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器人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116767B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1910532853.2

    申请日:2019-06-19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机器人,包括:机器人主体、移动组件、主控器和吸附组件;移动组件安装于机器人主体的外侧壁上;吸附组件安装于机器人主体的底盘上,用于为机器人主体提供吸附力;主控器安装在机器人主体上;移动组件、吸附组件均和主控器电连接。本申请中的机器人在进入GIS内后,通过吸附组件将机器人吸附于GIS内壁,然后移动组件进行移动,实现机器人在GIS内壁的可靠移动,通过机器人替代了人工进出GIS,从而解决了现有人工进出GIS对人体危害大的技术问题。

    一种输电线路廊道多源空间数据库构建方法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339236A

    公开(公告)日:2020-06-26

    申请号:CN202010129402.7

    申请日:2020-02-28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输电线路廊道多源空间数据库构建方法和装置,通过索引技术对同时相的输电线路廊道空间数据构建空间数据索引,输电线路廊道空间数据包括2D栅格影像数据、3D点云数据和专题数据;对不同时相的输电线路廊道空间数据进行配准得到配准结果;基于空间数据索引和配准结果进行数据融合和更新,得到输电线路廊道多源空间数据库;本申请对同时相的各类空间数据构建索引,实现数据组织管理,为数据查询和分析提供良好的数据支撑;通过对不同时相空间数据进行精确几何配准,实现以空间位置为基础的数据融合和动态更新,从而提供了一种将复杂的多时期多源空间数据进行高精度配准与融合,实现数据联动管理与更新的多源空间数据库构建方法。

    一种变电站设备识别方法、装置和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1310845A

    公开(公告)日:2020-06-19

    申请号:CN202010119774.1

    申请日:2020-02-26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变电站设备识别方法、装置和设备,其中方法包括:获取待识别变电站设备的三维点云样本;基于点云特征描述子提取待识别变电站设备的三维点云样本的几何特征;将几何特征输入到预置分类器中识别,得到预置分类器输出的待识别变电站设备识别结果。本申请中通过预置分类器对提取的几何特征进行识别,避免了人工识别变电站设备,提高了识别效率,解决了现有的人工识别变电站设备,存在识别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一种表计对准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310753A

    公开(公告)日:2020-06-19

    申请号:CN201911382999.X

    申请日:2019-12-27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表计对准方法及装置,包括:获取待测图像;获取待测图像中的四边形轮廓;对于四边形的轮廓进行筛选处理,选择出矩形轮廓;将矩形与基准图中的目标矩形进行比对,保留矩形中与目标矩形相似度最高的矩形;计算相似度最高的矩阵对应的表计与目标矩形对应的表计的像素偏差,并调整云台的角度,直到像素偏差值小于预设的阈值。本申请通过获取矩形轮廓,通过将矩形轮廓进行筛选,并与目标矩形进行相似度比较从而确定相似度最高的矩形,使得能够更精准完成表计对准。

    基于无人机单目序列影像的电力线下方地物距离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314762B

    公开(公告)日:2020-05-08

    申请号:CN201710546833.1

    申请日:2017-07-06

    Inventor: 麦晓明 谭金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无人机单目序列影像的电力线下方地物距离检测方法,通过对带有GPS绝对定位信息的单目相机序列影像进行GPS辅助空中三角测量,基于空三结果获取电力线下方地物密集三维点云和立体量测导线矢量模型,结合导线矢量模型和电力线下方地物密集三维点云,实现电力线下方地物安全距离检测,实现了快速自动高精度的电力线下方地物安全距离检测,解决了现有的电力线下方地物距离检测方法需要较高的测量条件才能测量准确或依然需要人工辅助测量的技术问题。此外,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有基于无人机单目序列影像的电力线下方地物距离检测装置。

    一种机器人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116767A

    公开(公告)日:2019-08-13

    申请号:CN201910532853.2

    申请日:2019-06-19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机器人,包括:机器人主体、移动组件、主控器和吸附组件;移动组件安装于机器人主体的外侧壁上;吸附组件安装于机器人主体的底盘上,用于为机器人主体提供吸附力;主控器安装在机器人主体上;移动组件、吸附组件均和主控器电连接。本申请中的机器人在进入GIS内后,通过吸附组件将机器人吸附于GIS内壁,然后移动组件进行移动,实现机器人在GIS内壁的可靠移动,通过机器人替代了人工进出GIS,从而解决了现有人工进出GIS对人体危害大的技术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