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797603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510040369.3
申请日:2025-01-10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C02F3/32 , C02F101/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缓解抗生素胁迫的正颤蚓强化净化型人工湿地及其构建方法,涉及水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技术领域。人工湿地包括基质层、湿地植物层和底栖动物层,其中底栖动物为正颤蚓。构建方法采用序批式上行进水与漫流出水的方式,将含抗生素的污水通过本发明的人工湿地进行净化。本发明构建的人工湿地,显著提升了抗生素胁迫下人工湿地的氮去除效率,对污水中抗生素的去除率也明显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18913802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0980021.8
申请日:2024-07-22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水稻生理研究用室内模拟试验根系乙烯采样器,包括夹筒和夹杆,夹筒中间设有转轴,夹筒与夹杆通过转轴活动连接,夹筒和夹杆的顶端均固定有握环,夹筒底端固定有负压勺,夹杆底端固定有隔离勺,负压勺和隔离勺闭合时形成一个可容纳培养液与水稻根部的封闭的隔离腔室。本发明提供的根系乙烯采样器,能够达到无需破坏植株即可完成取样的效果,避免对整株水稻进行破坏性取材,并且能对同一植株进行多阶段取样,该采样器取样量可调,单人可独立操作,更加简洁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17223563A
公开(公告)日:2023-12-15
申请号:CN202311207273.9
申请日:2023-09-19
Applicant: 江苏沿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稻分蘖期甲烷减排的方法,通过利用过氧化钙和基质混匀深施,一方面由于过氧化钙不溶于水的特性,有利于减缓氮肥在土壤中的快速释放,另一方面,由于过氧化钙可以缓慢释放氧气,能有效改善土壤氧化还原状况,一定程度上增加稻田田面水和表层土壤中的溶解氧浓度,打破了水稻田中厌氧环境,抑制了产甲烷菌的代谢活动,使得稻田中产生的甲烷更容易被甲烷氧化菌氧化,能显著降低生育前期的甲烷排放通量和累积排放量。本发明解决了水稻种植过程中,水稻分蘖期甲烷排放多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138010A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211707701.X
申请日:2022-12-29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A01C15/00 , B64U20/80 , B64U20/87 , B64D47/00 , B64D47/08 , B64D1/18 , B64C39/02 , A01C21/00 , G06V20/10 , G06Q10/0631 , G06Q50/02 , G06V10/74 , G06V10/56 , B64U101/40 , B64U101/4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农作物小区域智能补肥系统及其补肥方法,通过图像采集装置捕捉采集农作物种植目标区域内的农作物的功能叶片表面颜色,并利用人工智能图像处理算法提取图像中农作物功能叶片的叶色值以构建叶色分布模型,再将其与标准叶色值阈值范围进行比对以精准判定农作物目标区域内的作物是否存在欠肥的现象,若该农作物目标区域内存在有欠肥域,则通过机器学习算法将欠肥区域内农作物的功能叶片的实时叶色值与叶色值数据库进行匹配以获取施肥配方数据库中的数据,即最优的施肥方案,最后由无人机针对欠肥区域进行精准补肥。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农作物施用氮肥凭经验观察作物生长情况,存在补肥量不精准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693475A
公开(公告)日:2020-09-22
申请号:CN202010735647.4
申请日:2020-07-28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进的植物根系活力分段测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选择需要测定活力的长度为1 cm或1 cm整数倍的9-11条植物根,切割分段,分段时每段长度1 cm,在天平上称量每1 cm的根段,将重量范围在20-30 mg的根段置于装有1 ml TTC的离心管中;步骤2)、将离心管放入40℃水浴锅孵育30 min,向离心管中加入1 ml硫酸中止反应;步骤3)、吸出离心管中TTC与硫酸的混合液体,用去离子水润洗根段后去除根段表面残余液体,用剪刀剪碎根段,再加入1 ml 95%乙醇浸没提取;步骤4)、吸取离心管中乙醇提取液用分光光度计在485nm处测定吸光值,用单位重量吸光值表示植物根系不同根段的根系活力大小。通过本发明,可精确测定植物根系不同根段的活力。
-
公开(公告)号:CN106525851B
