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426105A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410700223.2
申请日:2024-05-31
Applicant: 无锡芯光互连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施例提供基于欧拉弯曲的非对称定向耦合器及级联MZI粗波分复用器,基于欧拉弯曲的非对称定向耦合器由第一波导组件和第二波导组件构成,第一波导组件、第二波导组件中均由直波导和欧拉弯曲波导构成,通过第一波导组件中波导的宽度及两波导组件的距离来调整其分光比,如此设置,不仅可减小弯曲损耗,还可减小其对波长的依赖性,使得该结构可以在较宽的光谱范围内分光比具有较小的波动;因而方案提供的基于欧拉弯曲的非对称定向耦合器具有较小的串扰,且针对第一波导组件和第二波导组件,与直波导连接的都是弯曲半径渐变的欧拉弯曲波导,因而光信号可以很平滑地从直波导过渡到欧拉弯曲波导,进而耦合到另一个波导组件,因而具有较低的光学损耗。
-
公开(公告)号:CN118153460B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410573326.7
申请日:2024-05-10
Applicant: 无锡芯光互连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集成光学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定向耦合器的设计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包括:获取定向耦合器数据集;将定向耦合器数据集中的训练样本集输入至优化后的BP神经网络模型进行训练学习,并通过测试样本集对训练学习后的BP神经网络模型进行测试获得定向耦合器结构参数预测模型,其中优化后的BP神经网络模型为至少对BP神经网络的隐含层神经元个数、学习率以及初始权值阈值优化后获得;将目标分光比输入至定向耦合器结构参数预测模型,获得与目标分光比对应的目标结构参数;根据目标结构参数设计目标定向耦合器。本发明提供的定向耦合器的设计方法具有设计效率高且适用于实际加工的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19167452A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411147952.6
申请日:2024-08-20
Applicant: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 , 无锡芯光互连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10 , G06F30/20 , G06F17/16 , G06F111/04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光子器件的结构确定方法、装置、设备、介质及产品,应用于光子器件设计领域。先单独调整第二矩阵的元素值,以使得光子器件满足制造约束条件。若不满足性能条件,则调整第一矩阵优化一次性能,然后继续调整第二矩阵使得光子器件满足约束条件。本方案将光子器件逆向设计问题转换为双层数值优化问题,使得在光子器件逆向设计优化的整个过程中,每次性能优化迭代时获得的光子器件均能够满足给定的最小制造约束条件,实现快速搜索和优化收敛,使得最终得到的设计能够在满足约束条件的同时最大化地提高光子器件的性能。该方法可同时应用于光刻、电子束光刻系统等微纳加工中,减少逆向设计的所需的计算资源和仿真时间,并提高通过逆向设计获得的光子器件的可制造性和良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741861A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311815551.9
申请日:2023-12-26
Applicant: 无锡芯光互连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弯曲非对称定向耦合器的设计方法及定向耦合器,涉及非对称定向耦合器设计的技术领域,以弯曲非对称定向耦合器中第一组合波导中透射功率比例与第二组合波导中透射功率比例的平均平方误差和最小为目标函数,以与弯曲非对称定向耦合器设计相关的基础结构参数的取值范围为约束条件,建立参数优化模型并求解,避免传统设计参数选择受人工经验限制的缺陷,提高了参数设计效率及准确度。利用弯曲非对称定向耦合器改善传统对称定向耦合器对波长过于敏感的现象的同时,可有效减小弯曲波导所带来的光损耗,保证设计耦合比的精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153460A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410573326.7
申请日:2024-05-10
Applicant: 无锡芯光互连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集成光学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定向耦合器的设计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包括:获取定向耦合器数据集;将定向耦合器数据集中的训练样本集输入至优化后的BP神经网络模型进行训练学习,并通过测试样本集对训练学习后的BP神经网络模型进行测试获得定向耦合器结构参数预测模型,其中优化后的BP神经网络模型为至少对BP神经网络的隐含层神经元个数、学习率以及初始权值阈值优化后获得;将目标分光比输入至定向耦合器结构参数预测模型,获得与目标分光比对应的目标结构参数;根据目标结构参数设计目标定向耦合器。本发明提供的定向耦合器的设计方法具有设计效率高且适用于实际加工的优势。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