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225603B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410334749.3
申请日:2024-03-22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科技创新研究院)
Inventor: 张旭群 , 李志利 , 张思远 , 隋耀华 , 刘成军 , 张煜钊 , 王杰 , 庄家煌 , 兰志 , 王城斌 , 彭泽 , 颜圣 , 杨鸿锐 , 侯卓霖 , 刘金昊 , 秦航 , 孙金鑫 , 李兆锋
IPC: G01N3/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粘性土强度现场试验装置及使用方法,粘性土强度现场试验装置包括旋入加载器、螺旋杆、扭转作动器、试验探头、锥形头、控制终端、通信模块,试验探头包括孔压传感器,所述旋入加载器提供扭转和压入力,所述旋入加载器与所述螺旋杆相连,且所述旋入加载器用于驱动所述螺旋杆旋转;所述控制终端通过所述通信模块分别与所述旋入加载器、所述扭转作动器、所述试验探头建立通信连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避免土体取样的同时减少贯入时的挤土效应,并且减少装置与土体各类摩擦力对测量数据的影响,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海洋工程和地下工程的设计分析。
-
公开(公告)号:CN118225603A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410334749.3
申请日:2024-03-22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科技创新研究院)
Inventor: 张旭群 , 李志利 , 张思远 , 隋耀华 , 刘成军 , 张煜钊 , 王杰 , 庄家煌 , 兰志 , 王城斌 , 彭泽 , 颜圣 , 杨鸿锐 , 侯卓霖 , 刘金昊 , 秦航 , 孙金鑫 , 李兆锋
IPC: G01N3/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粘性土强度现场试验装置及使用方法,粘性土强度现场试验装置包括旋入加载器、螺旋杆、扭转作动器、试验探头、锥形头、控制终端、通信模块,试验探头包括孔压传感器,所述旋入加载器提供扭转和压入力,所述旋入加载器与所述螺旋杆相连,且所述旋入加载器用于驱动所述螺旋杆旋转;所述控制终端通过所述通信模块分别与所述旋入加载器、所述扭转作动器、所述试验探头建立通信连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避免土体取样的同时减少贯入时的挤土效应,并且减少装置与土体各类摩擦力对测量数据的影响,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海洋工程和地下工程的设计分析。
-
公开(公告)号:CN110130361A
公开(公告)日:2019-08-16
申请号:CN201910398610.4
申请日:2019-05-14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保护地铁隧道结构的基坑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包括:中间灌注桩,设置在相邻两个地铁隧道的中间;止水桩,设置在地铁隧道的外侧;外侧灌注桩,设置在止水桩的外侧,盖板,设置在地铁隧道的上方;锚索结构,其一端设置在外侧灌注桩的外侧,另一端穿过止水桩并延伸至地铁隧道下方的泥土层;中间灌注桩、止水桩、外侧灌注桩、盖板通过混凝土连成一个整体,形成所述基坑支护结构。采用本发明的结构和方法,其中间灌注桩起到了隔离作用,外侧灌注桩提高了隧道周边岩土层的稳定性,减少了基坑暴露的时间,提高了基坑的稳定性,通过锚索结构与止水桩、外侧灌注桩的连接,形成预应力锚索结构,充分发挥隧道周边岩土层的自稳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000512B
公开(公告)日:2023-02-28
申请号:CN202110992858.0
申请日:2021-08-27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张旭群 , 陈晓丹 , 隋耀华 , 刘成军 , 李志利 , 张思远 , 张煜钊 , 薛子龙 , 王杰 , 庄家煌 , 王城斌 , 兰志 , 颜圣 , 泰培 , 朱敬奇 , 陈锐 , 李兆锋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连系梁及使用方法,连系梁用于连接前排桩与后排桩,包括第一梁体、第二梁体、第一位移监测器、距离监测器、位移调节组件和数据处理器,前排桩与基坑连接,位移调节组件可在数据处理器的第一输出端控制下伸长和缩短并通过第一梁体、第二梁体分别与前、后排桩连接,第一位移监测器用于监测前排桩的第一位移;距离监测器用于监测位移调节组件的伸缩长度;数据处理器第一输入端与第一位移监测器、距离监测器电连接。第一位移监测器将测得的桩身侧向位移传输至数据处理器实时监测,当位移过大时,数据处理器控制位移调节组件的伸缩长度来调整前排桩桩身的侧向位移,避免位移过大而引起前排桩断裂,进而保证基坑工程的安全施工。
