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945315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311467411.7
申请日:2023-11-06
Applicant: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伏系统的故障检测方法、运行控制装置、光伏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光伏系统包括逆变器和光伏回路,所述光伏回路包括光伏组件、连接所述光伏组件与所述逆变器的直流线缆以及设置在所述直流线缆与所述逆变器的连接处的电弧检测传感器,所述方法包括:当所述直流线缆发生拉弧故障,获取所述电弧检测传感器的故障录波,所述故障录波包括发生拉弧故障前的正常交流信号和发生拉弧故障后的行波信号;对所述故障录波进行小波变换处理,得到所述行波信号的故障特征;根据所述故障特征进行换算处理,得到发生拉弧故障的定位信息。能够实现拉弧故障的物理定位,有利于及时进行检修和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18156664A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211528462.1
申请日:2022-11-30
Applicant: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IPC: H01M10/613 , H01M10/6556 , H01M10/6568 , H01M50/244 , H01M50/289 , H01M50/209 , H01M10/64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冷板、液冷系统及电池包,液冷板包括:板体,板体内具有用于容纳冷却液的容纳腔,板体的外表面具有连通容纳腔的通孔,通孔为间隔开的多个;热熔件,每个通孔内均设有热熔件用于封堵通孔;联动机构,联动机构设于容纳腔内,联动机构与每个热熔件连接,联动机构被构造成在至少一个热熔件熔化时,联动机构被释放且驱动其余至少部分热熔件的至少部分打开相应的通孔。根据本发明的液冷板,通过联动机构设于容纳腔内且与每个热熔件连接,联动机构被释放且驱动其余至少部分热熔件的至少部分打开相应的通孔,以使相应的通孔依次被联动机构打开,从而增大容纳腔内的冷却液流出的速度,提高冷却降温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9959744A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311478711.5
申请日:2023-11-07
Applicant: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IPC: G01R31/317 , G01R19/00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差分运算放大器的故障检测系统、方法和储能系统,包括差分运算放大器,包括正相输入端、反相输入端和输出端;第一电压采样电路,连接正相输入端进行采样并输出第一电压;第二电压采样电路,连接反相输入端进行采样并输出第二电压;控制器,连接输出端以根据输出端的电压调整变流组件的工作状态,控制器还连接第一电压采样电路和第二电压采样电路;控制器用于当第一电压和第二电压不相等,停止变流组件的工作,还用于当第一电压和第二电压相等、输出端的电压异常,停止变流组件的工作。本申请提供的故障检测系统能够实现对差分运算放大器的检测,避免储能系统出现安全隐患。
-
公开(公告)号:CN118092532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211501773.9
申请日:2022-11-28
Applicant: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IPC: G05D23/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储能电池及其温度控制方法和温度控制装置、存储介质,所述储能电池包括复合液晶板,复合液晶板适于覆盖在储能电池的箱体外表面,所述温度控制方法包括:获取储能电池所处环境的光照强度;在光照强度大于等于预设光照强度阈值时,获取储能电池内目标区域的当前温度,并根据当前温度对复合液晶板的通电或断电进行控制,其中,复合液晶板在通电时执行吸热操作,以使储能电池实现升温,复合液晶板在断电时执行减少吸热操作,以使储能电池实现降温。该方法基于储能电池所处环境的光照强度和储能电池内目标区域的当前温度控制复合液晶板的通断电,从而依托自然光热来控制储能电池温度,减小了温控过程的能量消耗,提高了系统能效。
-
公开(公告)号:CN119944878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311467414.0
申请日:2023-11-06
Applicant: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充放电电路的充放电切换方法、控制器及储能系统,充放电电路中通过切换电路实现充电工况和放电工况的切换,为了实现充放电的无缝切换,对切换电路中的第一开关管和第二开关管,采用互补的第一驱动信号和第二驱动信号进行驱动,这样使得第一开关管和第二开关管在任一时刻都处于相反的开关状态,并且在充放电切换时调节占空比变化,有利于在系统重载时实现无缝充放电切换,在系统轻载时更容易稳定高压侧电路的输出电压,另外,第一驱动信号和第二驱动信号互补,无需单独生成两路驱动信号驱动第一开关管和第二开关管,因此能够简化系统的控制复杂度。
-
公开(公告)号:CN118156704A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211529774.4
