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眼摄像装置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5393154B

    公开(公告)日:2018-06-12

    申请号:CN201480032860.1

    申请日:2014-05-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3/0062 G02B3/0075 G02B5/208 G02B7/021 G02B13/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复眼摄像装置,其能够有效地防止串扰,小型且薄型并且能够得到高画质的图像。若将像侧面(S4a)设为第一透镜最终面,并将与其邻接的像侧面(S4b)设为第二透镜最终面,则消杂光光阑(SH)形成为满足以下条件式,A/9<(R/2)<(A/2‑Yr1)×d1/FFL+Yr1(1)A/9<(R/2)<A‑(Yr2‑d2/tanθ2)(2),其中,A:第一透镜最终面与第二透镜最终面的光轴间距离(mm),Yr1:第一透镜最终面的有效半径(mm),Yr2:第二透镜最终面的有效半径(mm),R:单眼光学系统的光轴正交方向上的消杂光光阑的开口长度(mm),FFL:从第一透镜最终面的透镜面边缘至中心光束成像点的光轴方向的距离(mm),d1:从第一透镜最终面的透镜面边缘至消杂光光阑的光轴方向的距离(mm),d2:从第二透镜最终面的透镜面边缘至消杂光光阑的光轴方向的距离(mm),θ2:第一透镜最终面的有效直径7成以上的最大面角度(°)。

    层叠透镜阵列、层叠透镜阵列的制造方法以及层叠透镜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871041A

    公开(公告)日:2015-08-26

    申请号:CN201380066429.4

    申请日:2013-12-17

    Inventor: 水金贵裕

    Abstract: 一种层叠透镜阵列、层叠透镜阵列的制造方法以及层叠透镜的制造方法,作为多个透镜阵列(10,20)包括:具有第1透镜部(K1)和第2透镜部(K2)的第1透镜阵列(10),该第1透镜部(K1)在物体侧的光学面(11a)具有第1标记(U1)并在像侧的光学面(11b)具有第2标记(U2),该第2透镜部(K2)在物体侧的光学面(11a)和像侧的光学面(11b)中的一个光学面具有第3标记(U3)并且在另一光学面没有标记;及具有第3透镜部(K3)的第2透镜阵列(20),该第3透镜部(K3)在物体侧的光学面(21a)和像侧的光学面(21b)中的一个光学面具有第4标记(U4)并且在另一光学面没有标记,从物体侧或像侧观察时,第3标记(U3)和第4标记(U4)在两者的中心处实质上重叠。

    一种接触式图像传感器
    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014233B

    公开(公告)日:2015-04-08

    申请号:CN201010294864.0

    申请日:2010-09-28

    Inventor: 巨占岳 戚务昌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不同共役长度(TC)的复合透镜阵列的接触式图像传感器,特征是包括至少能发出红外光在内的两种颜色的光并能均匀照射原稿读取位置的光源,感光部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用于接收可见光光源照到原稿上产生的反射光信息的可见光感光部,另一部分用于接收红外光光源照到原稿上产生的反射光信息的红外光感光部,以及能将原稿反射的光信号汇聚并成像于感光部表面的复合透镜,复合透镜是由具有第一共役长度TC1和具有第二共役长度TC2的至少两列的两种不同透镜组成的。本发明能有效平衡可见光与红外光由于波长不同导致的焦点位置偏移而造成的扫描图像画质劣化的现象,提高图像读取的质量。

    多层阵列镜片组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197402A

    公开(公告)日:2013-07-10

    申请号:CN201210220111.4

    申请日:2012-06-29

    Inventor: 陈冠铭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3/0056 G02B3/0068 G02B3/0075 G02B13/00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层阵列镜片组,包括至少一阵列镜片组,包括多个排列成一阵列的镜片组,每一该镜片组的物侧面或像侧面上形成一围绕光轴的嵌合面;以及至少一独立镜片组,每一该独立镜片组的物侧面或像侧面上形成一围绕光轴的嵌合面,其中该阵列镜片组的该等嵌合面分别与对应的该独立镜片组的该嵌合面互相卡合匹配。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