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715699A
公开(公告)日:2023-09-08
申请号:CN202310103934.7
申请日:2023-02-07
Applicant: 无锡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金属有机配合物合成化学领域,具体涉及式(Ⅰ)所示噁唑啉型手性N,P配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式(Ⅰ)所示噁唑啉型手性N,P配体可制备噁唑啉型手性N,P配体锰配合物,制得的锰配合物结构简单,容易合成,且可以用于催化芳酮类化合物的不对称氢化反应,反应条件温和,拓宽了锰配合物的应用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18037505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410031615.4
申请日:2024-01-09
Applicant: 无锡学院
IPC: G06Q50/26 , G06Q10/0637 , G06Q30/0201 , G06Q30/01 , G06Q30/0601 , G06F16/25 , G06F16/215 , G06F18/213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城乡接合部规划建设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适合于城乡接合部的微型有机综合体模式,包括:数据准备模块、数据预处理模块、属性界定模块、营销运营模块、反馈推送模块、综合分析模块、安全管理模块,数据准备模块用于为其他模块提供各方面的数据信息,数据预处理模块用于将得到的数据信息处理成供其他模块使用的数据形式;本发明对城乡接合部内地域单元进行属性界定分析,确定地域单元的问题、原因及发展方向,进而可以针对性地进行城乡接合部内地域的安排与规划,并以此为基础制定配合地域规划的营销运营计划,进行宣传及向消费者推送本地域的产品,同时设立安全规章和应对措施并建立单独的交流通道。
-
公开(公告)号:CN117495215A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311535850.7
申请日:2023-11-17
Applicant: 无锡学院
IPC: G06Q10/067 , G06Q10/0833 , G06Q10/087 , G06Q30/0601 , G06Q10/101 , G06Q30/015 , G06Q30/016 , G06Q20/08 , H04L9/40 , G06Q50/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绿色有机全产业链服务平台,涉及有机产品销售平台技术领域,包括平台管理系统,平台管理系统包括农户登录模块、咨询师登录模块、认证模块、第三方服务模块、环境监测模块、供应商模块、销售模块、配送管理模块、管理员操作模块;其中,农户登录模块用于农户进行登录、认证与评估;对农户、咨询师、供应商和买家等多方资源进行整合,通过信息共享和协同作业,实现了全产业链的无缝连接,并对供应链进行智能化管理和追溯,确保农产品的有机化,是综合性有机全产业链服务平台、能够为中小企业或者小微有机企业降低生产成本、并对全国各种认证信息数据进行采集、整理、加工和分析,并对有机从业者提供更具专业性和针对性的信息服务。
-
公开(公告)号:CN113861515A
公开(公告)日:2021-12-31
申请号:CN202111087478.9
申请日:2021-09-16
Applicant: 无锡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水溶性淀粉基包装缓冲填充物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缓冲填充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水溶性淀粉60‑80份,去离子水10‑40份,聚乙烯醇10‑20份,增塑剂0‑10份,交联剂0‑1份。本发明的可水溶性淀粉基包装缓冲填充物生物降解性高,7秒内即可完全溶解在水中,同时具有优越的缓冲性能,弹性指数大于74%;本发明采用的制备方法简单,使用一步降压发泡的方法,相比与现有的螺杆机熔融挤出法,操作步骤简单、耗时短。
-
公开(公告)号:CN119158611A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411414166.8
申请日:2024-10-11
Applicant: 无锡学院
IPC: B01J27/24 , B01J37/08 , C02F1/72 , C02F101/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配位Mn‑NG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催化剂包括0.05~5mM MnCl2、0.5~5g三聚氰胺和0.1~1mM葡萄糖。其制备方法先按比例将MnCl2溶液与三聚氰胺、葡萄糖混合溶解;然后通过水浴加热的方法将水分蒸干,再将得到的固体材料经冷冻干燥后得到前驱体;再将该前驱体研磨后高温煅烧,再经过酸洗、研磨、洗涤、干燥,即得。本发明使用的配位Mn‑NG催化剂去除水中的p‑HBA,具有方法操作简单、降解效率高、材料便于回收、多种无机阴离子和天然有机质等因素影响小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8731249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0944821.4
申请日:2024-07-15
