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509932A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310261371.4
申请日:2023-03-17
Applicant: 广州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研究院) , 东莞广州中医药大学研究院
IPC: A61K36/752 , A61P35/00 , A61P11/00 , A61K13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化橘红石油醚萃取物的制备方法及抗肿瘤药物中应用,涉及生物医学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以下步骤:S1:用无水乙醇浸泡化橘红干燥样品粉末然后进行超声提取;S2:对提取液进行过滤,在过滤药渣中再加入无水乙醇浸泡超声;S3:重复S2操作两次;S4:对所有过滤提取液减压蒸发乙醇并浓缩至稠膏,冷冻干燥即得化橘红乙醇提取物粉末;S5:取化橘红乙醇提取物粉末,加入蒸馏水重悬,并用与蒸馏水悬浊液等体积的石油醚萃取,经浓缩和冷冻干燥后,得到化橘红石油醚萃取物浸膏。化橘红石油醚萃取物能通过影响Skp2/p27信号通路将肺癌细胞阻滞在细胞周期G0/G1期,进而抑制肺癌细胞增殖,干预肺癌进展,而且对小鼠肝肾等主要器官无明显毒副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0777157A
公开(公告)日:2020-02-11
申请号:CN201910957806.2
申请日:2019-10-10
Applicant: 广州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研究院)
Inventor: 徐晖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催化香树脂醇C-28位氧化的CYP450基因IaAO2,编码一种催化香树脂醇C-28位氧化的蛋白,在工程菌株中诱导表达能够催化α-香树脂醇与β-香树脂醇分别氧化为熊果酸和齐墩果酸。其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本发明还公开了其表达载体,宿主菌,在制备三萜类化合物、制备催化五环三萜C-28位氧化化合物、制备催化五环三萜α-香树脂醇和β-香树脂醇氧化化合物中的应用。本发明还公开了基于基因IaAO2的序列特征进行同源基因改造的方法及其获得的新基因tIaAO1。本发明提供的IaAO2基因,与同源基因相比具有更短的核苷酸序列,可以通过利用该基因构建转基因生物,合成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五环三萜类化合物,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9576354A
公开(公告)日:2019-04-05
申请号:CN201811594728.6
申请日:2018-12-25
Applicant: 广州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研究院)
IPC: C12Q1/686 , C12Q1/6895 , C12Q1/04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检测中药材污染杂色曲霉毒素产毒真菌的PCR引物、方法及试剂盒。基于PCR检测方法,包括能在反应管中进行PCR反应的引物对。本发明建立了一种不经过分离纯化,直接检测中药材污染杂色曲霉毒素产毒真菌的PCR体系,各引物特异性强,方法的检出限为101~102CFU/g,检测灵敏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10777157B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1910957806.2
申请日:2019-10-10
Applicant: 广州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研究院)
Inventor: 徐晖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催化香树脂醇C‑28位氧化的CYP450基因IaAO2,编码一种催化香树脂醇C‑28位氧化的蛋白,在工程菌株中诱导表达能够催化α‑香树脂醇与β‑香树脂醇分别氧化为熊果酸和齐墩果酸。其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本发明还公开了其表达载体,宿主菌,在制备三萜类化合物、制备催化五环三萜C‑28位氧化化合物、制备催化五环三萜α‑香树脂醇和β‑香树脂醇氧化化合物中的应用。本发明还公开了基于基因IaAO2的序列特征进行同源基因改造的方法及其获得的新基因tIaAO1。本发明提供的IaAO2基因,与同源基因相比具有更短的核苷酸序列,可以通过利用该基因构建转基因生物,合成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五环三萜类化合物,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9385488B
公开(公告)日:2021-11-12
申请号:CN201811592564.3
申请日:2018-12-25
Applicant: 广州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研究院)
IPC: C12Q1/6895 , C12Q1/686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同时检测中药材污染三类产毒真菌的多重PCR引物、方法及试剂盒。上述三类产毒真菌为黄曲霉毒素产生菌、杂色曲霉毒素产生菌和赭曲霉毒素产生菌。基于多重PCR检测方法,包括能在同一反应管中进行PCR反应的第一引物对、第二引物对、第三引物对和第四引物对。本发明建立了一种不经过分离纯化,直接检测中药材污染产毒真菌的多重PCR体系,各引物特异性强,方法的检出限为102~103CFU/g,检测灵敏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08409810A
公开(公告)日:2018-08-17
申请号:CN201810296861.7
申请日:2018-03-30
Applicant: 广州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类紫杉烷类化合物糖基化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具体的,本发明涉及一类紫杉烷类化合物糖基化衍生物,其溶解度均明显高于原型药物,且保持显著的抗肿瘤活性;本发明所述的制备方法反应条件温和,具有良好的区域选择性,可对紫杉烷类药物的2’-OH进行单独修饰,也能进行2’-OH和7-OH双位点修饰。本发明制备的紫杉烷类糖基衍生物在保持一定抗癌活性的前提下,显著提高了水溶性,能减少有毒增溶剂的用量,实现毒副作用降低,具备临床新药开发的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09762927A
公开(公告)日:2019-05-17
申请号:CN201910217269.8
申请日:2019-03-21
Applicant: 广州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同时检测中药材污染四类产毒真菌的多重PCR引物、方法及试剂盒。上述四类产毒真菌为黄曲霉毒素产生菌、杂色曲霉毒素产生菌和赭曲霉毒素产生菌。基于多重PCR检测方法,包括能在同一反应管中进行PCR反应的第一引物对、第二引物对、第三引物对和第四引物对。本发明建立了一种不经过分离纯化,直接检测中药材污染产毒真菌的多重PCR体系,各引物特异性强,方法的检出限为102~103CFU/g,检测灵敏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09385488A
公开(公告)日:2019-02-26
申请号:CN201811592564.3
申请日:2018-12-25
Applicant: 广州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研究院)
IPC: C12Q1/6895 , C12Q1/686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同时检测中药材污染三类产毒真菌的多重PCR引物、方法及试剂盒。上述三类产毒真菌为黄曲霉毒素产生菌、杂色曲霉毒素产生菌和赭曲霉毒素产生菌。基于多重PCR检测方法,包括能在同一反应管中进行PCR反应的第一引物对、第二引物对、第三引物对和第四引物对。本发明建立了一种不经过分离纯化,直接检测中药材污染产毒真菌的多重PCR体系,各引物特异性强,方法的检出限为102~103CFU/g,检测灵敏度高。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