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596079A
公开(公告)日:2023-01-13
申请号:CN202211257138.0
申请日:2022-10-14
Applicant: 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CN)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3D打印钢结构技术的理想铰接悬吊钢结构节点构造,包括连接节点,所述连接节点包括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设有球头部,所述第一连接件由若干个连接部拼接而成,所述第一连接件内设有容纳腔,所述第二连接件通过球头部与第一连接件的容纳腔铰接,相邻所述连接部的拼接处设有加强件,所述加强件与连接部固定相连。本发明通过设置球头部、容纳腔,实现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的万向铰接,形成上部万向铰结构。此外,本发明采用底柱、万向件形成下支点节点,相比于传统的短直钢管,将其改良为球面钢板,利用底柱底部套设于万向件,形成下部的铰接结构,实现顶部和底部的万向铰。
-
公开(公告)号:CN114753496A
公开(公告)日:2022-07-15
申请号:CN202210269599.3
申请日:2022-03-18
Applicant: 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双向密肋楼盖的曲折巨柱框架‑核心筒结构体系,通过将转折节点设置在转折楼层的楼盖位置处,采用双向密肋楼盖作为转折楼层的楼盖,并使横向肋梁平行于外框架在对应转折楼层的四根大跨度框架梁中的两根、纵向肋梁平行于另外两根,且肋梁部分的内侧边缘与核心筒之间为内圈实心部分、肋梁部分的外侧边缘与外框架在相应转折楼层处的转折节点和框架梁之间为外圈实心部分,以更均匀有效地传递框架柱在转折节点处的集中水平力,提高框架‑核心筒结构体系的赘余度,保证本结构体系的稳定及可靠性,其中,内圈实心部分和外圈实心部分集中布置在楼盖剪力和弯矩较大处,充分发挥了钢筋混凝土材料的承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3605442A
公开(公告)日:2021-11-05
申请号:CN202110744302.X
申请日:2021-06-30
Applicant: 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E02D29/045 , E02D29/16 , E04B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地下室临空面的的砂槽连接节点结构,将中心地下室的首层楼板与每一个临空面所对应旁侧地下室的首层楼板之间均通过砂槽结构连接,能够在仅有温度变化的正常工况下,实现中心地下室与旁侧地下室之间的温差变形释放,并能够在有地震及强风作用的非正常工况下,实现中心地下室与各个旁侧地下室之间往复传递水平力;并且,砂槽结构对地下室及其地面建筑的功能无影响,并使得地下室的首层楼板能够作为地面建筑的嵌固层使用;而且,砂槽结构的安装精度高、安装操作简单、易于现场施工,且用材廉价,无附加的机械装置,具有后期维护简单、经济效益性突出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3046462B
公开(公告)日:2015-02-18
申请号:CN201210487340.2
申请日:2012-11-26
Applicant: 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箱组件,它主要由U型钢件、n型钢件及设于U型钢件跨中位置的钢管组成,n型钢件设置于U型钢件两端处的U形空间内,n型钢件的长度方向与U型钢件的纵向方向一致,n型钢件的内侧板下端固定在U型钢件的底板上,并与U型钢件的底板围括成具有内、外端口的中空浇注室,n型钢件的顶板上开有浇注孔;浇注室的内端口设有竖向的封口板,钢管悬空设置且其两端管口分别连接在所述封口板上并由其封堵;U型钢件与n型钢件、钢管之间分别具有间隙。还公开了由上述钢箱组件组成的钢箱—混凝土组合U型梁。本发明节约了施工成本、缩短了施工工期、提高了承载力及梁支座处的抗弯能力,减少支座处的配筋面积及约25%的自重。
-
公开(公告)号:CN101096862B
公开(公告)日:2010-06-09
申请号:CN200710028019.7
申请日:2007-05-15
Applicant: 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IPC: E04B1/68
Abstract: 一种后浇式变形装置,包括二工字钢和至少一个曲折形钢板,二工字钢的腹板相平行,且二者的“工”字端面相对齐,所述的曲折形钢板位于二工字钢之间,其二直边分别固定在二工字钢的腹板上。上述后浇式变形装置的施工方法,其具体包括如下步骤:(1).制作模板,扎钢筋,同时,制作后浇式变形装置:将工字钢与曲折形钢板固定好后,预埋后浇式变形装置,使工字钢的翼缘与模板平行,然后将后浇式变形装置的工字钢与扎好的钢筋相固定;(2).浇筑除后浇带以外的混凝土;(3).7~14天后,待后浇带两侧的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浇筑后浇带的混凝土;(4).7~14天后拆除模板。
-
公开(公告)号:CN119513987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568451.5
申请日:2024-11-05
Applicant: 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广州颖力科技有限公司
