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极耳圆柱电芯、电池、用电设备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505053A

    公开(公告)日:2023-07-28

    申请号:CN202310771835.6

    申请日:2023-06-28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全极耳圆柱电芯、电池、用电设备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新能源技术领域。全极耳圆柱电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提供带有导电胶层的电池正极和电池负极;将第一隔膜、电池正极、第二隔膜和电池负极依次经过卷绕、整形和拍平,以使得位于下一层的极耳上的导电胶层的部分位于上下层相邻的两个极耳之间,且使得剩余部分的导电胶层露出,得到全极耳圆柱裸电芯;以及提供集流盘,将集流盘和全极耳圆柱裸电芯进行组装,以使露出部分的导电胶层位于极耳和集流盘之间,然后,进行热处理,以使导电胶层固化交联,通过该制备方法,能够改善现有制备工艺制备得到的圆柱电芯的导电性能和结构强度均欠佳的问题。

    电池单体、动力电池及用电设备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111271A

    公开(公告)日:2023-05-12

    申请号:CN202211441113.6

    申请日:2022-11-17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池单体、动力电池及用电设备,涉及电池技术领域。电池单体包括:电极组件,具有主体部、正极耳和负极耳,正极耳和负极耳设置于主体部;壳体组件,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及第二端,壳体组件设置有一容纳腔,容纳腔被配置为用于容纳电极组件,以使得正极耳位于第一端,负极耳位于第二端,且第一端及第二端中的至少一者设置有防爆刻痕。壳体组件设置有用于容纳电极组件的容纳腔,且其正极耳与第一端对应,负极耳与第二端对应,同时壳体组件上集成了防爆刻痕,当电池单体进行装配后,能够保证良好地一致性和稳定性。

    一种圆柱型电池单体及电池模组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764183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378589.X

    申请日:2022-11-04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圆柱型电池单体及电池模组,圆柱型电池单体包括壳体、正极集流盘、负极集流盘、电芯、盖板及正极柱;其中,壳体底部及顶部均为敞口式;正极集流盘及负极集流盘设于壳体内;电芯设于壳体内,正极集流盘及负极集流盘分别设置在电芯的两个端面上;盖板盖合在壳体底部,负极集流盘至少部分与盖板连接;正极柱正极柱上设有相连接的第一连接部及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通过密封绝缘件设于靠近于壳体顶部的壳体内侧壁上,第二连接部至少部分与正极集流盘连接。本申请中,简化了电池单体的制造工序,降低了对电池单体的制造难度;减小了正极柱与正极集流盘的焊接难度,提升了电池单体的过流能力。

    顶盖组件、顶盖组件的制备方法及电池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299755A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410570238.1

    申请日:2024-05-09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顶盖组件、顶盖组件的制备方法及电池的制备方法,该顶盖组件用于与电芯组装,电芯包括极耳;顶盖组件包括顶盖与绝缘膜;顶盖具有长度方向以及贴合区域,并包括顶面以及沿垂直于长度方向排布的侧面;贴合区域为顶盖与电芯组装的情况下,极耳沿垂直于长度方向的平面内所有方向、在顶面所在平面的投影与顶面重叠的区域;绝缘膜包括贴合部以及位于贴合部两端的翻折部;贴合部在长度方向上的尺寸不小于贴合区域在长度方向上的尺寸,贴合部贴合于贴合区域;翻折部贴合于侧面以及电芯之上。改顶盖组件通过绝缘膜对顶盖组件上对应于极耳位置的贴合区域进行贴合,使得该绝缘膜能够更好的对极耳进行包裹,从而降低了电池绝缘失效的概率。

    一种二次电池和用电设备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281378A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410401719.X

    申请日:2024-04-03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二次电池和用电设备,属于电池技术领域。二次电池包括正极极片、负极极片、隔膜以及电解液;其中,隔膜包括聚酰亚胺膜,且聚酰亚胺膜中含有第一磷腈结构;电解液包括溶剂以及电解质盐,且电解液中含有第二磷腈结构。本申请提供的二次电池中,隔膜的聚酰亚胺膜中含有磷腈基团,可提高隔膜的热稳定性,进而有利于提高二次电池的热稳定性,提高二次电池的安全性;电解液中含有磷腈基团,可提高电解液的阻燃性能,使得电解液在室温下不易燃,进而有利于提高二次电池的阻燃性能,提高二次电池的安全性;此外,隔膜中的磷腈基团和电解液中的磷腈基团可产生协同作用,以提高二次电池的首次充放电效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