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660289A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211425345.2
申请日:2022-11-15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珠海供电局
IPC: G06Q10/063 , G06Q50/06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配电设备运维数据挖掘的方法及相关装置,方法包括:通过爬虫技术爬取用电用户对应的公共网络数据,根据公共网络数据对用户进行分类和标识,从而形成用户画像;通过RPA技术获取用电用户自身特性和用电信息,根据用电用户自身特性和用电信息分析用电用户是否存在用电故障,生成用电故障用户;对用户画像和用电故障用户进行匹配分析,生成潜在用电用户清单,使得工作人员根据潜在用电用户清单进行产品推广。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人力成本过高、工作效率较低且潜在客户匹配度不高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060908A
公开(公告)日:2020-04-24
申请号:CN201911235613.2
申请日:2019-12-05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珠海供电局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雷达扫射感应装置。一种雷达扫射感应装置,其中,包括雷达探头、雷达控制板、主监控板和声光警报器,所述雷达探头与所述雷达控制板通过数据线连接,所述雷达控制板与所述主监控板连接,所述声光警报器与所述主监控板连接。本发明解决现有充电桩车位无法预知被占位情况,方便电动汽车车主进行充电,提升充电体验。
-
公开(公告)号:CN119579183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675313.7
申请日:2024-11-21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珠海供电局
IPC: G06Q30/015 , G06Q10/0635 , G06F16/25 , G06N20/00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数据分析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整合多渠道供电服务诉求的数据分析管理方法及系统,包括基于RPA技术爬取电网内部客户诉求数据与电网外部客户诉求数据;基于NLP技术分析所述电网内部客户诉求数据与所述电网外部客户诉求数据,获取供电服务诉求工单信息数据;基于ETL技术对所述供电服务诉求工单信息数据进行处理和运算分析,得到分析结果;利用SPA技术实现所述分析结果的量化供电诉求展示和预警。实现了智能化管理,提高了数据处理效率的提升,同时还保证了结果的准确性,降低了企业的人力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9493050A
公开(公告)日:2025-02-21
申请号:CN202411685363.3
申请日:2024-11-22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珠海供电局
Inventor: 范祖明 , 苏博 , 刘红燕 , 骆光 , 刘鹏 , 张德辉 , 邱爱婷 , 南保峰 , 张鼎衢 , 杨路 , 吴爽 , 曾海 , 吴海雄 , 周成吉 , 梁宇辉 , 李谨 , 王彬彬 , 方绍怀 , 李启奕
IPC: G01R31/5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漏电监测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涉及电网技术领域。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目标电路中的漏电信号;对漏电信号进行预处理,得到预处理后的漏电信号;基于预设判断条件对预处理后的漏电信号进行漏电判断,得到判断结果;响应于判断结果表示目标电路存在漏电情况且满足上报条件,上报提示信息,其中,提示信息用于提示目标电路存在漏电情况。本发明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维修人员在送电等待下次跳闸的过程会扩大停电范围,增多停电次数,严重影响用户的正常用电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010644A
公开(公告)日:2023-11-07
申请号:CN202310983275.0
申请日:2023-08-04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珠海供电局
IPC: G06Q10/0631 , G06Q50/06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用电客户参与电力需求响应意愿的量化方法及相关装置,方法包括:获取用户的需求响应信息;基于需求响应信息分析用户的用电类型,并计算用户电力需求响应能力和用户对参与用户需求响应的意愿程度,从而建立数据特征集;从数据特征集提取若干候选频繁项集,并对候选频繁k项集进行过滤得到频繁k项集,并作为分析数据集;基于分析数据集进行相关性、因果关系和关联规则分析,从而确定客户电力响应的需求意愿,并将需求意愿进行等级划分。本申请通过对电力需求响应业务的调研分析,有针对性的从营销系统和计量系统获取所需用电数据,结合电力需求响应参与情况进行趋势分析,从而解决现有技术工作量大且效率低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572725A