-
公开(公告)号:CN114000512A
公开(公告)日:2022-02-01
申请号:CN202110992858.0
申请日:2021-08-27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张旭群 , 陈晓丹 , 隋耀华 , 刘成军 , 李志利 , 张思远 , 张煜钊 , 薛子龙 , 王杰 , 庄家煌 , 王城斌 , 兰志 , 颜圣 , 泰培 , 朱敬奇 , 陈锐 , 李兆锋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连系梁及使用方法,连系梁用于连接前排桩与后排桩,包括第一梁体、第二梁体、第一位移监测器、距离监测器、位移调节组件和数据处理器,前排桩与基坑连接,位移调节组件可在数据处理器的第一输出端控制下伸长和缩短并通过第一梁体、第二梁体分别与前、后排桩连接,第一位移监测器用于监测前排桩的第一位移;距离监测器用于监测位移调节组件的伸缩长度;数据处理器第一输入端与第一位移监测器、距离监测器电连接。第一位移监测器将测得的桩身侧向位移传输至数据处理器实时监测,当位移过大时,数据处理器控制位移调节组件的伸缩长度来调整前排桩桩身的侧向位移,避免位移过大而引起前排桩断裂,进而保证基坑工程的安全施工。
-
公开(公告)号:CN113513342A
公开(公告)日:2021-10-19
申请号:CN202110867312.2
申请日:2021-07-29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地下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隧道结构沉降纠偏装置,其包括三维激光扫描仪、监测布点、测量机器人、垂直注浆管、第一倾斜注浆管和第二倾斜注浆管,垂直注浆管垂直插设于地层的垂直注浆孔内;第一倾斜注浆管倾斜插设于地层的第一倾斜注浆孔内;第二倾斜注浆管倾斜插设于地层的第二倾斜注浆孔内,第二倾斜注浆管的底端在第一倾斜注浆管的底端的上方。为了达到相同的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隧道结构沉降纠偏方法。本发明可以达到在对隧道结构进行沉降纠偏时,可以很好地对浆液和水的流通方向、注浆量进行控制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214883073U
公开(公告)日:2021-11-26
申请号:CN202023258227.6
申请日:2020-12-29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用于拓宽道路的箱涵,所述箱涵结构包括顶板、底板、斜板、立板、中隔板及防滑板;顶板与底板相对,且均为矩形;斜板用于连接顶板和底板,且为矩形;立板用于封住由顶板、底板与斜板围成立体结构,以构成封闭的四棱柱,且为梯形,中隔板按照等距的间隔垂直设置在顶板与底板之间;防滑板与底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且与立板互相平行,与中隔板互相垂直。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拓宽道路的箱涵,在施工时降低了新建拓宽道路的路基填土荷载,减小了隧道结构的附加荷载和隧道围岩的扰动,避免隧道上方填土施工引起的隧道结构变形开裂和不均匀沉降,具有施工快、可靠度强和耐久性好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210368977U
公开(公告)日:2020-04-21
申请号:CN201920687769.3
申请日:2019-05-14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保护地铁隧道结构的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中间灌注桩,设置在相邻两个地铁隧道的中间;止水桩,设置在地铁隧道的外侧;外侧灌注桩,设置在止水桩的外侧,盖板,设置在地铁隧道的上方;锚索结构,其一端设置在外侧灌注桩的外侧,另一端穿过止水桩并延伸至地铁隧道下方的泥土层;中间灌注桩、止水桩、外侧灌注桩、盖板通过混凝土连成一个整体,形成所述基坑支护结构。本实用新型的基坑支护结构的中间灌注桩起到了隔离作用,外侧灌注桩提高了隧道周边岩土层的稳定性,减少了基坑暴露的时间,提高了基坑的稳定性,通过锚索结构与止水桩、外侧灌注桩的连接,形成预应力锚索结构,充分发挥隧道周边岩土层的自稳性。(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