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过断斜面法纯化食用菌菌种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769603A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2310676872.9

    申请日:2023-06-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过断斜面法纯化食用菌菌种的方法;包括:步骤1,组织分离;步骤2,菌丝培养;步骤3,转管纯化。本发明方法将待分离的食用菌组织块先在PDA平板培养基上培养至菌丝萌发后,再挑取尖端菌丝,接种于断开培养面的PDA斜面培养基中间断开处,经该步骤处理后,可以降低再萌发菌丝的杂菌污染度,减少后续纯化次数。本发明方法将试管斜面前端培养基与后端培养基断开,间隔为0.8‑1.2cm,将取自平板的待接种的母种接于间隔处并于菌丝萌发至接触后端培养基后去除接种块,用酒精灯火焰轻烤间隔处3秒,有效阻断了细菌污染,减少了后续纯化次数。本发明所涉及的方法通过断斜面二次接种的方式,最终达到降低杂菌污染度,减少纯化次数、加快菌丝萌发的目的。

    一种通过羊肚菌干燥子实体分离菌种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604004A

    公开(公告)日:2019-12-24

    申请号:CN201910894907.X

    申请日:2019-09-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过羊肚菌干燥子实体分离菌种的方法,先用5%的葡萄糖溶液浸软干燥子实体,然后用75%的酒精浸泡子实体2-8s,之后再用5%的葡萄糖溶液浸泡子实体3-12s,接下来将子实体切割成小的组织块并接种于含有链霉素的PDA培养基上,链霉素终浓度为300μg/L,于18-22℃恒温培养2-3d,最后挑取尖端菌丝接种于新的含有链霉素的PDA培养基上纯化1-2次。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1)菌丝能够快速萌发,培养3d就可以长出菌丝;(2)纯化次数少,只需要纯化1-2次;(3)只需要准备一种培养基,操作简单。

    棉花黄萎病拮抗芽孢杆菌、发酵滤液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7058147A

    公开(公告)日:2017-08-18

    申请号:CN201610854794.7

    申请日:2016-09-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R1/07 A01N63/00 A01N63/02 C12N1/20

    Abstract: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棉花黄萎病拮抗芽孢杆菌、发酵滤液及其应用,其保藏编号为CGMCC No.12885,保藏日期2016年8月22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所述的棉花黄萎病拮抗芽孢杆菌分离于棉花根际土壤中。本发明的棉花黄萎病拮抗芽孢杆菌对棉花黄萎病病菌具有显著的拮抗作用,对其菌丝生长的抑制率为51.23%‑56.25%,同时可以促进棉花出苗,本发明所筛选的棉花黄萎病拮抗芽孢杆菌是从棉花根际土壤中分离得到的,对植物本身、环境、及人都是安全的,不会使人产生抗药性,也没有剧毒性,在使用过程中不产生有害物质。本发明的棉花黄萎病拮抗芽孢杆菌发酵滤液对棉花黄萎病病菌孢子萌发的抑制率为78.54%‑92.47%,同时可以促进棉花出苗。

    提高甜高粱综合利用价值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397575A

    公开(公告)日:2009-04-01

    申请号:CN200810072988.7

    申请日:2008-11-0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50/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甜高粱综合利用价值的方法,主要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将甜高粱的茎秆汁、渣分离,并且出汁率控制在45-65%并发酵贮藏,将渣进行青贮或将汁渣分离将皮渣烘干到水分含量≤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先将甜高粱秸秆在收获的同时进行汁渣分离、并发酵贮藏,使原料得到及时处理防止变质,从而大大延长了加工期,基本做到周年生产。特别是采用简单经济的榨汁方法,能最大程度降低榨汁设备的投资和能耗,且遗留在渣中一定的糖分,可作为饲料和微贮的营养成分加以利用,保证了渣的利用价值,上述两方面的结合,使甜高粱的利用价值最大化,燃料乙醇和饲料的收获、运输、贮藏和加工成本则大幅降低。

    一种新疆地区利用棉叶栽培食用菌的简易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088556A

    公开(公告)日:2022-09-23

    申请号:CN202210884087.8

    申请日:2022-07-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食用菌栽培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新疆地区利用棉叶栽培食用菌的简易方法,采用的栽培基质按重量份计包括干棉叶500份、尿素1份和石灰15份,将干棉叶、尿素和石灰按照重量份比例称取配制混匀,并加入水使得棉叶的含水量在53%‑57%范围内,调节pH至7~8,料与其干重15%的菌种进行袋栽或以层播方式林下栽培。本发明方法的原料价格低廉,操作简单,成本低,培养料无需灭菌,易于推广应用,尤其适用于没有灭菌设备的农户。