Inventor: 罗赤宇 , 曹胜涛 , 林景华 , 李志山 , 戴朋森 , 陈进于 , 黄嘉文 , 林昭王 , 关远聪 , 郑仰东 , 李益明 , 汤足熠 , 徐刚 , 刘佳 , 李远清 , 黄林 , 邓梓咏
IPC: G06F30/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土木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用于超深厚软土地区的土‑结共同作用的分析方法,旨在解决现有软土地基处理时存在施工周期长的问题。本发明包括:获取目标建筑物的结构参数,基于结构参数分别建立纯结构模型以及土‑结整体模型,其中,相较于纯结构模型,土‑结整体模型增加了预设的土体参数;对纯结构模型和土‑结整体模型分别进行小震弹性分析、小震弹性时程分析和大震弹塑性时程分析;对小震弹性分析结果进行比较,对小震弹性时程分析结果进行比较,对大震弹塑性时程分析结果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对土‑结整体模型相较于纯结构模型的差异之处进行针对性加强。通过本发明的分析方法可以先进行建设再软基处理,缩短施工周期。
-
公开(公告)号:CN119102294A
公开(公告)日:2024-12-10
申请号:CN202411223829.8
申请日:2024-09-02
Applicant: 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上海华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深圳市润置城市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Inventor: 罗赤宇 , 林景华 , 陈进于 , 刘诗扬 , 区彤 , 谭坚 , 汤足熠 , 林松伟 , 孙立祺 , 李华波 , 林昭王 , 张连飞 , 郑仰东 , 骆杰鑫 , 李益明 , 胡军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带弯弧内凹背杆的弦杆分叉加强悬挑平面桁架钢罩棚体系,包括:支撑结构、背杆、平面桁架钢罩棚,所述平面桁架钢罩棚安装于支撑结构上,且所述平面桁架钢罩棚在支撑结构的两侧分别设有内环结构、外环结构,所述背杆上端与外环结构的外缘相连,所述背杆下端与支撑结构相连,所述背杆呈S型弯弧结构。本发明通过设置呈S型弯弧结构的背杆结构,形成弯弧内凹造型,对悬挑桁架受力所需的轴向刚度有所改善,有效简化了传统钢罩棚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114108815A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111148541.5
申请日:2021-09-28
Applicant: 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曲折柱与框架转折部位的预应力型钢砼节点,所述框架包括连接于所述曲折柱上的框梁和楼板,所述框梁包括垂直平面梁和拉梁,相邻的两所述垂直平面梁成一直角,所述拉梁位于两垂直平面梁之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曲折柱框架转折部位的环形钢筋砼柱帽,设置于曲折柱每一柱段内的、并于所述环形钢筋砼柱帽中心处相交接的钢管段,位于框梁之内并与其延展方向同向的、且一末端焊接于所述钢管段交接处外表面的十字锚板,贯穿钢管段交接处的、且平行于拉梁延展方向的穿筋管;所述穿筋管被预应力钢筋穿过,所述预应力钢筋布置于拉梁及其两侧的所述楼板内。
-
公开(公告)号:CN103437445B
公开(公告)日:2014-08-06
申请号:CN201310343217.8
申请日:2013-08-07
Applicant: 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IPC: E04B1/9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隔振降噪橡胶支座,包括底座、上座板和柱状的隔振体,所述底座为具有内凹安装腔的块状体,所述隔振体设置在所述安装腔中,所述上座板扣合在底座的安装腔上端并触压在隔振体上,所述安装腔的底面上设有至少一对相对设置的导向块,所述导向块沿安装腔内壁底部的圆周延伸,所述导向块位于所述隔振体的外围且抱箍住所述隔振体的下部。本发明的导向块抱箍住隔振体的下部,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在不同方位上布置导向块,以此控制隔振体的水平变形方向和位移,确保本支座所承托的上部结构在振动附加应力作用下不会因变形过大而导致混凝土构件的拉压损坏。
-
公开(公告)号:CN103422568A
公开(公告)日:2013-12-04
申请号:CN201310374262.X
申请日:2013-08-23
Applicant: 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层建筑剪力墙筒体外伸墙帽建筑结构体系,由剪力墙筒体、框架梁、次梁、框架柱、外圈框架梁、楼板和墙帽组成,剪力墙筒体位于高层建筑的中心位置,框架柱位于剪力墙筒体的外围,框架梁两端分别架设在框架柱与剪力墙筒体上,次梁则分别架设在外圈框架梁与剪力墙筒体上,墙帽为环围设置在剪力墙筒体各层的外壁上、沿剪力墙筒体径向方向向外水平延伸形成的封闭的环形帽缘状结构体,墙帽的内端配筋内置于剪力墙筒体内,与剪力墙筒体配筋相连接并一体浇筑成形,墙帽的外端呈悬臂状,与对应的框架梁或次梁或楼板固定相连接。该建筑结构体系能够在梁跨度而截面高度受限的情况下,有效地提高梁的刚度及承载力,加强剪力墙的刚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