公开(公告)日:2019-02-22
申请号:CN201610961666.2
申请日:2016-11-04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G01N21/8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大田作物光合生理测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田条件下基于生理模型的光合测定误差校正方法。该方法是先测量记录光合值A、大气水蒸气压差值Ds、温度值TK;然后分别将测量光合时环境条件值大气水蒸气压差值Ds标准、温度值TK标准,与需要校准到的标准环境条件下的条件值大气水蒸气压差值Ds标准、温度值TK标准,分别代入校正公式得到ADs,TK与得到ADs标准,TK标准,然后再进行校正得到A校准。本发明方法通过光合生理模型可以定量环境因子(如温度、湿度)对光合的影响,从而根据光合测定过程中温度、湿度的变化值做相应的校正。该方法基于生理学知识,适用性广,机理性强,计算方便,结果精确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06525851A
公开(公告)日:2017-03-22
申请号:CN201610961666.2
申请日:2016-11-04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G01N21/8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1/84 , G01N2021/846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大田作物光合生理测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田条件下基于生理模型的光合测定误差校正方法。该方法是先测量记录光合值A、大气水蒸气压差值Ds、温度值TK;然后分别将测量光合时环境条件值大气水蒸气压差值Ds标准、温度值TK标准,与需要校准到的标准环境条件下的条件值大气水蒸气压差值Ds标准、温度值TK标准,分别代入校正公式得到ADs,TK与得到ADs标准,TK标准,然后再进行校正得到A校准。本发明方法通过光合生理模型可以定量环境因子(如温度、湿度)对光合的影响,从而根据光合测定过程中温度、湿度的变化值做相应的校正。该方法基于生理学知识,适用性广,机理性强,计算方便,结果精确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19837031A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510108592.7
申请日:2025-01-23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植物生物技术领域的一种原位收集水稻根系合成的2‑乙酰基‑1‑吡咯啉及其使用方法,该装置包括水培盒,水培盒的一侧上部连接有第一横直管,第一横直管通过第一连接弯管与第一竖直管相联通,第一竖直管与抽水泵的出水端相连接,抽水泵的进水端通过第二横直管连接进液口;水培盒的另一侧下部连接有第三横直管,第三横直管通过第二连接弯管与第二竖直管相联通,第二竖直管接入收集瓶内;水培盒顶部嵌合设有培植板,培植板上开设有培植孔,培植板与水培盒顶部的相接处还设有保持密闭的密封件。本发明的收集装置结构简单,易于搭建,水稻根系合成的2‑乙酰基‑1‑吡咯啉被成功收集,解决了水稻根系释放的2‑乙酰基‑1‑吡咯啉容易挥发、难储存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817228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510049445.7
申请日:2025-01-13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稻茬小麦秸秆综合还田利用方法,旨在解决稻麦轮作区小麦秸秆还田后对后茬水稻秧苗生长的不利影响,包括病虫害传播、土壤湿度不均和氮素竞争等问题。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小麦秸秆集中碳化,每隔2~3年进行一次,将秸秆烧制成炭储存备用;(2)在非碳化年份,将秸秆粉碎后添加催腐菌剂和尿素进行堆腐处理;(3)将堆腐秸秆与秸秆碳混合后施入稻田;(4)根据地力和品种特性进行养分管理;(5)采用干湿交替灌溉方式管理水分。本发明提供的稻茬小麦秸秆综合还田利用方法,不仅能降低土壤容重、改善土壤结构,还能减少养分流失,提高养分有效性,促进水稻秧苗的健康生长。
-
公开(公告)号:CN105359870B
公开(公告)日:2021-06-01
申请号:CN201510876843.2
申请日:2015-12-03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A01G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观察水稻根系生长分布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桶、支撑架、多个网面,支撑架设置在桶内,沿着支撑架的高度方向安装所述网面。本发明的一种观察水稻根系生长分布的装置,既可测量水稻生长发育过程中根系形态指标,如根鲜重、干重、数目、长度、体积等,又可方便观察与测定水稻根系的空间分布,如根层分布比例与根长密度等。整个装置,设计巧妙,结构简洁,生产成本低,操作简便,结果精确可靠,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