    一种筛选棉花抗旱相关基因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655502A

    公开(公告)日:2021-04-16

    申请号:CN202011632447.2

    申请日:2020-12-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筛选棉花抗旱相关基因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实验组:对待测棉花进行干旱胁迫处理;对照组:对所述待测棉花不进行干旱胁迫处理;分别取实验组和对照组植物植株叶片,利用双向凝胶电泳技术寻找差异蛋白,初步获取与植物抗旱相关的候选基因;高光谱表型性状关联的候选基因抗旱功能验证,结合候选基因在不干旱胁迫和干旱胁迫下表达量数据进行eQTL分析,利用候选基因的突变体或转基因材料,进行抗旱表型性状的考查,确认候选基因的抗旱功能;本发明能快速有效的筛选出棉花的抗感相关联的候选基因且该技术可以广泛应用于植物抗旱等抗逆性状的研究和开发并且结合转基因技术来培育抗逆性强的植物新品种。

    棉花黄萎病原菌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906298A

    公开(公告)日:2017-06-30

    申请号:CN201710244390.0

    申请日:2017-04-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Q1/6895 C12Q2600/156

    Abstract: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棉花黄萎病原菌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方法,其步骤包括:1)分离病原菌:将棉花黄萎病病株的棉秆用乙醇擦拭,剥皮,除去剥皮后的头端后,截成小段,埋入第一培养基,得到孢子和菌丝;2)单孢分离纯化:用接种环刮取所述的孢子和菌丝,和无菌水混合,得到孢子和菌丝悬浮液;取孢子和菌丝悬浮液在第二培养基划线,得到菌落;用接种针挑取单菌落点到第三培养基中,得到直径5‑8cm的菌落;3)真菌DNA提取:取所述第三培养基上的培养物于离心管,吹干,加入磁珠,在液氮中冷冻后,震荡研磨,提取DNA,并用凝胶电泳检测提取质量;4)建立ISSR体系。本发明大大缩短了棉花黄萎病病原菌分离纯化时间;ISSR体系减少,扩增的条带仍然多态性高、特异性强、背景清晰,并节约成本。

    便捷式棉种发芽试验装置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727691A

    公开(公告)日:2020-10-02

    申请号:CN202010414143.2

    申请日:2020-05-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棉种发芽试验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对种子进行发芽试验确定发芽率的便捷式棉种发芽试验装置及制备方法。一种便捷式棉种发芽试验装置,主要包括空心箱体,所述空心箱体上面为敞口,侧壁上设有插口Ⅰ、插口Ⅱ,内壁设有托座,所述插口Ⅰ内插有插板,所述插口Ⅱ内插有布种装置;一种棉种发芽试验装置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培养基的选择;(2)培养基的消毒;(3)控制培养基的水分湿度;(4)盛装培养基及放置种子;(5)覆盖上层培养基。本发明提供的便捷式棉种发芽试验装置,结构简单实用、操作简便省力,可大大提高统计种子发芽率精确度。本发明所提供的制备方法,操作简便、省时省工、利于推广。

    棉花黄萎病拮抗芽孢杆菌、发酵滤液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7058147B

    公开(公告)日:2019-08-09

    申请号:CN201610854794.7

    申请日:2016-09-27

    Abstract: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棉花黄萎病拮抗芽孢杆菌、发酵滤液及其应用,其保藏编号为CGMCC No.12885,保藏日期2016年8月22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所述的棉花黄萎病拮抗芽孢杆菌分离于棉花根际土壤中。本发明的棉花黄萎病拮抗芽孢杆菌对棉花黄萎病病菌具有显著的拮抗作用,对其菌丝生长的抑制率为51.23%‑56.25%,同时可以促进棉花出苗,本发明所筛选的棉花黄萎病拮抗芽孢杆菌是从棉花根际土壤中分离得到的,对植物本身、环境、及人都是安全的,不会使人产生抗药性,也没有剧毒性,在使用过程中不产生有害物质。本发明的棉花黄萎病拮抗芽孢杆菌发酵滤液对棉花黄萎病病菌孢子萌发的抑制率为78.54%‑92.47%,同时可以促进棉花出苗。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