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637247B
公开(公告)日:2018-07-17
申请号:CN201380079718.8
申请日:2013-09-18
Applicant: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 株式会社艾科赛迪 , 爱思帝摩擦材料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D69/02 , B32B3/30 , B32B27/06 , B32B2307/538 , B32B2605/00 , F16D13/64 , F16D13/648 , F16D25/0638 , F16D69/00 , F16D69/026 , F16D2069/004 , F16D2069/0441 , F16D2069/0466 , F16D2200/0082 , F16D2200/0086 , F16D2250/0038 , F16D2300/08 , F16D2300/10
Abstract: 一种摩擦接合元件,该摩擦接合元件包括:摩擦构件(91b),其以树脂为主要成分;以及金属构件(93),其具有能够相对于摩擦构件(91b)滑动的滑动面(93b)。摩擦构件(91b)包括:老化层(91d),形成在最外层;以及固化层(91e),其在摩擦构件(91b)的厚度方向上与老化层(91d)相邻接地形成在老化层(91d)的内侧。在金属构件(93)的滑动面(93b)上设有多个凹部(95)、以及移附膜(97),该移附膜(97)是通过摩擦构件(91b)与金属构件(93)之间的滑动来使摩擦构件(91b)的老化层(91d)移附在凹部(95)的内部而形成的。
-
公开(公告)号:CN105637247A
公开(公告)日:2016-06-01
申请号:CN201380079718.8
申请日:2013-09-18
Applicant: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D69/02 , B32B3/30 , B32B27/06 , B32B2307/538 , B32B2605/00 , F16D13/64 , F16D13/648 , F16D25/0638 , F16D69/00 , F16D69/026 , F16D2069/004 , F16D2069/0441 , F16D2069/0466 , F16D2200/0082 , F16D2200/0086 , F16D2250/0038 , F16D2300/08 , F16D2300/10
Abstract: 一种摩擦接合元件,该摩擦接合元件包括:摩擦构件(91b),其以树脂为主要成分;以及金属构件(93),其具有能够相对于摩擦构件(91b)滑动的滑动面(93b)。摩擦构件(91b)包括:老化层(91d),形成在最外层;以及固化层(91e),其在摩擦构件(91b)的厚度方向上与老化层(91d)相邻接地形成在老化层(91d)的内侧。在金属构件(93)的滑动面(93b)上设有多个凹部(95)、以及移附膜(97),该移附膜(97)是通过摩擦构件(91b)与金属构件(93)之间的滑动来使摩擦构件(91b)的老化层(91d)移附在凹部(95)的内部而形成的。
-
公开(公告)号:CN102906970A
公开(公告)日:2013-01-30
申请号:CN201180025239.9
申请日:2011-05-17
Applicant: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D25/083 , B60K6/387 , B60K6/40 , B60K6/405 , B60K6/48 , B60K6/543 , B60K2006/4825 , B60L3/0061 , B60L11/14 , B60L15/20 , B60L2210/40 , B60L2220/14 , B60L2220/50 , B60L2240/36 , B60L2240/423 , B60L2240/507 , B60Y2400/4242 , F16D25/12 , F16D25/123 , F16D2048/0287 , F16D2300/08 , H02K5/10 , H02K7/006 , Y02T10/6221 , Y02T10/6252 , Y02T10/641 , Y02T10/645 , Y02T10/70 , Y02T10/7077 , Y02T10/7241 , Y02T10/727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驱动力传递装置。混合驱动力传递装置包括:电动发电机(9)、干式多片离合器(7)、壳体罩(60)、粉尘密封构件(62)以及粉尘收集结构(63)。干式多片离合器(7)配置于电动发电机(9)的内侧位置。壳体罩(60)以覆盖电动发电机(9)和干式多片离合器(7)的方式设置,将内部空间分为离合器室(64)和电动机室(65)。粉尘密封构件(62)配置于比离合器室分离面(66)靠径向外侧的位置,用于将转子(92)与壳体罩(60)的内壁(60a)之间密封。粉尘收集结构(63)用于在粉尘密封构件(62)的密封面(68)与离合器室分离面(66)之间的径向区域中形成有粉尘收集空间(69)。
