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149153A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310250900.0
申请日:2023-03-15
Applicant: 广东省珠海市质量计量监督检测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鼓粉盒拆解清洁方法,基于鼓粉盒拆解清洁辅助装置,鼓粉盒拆解清洁辅助装置包括:第一夹持体、第二夹持体以及驱动装置,驱动装置与第二夹持体连接,第一夹持体上设有第一进气道和第一排气道,第一进气道的进气口连接气泵,第一排气道的出气口连接吸尘装置;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鼓粉盒的粉仓左侧面上开设内外连通的通孔;将鼓粉盒置于第一夹持体与第二夹持体之间;控制驱动装置启动,驱动第二夹持体向第一夹持体方向移动,夹紧所述鼓粉盒;控制所述吸尘装置和气泵启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实现鼓粉盒拆解前将其内部的碳粉进行排出,防止拆解时引起内部碳粉泄漏到空气、污染空气及危害到工人身体健康。
-
公开(公告)号:CN113506282A
公开(公告)日:2021-10-15
申请号:CN202110841761.X
申请日:2021-07-26
Applicant: 广东省珠海市质量计量监督检测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船舶发动机配件备件的机器视觉装箱核验方法及装置,包括采集配件备件特征面图像,并标注外轮廓,作为种类检测关键特征,训练掩膜区域推荐卷积神经网络模型;评估模型是否满足配件备件视觉检测需求;统计识别第i类配件备件模型识别准确率;采集配件备件特征面图像输入到模型,在线分割得配件备件实际形状,计算得配件备件实际形状重心两侧边界点,通过计算两边界点水平方向差值的绝对值得到配件备件特征尺寸长度;根据标注配件备件外轮廓时记录的数据计算得配件备件的最小极限尺寸、最大极限尺寸,判断配件备件特征尺寸长度是否超出最小极限尺寸和最大极限尺寸所限定的范围,若不超出则核验结果为合格,否则核验结果为不合格。
-
公开(公告)号:CN110333452A
公开(公告)日:2019-10-15
申请号:CN201910682574.4
申请日:2019-07-26
Applicant: 广东省珠海市质量计量监督检测所
IPC: G01R31/367 , G01R31/392 , G01R31/38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用性强、成本低、测试精确度高的BMS测试平台用动力电池模拟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本发明包括通过n个单通道虚拟电池的设置,配合主开关、副开关Ⅰ、副开关Ⅱ、副开关Ⅲ和副开关Ⅳ的开闭配合,使得本发明的动力电池模拟系统在对BMS产品进行测试时,能够节省测试成本,与现有的采用电池模块和电池包相比,测试性能和测试精度不会受到测试次数和不同产品测试的影响,提高了测试精确度,并且对各种型号BMS产品具有较好的普适性;此外,其方法操作简单,根据需求对不同的开关进行设置即可实现。本发明可应用于动力电池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6149153B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310250900.0
申请日:2023-03-15
Applicant: 广东省珠海市质量计量监督检测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鼓粉盒拆解清洁方法,基于鼓粉盒拆解清洁辅助装置,鼓粉盒拆解清洁辅助装置包括:第一夹持体、第二夹持体以及驱动装置,驱动装置与第二夹持体连接,第一夹持体上设有第一进气道和第一排气道,第一进气道的进气口连接气泵,第一排气道的出气口连接吸尘装置;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鼓粉盒的粉仓左侧面上开设内外连通的通孔;将鼓粉盒置于第一夹持体与第二夹持体之间;控制驱动装置启动,驱动第二夹持体向第一夹持体方向移动,夹紧所述鼓粉盒;控制所述吸尘装置和气泵启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实现鼓粉盒拆解前将其内部的碳粉进行排出,防止拆解时引起内部碳粉泄漏到空气、污染空气及危害到工人身体健康。
-
公开(公告)号:CN116565385A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310633286.6
申请日:2023-05-31
Applicant: 广东工业大学 , 广东省珠海市质量计量监督检测所
IPC: H01M10/613 , H01M10/617 , H01M10/625 , H01M10/655 , H01M10/6554 , H01M10/653 , H01M10/6551 , H01M10/65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相变材料耦合均热板与铜高导热材料的热管理系统,包括子系统,子系统包括第一肋片、均热板、第二肋片、肋片管、电芯和相变材料;若干个第二肋片环绕包裹在肋片管外壁,相邻的第二肋片相互平行且间隔距离相等;若干个电芯对应安装在肋片管中,构成电池组;电芯、肋片管和第二肋片的中心处于同一轴线上;相变材料呈蜂巢状,由若干个紧密排列的六角柱体所组成,每个六角柱体设置有竖直通槽,肋片管置于竖直通槽中;相变材料的上下两端均封闭有蜂巢状的均热板,均热板的另一面平铺有第一肋片,相邻的第一肋片相互平行且间隔距离相等;本发明结构紧密,导热性能高,实现全被动式的热管理,能快速有效将电池模组扩展。
-
公开(公告)号:CN118315733A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410456940.5
申请日:2024-04-16
Applicant: 广东工业大学 , 广东省珠海市质量计量监督检测所