Applicant: 无锡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末端修饰十氟联苯多肽药物及其有关物质的同时分离测定方法,所述有关物质为以十氟联苯和多肽反应产生的副产物,所述同时分离测定方法为:以C18反向柱为色谱柱,以包括水、乙腈和酸性添加剂为流动相,以梯度洗脱方式进行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并测定末端修饰十氟联苯多肽药物及其有关物质的含量;所述多肽为CAWSATWSNYWRH等15种;所述流动相水、乙腈和酸性添加剂的体积比为(5‑95):(5‑95):(0.05‑0.5);所述高效液相色谱法配备有紫外检测器。本发明同时分离测定方法可使DFBP‑P及多种有关物质在相同HPLC条件下基线分离,来提纯检测DFBP‑P和P‑SH,分离效率高,分离度好,无需根据多肽的种类来调整HPLC条件。本方法简单,分离效率高,可应用于DFBP‑P的分离提纯和分析。
-
公开(公告)号:CN116041402A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310084406.1
申请日:2023-02-08
Applicant: 无锡学院
IPC: C07F15/06 , B01J31/22 , C07C29/143 , C07C33/20 , C07C33/26 , C07C33/24 , C07C35/32 , C07C253/30 , C07C255/58 , C07C209/52 , C07C211/29 , C07C213/02 , C07C217/84 , C07D213/3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催化合成化学领域,具体涉及二亚胺型钴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二亚胺型钴配合物的活性中心金属钴为矿藏丰富的过渡金属,价廉低毒,具有较高的反应活性;将所述二亚胺型钴配合物用于催化还原酮及亚胺时,对底物有较宽的普适性,且条件温和,用量低,产率高,为工业化应用提供可能。
-
公开(公告)号:CN114062681A
公开(公告)日:2022-02-18
申请号:CN202111283039.5
申请日:2021-11-01
Applicant: 无锡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细胞靶向分子探针的筛选方法及其应用。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步骤如下:1、先将分子探针置于孔板中进行包被;2、再将待筛选细胞加入孔板中与包被后的分子探针进行孵育结合;3、洗去未结合的细胞,保留结合的细胞,最后对结合的细胞数量进行量化分析,最终筛选出细胞靶向分子探针。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的细胞靶向分子探针的筛选方法,能够筛选体外诊断分子探针、活体成像分子探针,有助于癌症、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具有快速、经济、高效、精准等特点,在助力疾病诊断和治疗方面有着重要的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6223792A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310037316.7
申请日:2023-01-10
Applicant: 无锡学院
IPC: G01N33/531 , G01N21/76 , G01N33/543 , G01N33/68 , G01N33/57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邻位连接调控的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包括步骤:S1.DNA1通过金硫键自组装固定在金电极表面,得到电化学发光传感器;S2.将制备好的电化学发光传感器浸入包含目标蛋白的检测溶液,进行孵育;S3.孵育完成后,以电化学发光传感器作为工作电极,浸入包含三丙胺的PBS缓冲溶液中,采用电化学发光仪记录其电化学发光强度,测定目标蛋白的含量;本发明通过抗体识别、生物素和链霉亲和素的亲和作用将多条DNA2与抗体偶联,形成目标蛋白、抗体和一对多条DNA2的偶联物,由于邻位效应,偶联物上的多条DNA2与DNA1杂交,邻菲罗啉钌嵌入DNA双链,增强电化学发光信号。本方法仅需一对DNA单链,无需标记;无需将DNA单链和抗体提前偶联,普适性强;灵敏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16022887A
公开(公告)日:2023-04-28
申请号:CN202310037319.0
申请日:2023-01-10
Applicant: 无锡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针对含重金属离子废水的胶束络合强化超滤处理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步骤:S1.将泊洛沙姆和单宁酸于水溶液中自组装,使单宁酸的酚羟基和泊洛沙姆的醚键之间的多氢键相互作用结合,形成泊洛沙姆‑单宁酸胶束混合液;S2.将泊洛沙姆‑单宁酸胶束混合液与含重金属离子的废水混合,使泊洛沙姆‑单宁酸胶束捕集废水中重金属离子;S3.用超滤膜对泊洛沙姆‑单宁酸胶束捕集后的液体过滤,得到的滤液即为去除重金属离子的废水。本方法简单,泊洛沙姆和单宁酸于水溶液中自组装形成特定结构的泊洛沙姆‑单宁酸胶束,兼具泊洛沙姆胶束特性和单宁酸的重金属络合特性,提高了对多种重金属的拦截、吸附;无需大量投放表面活性剂和络合剂更环保。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