-
公开(公告)号:CN104769303B
公开(公告)日:2017-09-26
申请号:CN201380057707.X
申请日:2013-10-08
IPC: F16D25/12 , F16D25/063 , F16D25/08 , F16J3/04 , F16J15/5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D25/12 , F16D25/063 , F16D25/083 , F16D2300/08 , F16J3/041 , F16J15/52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作为密封件的构成部件的由橡胶状弹性体构成的膜部的耐久性的离合器用密封件,另外,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工作油滞留于膜部的凹面的离合器用密封件。为了达成该目的,本发明的离合器用密封件为插装于干式离合器中的离合器板以及按压所述离合器板的活塞之间的环状的密封件,在固定于离合器壳的外环以及内环之间,具有固定于所述活塞的中环,在所述外环以及中环之间乃至所述内环以及中环之间,分别具有由橡胶状弹性体构成的膜部,离合器用密封件的特征在于,在所述膜部的初始形状下将所述中环配置于其冲程的中间位置。另外,在外侧膜部的直连部上,设置从第一折返部向第二折返部缩径的方向的倾斜角。
-
公开(公告)号:CN102906970B
公开(公告)日:2015-07-15
申请号:CN201180025239.9
申请日:2011-05-17
Applicant: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D25/083 , B60K6/387 , B60K6/40 , B60K6/405 , B60K6/48 , B60K6/543 , B60K2006/4825 , B60L3/0061 , B60L11/14 , B60L15/20 , B60L2210/40 , B60L2220/14 , B60L2220/50 , B60L2240/36 , B60L2240/423 , B60L2240/507 , B60Y2400/4242 , F16D25/12 , F16D25/123 , F16D2048/0287 , F16D2300/08 , H02K5/10 , H02K7/006 , Y02T10/6221 , Y02T10/6252 , Y02T10/641 , Y02T10/645 , Y02T10/70 , Y02T10/7077 , Y02T10/7241 , Y02T10/727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驱动力传递装置。混合驱动力传递装置包括:电动发电机(9)、干式多片离合器(7)、壳体罩(60)、粉尘密封构件(62)以及粉尘收集结构(63)。干式多片离合器(7)配置于电动发电机(9)的内侧位置。壳体罩(60)以覆盖电动发电机(9)和干式多片离合器(7)的方式设置,将内部空间分为离合器室(64)和电动机室(65)。粉尘密封构件(62)配置于比离合器室分离面(66)靠径向外侧的位置,用于将转子(92)与壳体罩(60)的内壁(60a)之间密封。粉尘收集结构(63)用于在粉尘密封构件(62)的密封面(68)与离合器室分离面(66)之间的径向区域中形成有粉尘收集空间(69)。
-
公开(公告)号:CN104769303A
公开(公告)日:2015-07-08
申请号:CN201380057707.X
申请日:2013-10-08
IPC: F16D25/12 , F16D25/063 , F16D25/08 , F16J3/04 , F16J15/5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D25/12 , F16D25/063 , F16D25/083 , F16D2300/08 , F16J3/041 , F16J15/52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作为密封件的构成部件的由橡胶状弹性体构成的膜部的耐久性的离合器用密封件,另外,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工作油滞留于膜部的凹面的离合器用密封件。为了达成该目的,本发明的离合器用密封件为插装于干式离合器中的离合器板以及按压所述离合器板的活塞之间的环状的密封件,在固定于离合器壳的外环以及内环之间,具有固定于所述活塞的中环,在所述外环以及中环之间乃至所述内环以及中环之间,分别具有由橡胶状弹性体构成的膜部,离合器用密封件的特征在于,在所述膜部的初始形状下将所述中环配置于其冲程的中间位置。另外,在外侧膜部的直连部上,设置从第一折返部向第二折返部缩径的方向的倾斜角。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