IPC: H01M10/6568 , H01M10/613 , H01M10/615 , H01M10/625 , H01M10/6556 , H01M10/659 , H01M10/6572 , H01M10/6571 , H01M10/633 , H01M10/653 , H01M10/655 , H01M10/617 , H01M50/258 , H01M50/213 , H01M50/28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轻量化可控温电池热管理系统,包括电池,电池之间串并联构成电池模组,还包括复合相变材料、微通道、界面相变材料和加热膜;电池模组错列排布,呈蜂巢状;复合相变材料包裹在电池的外周面,与其直接接触;微通道分层纵向排布在复合相变材料的外周面,微通道呈蜂巢网格状,包围着每一电池,其中一端边缘设置有进水口,另一端边缘设置有出水口,上下相邻的微通道之间由支撑框体连接;界面相变材料覆盖电池极耳,界面相变材料的另一表面固定有加热膜;本发明结构简单,满足了动力电池设计的高安全性与方便性,突出了动力电池设计中的轻量化设计,降低系统构建的成本,同时兼顾高温散热和低温加热的双重功能,具有广泛的应用空间。
-
公开(公告)号:CN118936947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1121621.5
申请日:2024-08-15
Applicant: 广东省珠海市质量计量监督检测所
IPC: G01M99/00
Abstract: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成本低、能耗低、通过试验验证期间的压力变化进而判别是否泄露的锂电池包液冷系统疲劳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本发明包括冷却液箱、增压泵、第一调压阀、开断阀、第一换向控制阀、第二调压阀、三通阀、待测液冷板,冷却液箱与增压泵的输入端连通,增压泵的输出端连通于第一调压阀,第一调压阀的输出端经第一管路与开断阀的输入端连通,开断阀的输出端经第二管路与第一换向控制阀的入口连通,三通阀分别经第三管路、第四管路、第五管路连通于第一换向控制阀的第一出口、待测液冷板的入口、第二调压阀,第一调压阀、第二调压阀、待测液冷板的出口均与冷却液箱连通。本发明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技术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8841669A
公开(公告)日:2024-10-25
申请号:CN202410963728.8
申请日:2024-07-18
Applicant: 广东工业大学 , 广东省珠海市质量计量监督检测所
IPC: H01M10/613 , H01M10/6556 , H01M10/6568 , H01M10/64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浸没式电池热管理系统及其实现方法,包括电池,还包括内置电池组的柱状外壳、以及包裹在电池组外的螺旋管液流通道;所述柱状外壳两端由法兰封头密封,内部形成封闭腔体且填充有冷却液,所述法兰封头分别设有进液口管道和出液口管道,以及接线端口;所述螺旋管液流通道浸泡在冷却液中,其外缘与所述柱状外壳的内壁直接接触,内缘为电池组的放置空间;所述电池组由若干个单体电池串并联而成,每个单体电池外围均包裹着一层密封胶涂层;所述电池热管理系统利用对流换热实现电池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热量传递,从而换热;本发明利用流换热的方式提高动力电池的冷却效果,区别于传统大型浸没式液冷装置,突出动力电池设计中的轻量化设计。
-
公开(公告)号:CN116179737A
公开(公告)日:2023-05-30
申请号:CN202210942373.5
申请日:2022-08-08
Applicant: 广东省珠海市质量计量监督检测所
IPC: C12Q1/6895 , C12Q1/6806 , C12Q1/6851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分子生物学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检测SYHTOH2转基因大豆品系的引物、探针、试剂盒及方法。本发明基于SYHTOH2转基因大豆边界序列进行引物和探针的设计,所建立的检测方法具有高效、准确、快速的特点,能够应用于SYHTOH2转基因大豆品系及其产品的定量检测,为检验监管工作和相关部门行政执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并为规范相关企业的生产行为和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等方面具有重大的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5513568A
公开(公告)日:2022-12-23
申请号:CN202211042337.X
申请日:2022-08-29
Applicant: 广东工业大学 , 广东省珠海市质量计量监督检测所
IPC: H01M10/63 , H01M10/6568 , H01M10/42 , H01M10/613 , H01M10/6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电池热管理系统及其热管理方法,涉及汽车电池管理设备领域,包括:电池模组与智能控制模块,电池模组包括若干排相互叠设的电池组,电池组上设置有用于检测电池是否发生热失控的传感器,相邻电池组之间设置有用于控制相邻电池组间距离的伸缩杆,传感器以及伸缩杆均与智能控制模块电连接;本发明中当电池发生热失控时,传感器将发生热失控的信号传递至智能控制模块,智能控制模块接收发生热失控的信息后,控制伸缩杆伸长增加相邻电池组间距离,使相邻电池组间通过空气进行隔断,阻止发生热失控的电池组与其他电池组之间继续传热,延长电池模组热失控的蔓延时间,为驾驶人员争取宝贵的逃生时间和救援时间。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