申请日:2022-11-30
Applicant: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IPC: H01M50/209 , H01M50/258 , H01M50/264 , H01M50/289 , H01M50/581 , H01M10/613 , H01M10/6554 , H01M10/6556 , H01M10/656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冷板、液冷系统及电池包,所述液冷板包括:板体,板体内具有用于容纳冷却液的容纳腔,板体的外表面具有连通容纳腔的通孔,通孔为间隔开的多个;热熔件,每个通孔内均设有热熔件用于封堵通孔,至少部分热熔件内具有空腔,空腔内填充盐粉。根据本发明的液冷板,通过部分热熔件会被熔化,以使与熔化的热熔件相对应的通孔被打开,位于容纳腔内的冷却液从打开的通孔中流出,从而实现快速冷却降温。同时,液冷板应用于电池包时,通过具有空腔且空腔内填充盐粉的热熔件受热融化后,盐粉被释放并溶解到冷却液中,以使冷却液转变成盐溶液,使得电池包浸泡在盐溶液中缓慢释放电能,直至电量被放干,从而彻底阻断电池包复燃的可能。
-
公开(公告)号:CN219981268U
公开(公告)日:2023-11-07
申请号:CN202321327260.0
申请日:2023-05-29
Applicant: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变换器和储能系统,涉及变换器技术领域,其中,变换器包括变换器主体和侧盖,变换器主体沿横向的至少一端设置有提手位,变换器主体沿横向的至少一侧设置有侧盖,侧盖覆盖提手位。本申请通过侧盖遮盖提手位,在变换器安装于墙体后,减少了误触提手位拉扯变换器的现象,降低了变换器的倾倒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218919049U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223313491.4
申请日:2022-11-30
Applicant: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IPC: H01M10/613 , H01M10/6556 , H01M10/6568 , H01M50/244 , H01M50/289 , H01M50/209 , H01M10/64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液冷板、液冷系统及电池包,液冷板包括:板体,板体内具有用于容纳冷却液的容纳腔,板体的外表面具有连通容纳腔的通孔,通孔为间隔开的多个;热熔件,每个通孔内均设有热熔件用于封堵通孔;联动机构,联动机构设于容纳腔内,联动机构与每个热熔件连接,联动机构被构造成在至少一个热熔件熔化时,联动机构被释放且驱动其余至少部分热熔件的至少部分打开相应的通孔。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液冷板,通过联动机构设于容纳腔内且与每个热熔件连接,联动机构被释放且驱动其余至少部分热熔件的至少部分打开相应的通孔,以使相应的通孔依次被联动机构打开,从而增大容纳腔内的冷却液流出的速度,提高冷却降温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218242100U
公开(公告)日:2023-01-06
申请号:CN202222276728.X
申请日:2022-08-29
Applicant: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IPC: H01M50/244 , H01M50/256 , H01M50/289 , H01M50/2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和电池组件,其中,电池包括壳体和搬运装置,壳体的顶部设有插槽,壳体的底部设有安装腔,安装腔的底侧敞开;搬运装置设于安装腔中,搬运装置包括定位件和滚轮组件,滚轮组件包括转动设置的滚轮;搬运装置包括叠放状态和搬运状态,在叠放状态下,定位件伸出于安装腔并突出于壳体的底表面且可插入另一电池的插槽中;在搬运状态下,定位件收纳于安装腔中且滚轮伸出安装腔并突出于壳体的底表面,以使滚轮能够支撑电池。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电池在叠放状态下,插槽的内壁与定位件之间互相约束,提高了多个电池叠放的稳定性;在搬运状态下,电池与支撑面之间的接触为滚动摩擦,便于电池在支撑面上移动至预设安放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219980653U
公开(公告)日:2023-11-07
申请号:CN202321333245.7
申请日:2023-05-29
Applicant: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源转换电路,该电源转换电路包括第一全桥电路、第二全桥电路和谐振电路。第一全桥电路位于低压侧,第一全桥电路包括: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第二全桥电路位于高压侧,第二全桥电路包括第三端子和第四端子;谐振电路位于第一全桥电路和第二全桥电路之间,谐振电路包括至少两个变压器;其中,至少两个变压器的低压侧绕组并联连接形成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第一支路与第一端子连接,第二支路与第二端子连接;至少两个变压器的高压侧绕组串联连接形成第三支路,第三支路连接于第三端子和第四端子之间。如此,在不进行多路双向DC‑DC电路并联,保持原有DC‑DC电路的基础上,既实现了电源转换电路功率的扩展又有效降低了电路成本。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