光体、线状照明装置及图像读取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702484A

    公开(公告)日:2005-11-30

    申请号:CN200510075953.5

    申请日:2005-05-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光量均匀性良好的导光体、线状照明装置以及图像读取装置。其解决方法为:通过以筒状凹面15构成光反射部14,由此从导光体11的内部来看形成了筒状凸面的反射面。其结果,由于来自光源单元13的光的入射角产生若干偏移,造成筒状凸面处的反射角变化很大。尤其是,作为现有例子示出的三角凹凸部分的反射如果偏离光源单元,则对三角凹凸部的入射角几乎一定,从而反射角也确定,沿主扫描方向难以进行均匀反射,但是,如该实例所示那样通过筒状凹面15,无遗漏地地向作为出射面的上表面11a反射,因而形成均匀反射。

    照明装置及图像读取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801876A

    公开(公告)日:2006-07-12

    申请号:CN200510136396.3

    申请日:2005-12-08

    Abstract: 提供一种冗余区较短的照明装置和安装有该照明装置的图像读取装置。发光单元(10)的发光元件中,位于距离棒状导光体(3)的底面(3b)最远位置的蓝色元件(10a)所发射的光中,如图4(a)所示,和现有技术一样,直接从导光体(3)的端面入射到导光体内的光的冗余区变长。然而,蓝色元件(10a)所射出的光中,如图4(b)所示,通过上述间隙(13)的光在遮盖部(14)的背面发生反射并从缺口(12)的表面入射到导光体(3)内。来自该遮盖部(14)的反射光由于近乎垂直,故冗余区极短。

    线性照明装置以及结合有线性照明装置的图象扫描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706177A

    公开(公告)日:2005-12-07

    申请号:CN200380101727.9

    申请日:2003-10-0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N1/031 G03B27/5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耐反复加热和冷却的线性照明装置。该线性照明装置(10)包括由聚碳酸脂或类似物制成的白色外壳(12)、由丙烯酸树脂或类似物制成的装在外壳(12)中使得光发射表面(11a)露出的光导向器(11)、和作为光源提供在外壳(12)两端使得没有间隙的紧靠在光导向器(11)的端部表面的光发射部件(例如,发光二极管)(13)。外壳(12)在纵向被分隔成两部分,而且间隙(14)形成在两个分隔部分(12a)之间。通过这个间隙,即使光导向器(11)由于反复的加热和冷却而收缩,该分隔的部分(12a)与光导向器(11)一起收缩,而且在光导向器(11)的端部表面和光发射部件(13)之间的紧接的状态可以保持。

    线性照明装置以及结合有线性照明装置的图象扫描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0345433C

    公开(公告)日:2007-10-24

    申请号:CN200380101727.9

    申请日:2003-10-0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N1/031 G03B27/5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耐反复加热和冷却的线性照明装置。该线性照明装置(10)包括由聚碳酸脂或类似物制成的白色外壳(12)、由丙烯酸树脂或类似物制成的装在外壳(12)中使得光发射表面(11a)露出的光导向器(11)、和作为光源提供在外壳(12)两端使得没有间隙的紧靠在光导向器(11)的端部表面的光发射部件(例如,发光二极管)(13)。外壳(12)在纵向被分隔成两部分,而且间隙(14)形成在两个分隔部分(12a)之间。通过这个间隙,即使光导向器(11)由于反复的加热和冷却而收缩,该分隔的部分(12a)与光导向器(11)一起收缩,而且在光导向器(11)的端部表面和光发射部件(13)之间的紧接的状态可以保持。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