公开(公告)日:2023-08-11
申请号:CN202310848851.0
申请日:2023-07-12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珠海供电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换电解锁装置。其中,装置包括安装机构、设置在车体上的固定机构和设置在固定机构上的解锁组件,电池组设置在安装机构上,安装机构包括安装件,固定机构上设置有与安装件对应设置的锁定组件,锁定组件具有对安装件进行锁定的锁定状态以及与安装件相分离的解锁状态,解锁组件包括运动体以及与运动体相连接的操作单元,运动体接受操作单元的驱动做往复运动以使得锁定组件在锁定状态和解锁状态之间切换。本发明提供的换电解锁装置,换电过程中,只需要通过对操作单元进行操作,操作单元驱动运动体运动从而使得锁定组件在所述锁定状态和解锁状态之间切换,操作简单,减少电池组的更换时间,提升换电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775112A
公开(公告)日:2023-03-10
申请号:CN202211581275.X
申请日:2022-12-09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珠海供电局
IPC: G06Q10/0639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供电服务调整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获取供电厅的历史供电服务数据和当前供电服务数据;构建初始预测回归模型,并采用历史供电服务数据对初始预测回归模型进行训练,生成目标预测回归模型;将当前供电服务数据输入至目标预测回归模型,生成评分结果;按照预设的稽查字典对评分结果进行匹配,生成供电服务工作质量评价指导报告;最后按照供电服务工作质量评价指导报告对供电厅的供电服务进行服务调整,从而节省了人工花费的时间,且保证评分规则的科学性,能够全面客观地评价评价供电服务工作质量及提供供电服务调整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9401505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430835.0
申请日:2024-10-14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珠海供电局
IPC: H02J3/28 , G06Q10/0631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电网的储能需求管理系统,包括有中央处理器模块、控制模块、储存模块、停电数据管理模块、分配模块和分析模块,中央处理器模块与控制模块、储存模块、停电管理模块、分配模块、分析模块双向连接。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用于电网的储能需求管理系统,系统具备强大的数据分析功能,包括条件分析、多维统计分析、可视化分析和用户需求模型分析,还能够根据储能用户的数值数据变化进行实时跟踪,为供电单位提供准确的用户发展趋势预测,本系统的实施将极大地提升电网储能管理的智能化水平,有效缓解能源供需矛盾,为用户带来更加便捷、高效的用电体验,同时也为电网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6572725B
公开(公告)日:2023-12-12
申请号:CN202310848851.0
申请日:2023-07-12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珠海供电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换电解锁装置。其中,装置包括安装机构、设置在车体上的固定机构和设置在固定机构上的解锁组件,电池组设置在安装机构上,安装机构包括安装件,固定机构上设置有与安装件对应设置的锁定组件,锁定组件具有对安装件进行锁定的锁定状态以及与安装件相分离的解锁状态,解锁组件包括运动体以及与运动体相连接的操作单元,运动体接受操作单元的驱动做往复运动以使得锁定组件在锁定状态和解锁状态之间切换。本发明提供的换电解锁装置,换电过程中,只需要通过对操作单元进行操作,操作单元驱动运动体运动从而使得锁定组件在所述锁定状态和解锁状态之间切换,操作简单,减少电池组的更换时间,提升换电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561322A
公开(公告)日:2021-03-26
申请号:CN202011475786.4
申请日:2020-12-14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珠海供电局 , 广东融合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充电桩选址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线上模型识别单元、线下模型识别单元和反馈优化单元;为了实现充电桩选址的智能决策,本发明将对已建成的充电桩数据进行分析,获取其属性特征如各时间段的人流量、车流量、区域属性等特征,将此数据与充电桩的使用频率、使用时段进行关联分析,建立机器学习算法分类模型;同时考虑到已建成的充电桩数据偏少,本发明还将利用未建充电桩的地址及其属性特征,与已建成的充电桩数据结合,利用tri‑traing算法,将无标签的数据充分学习利用,从而来提升模型的准确率,达到实际运用的性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