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编码器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9990805B

    公开(公告)日:2021-03-16

    申请号:CN201910295118.4

    申请日:2019-04-12

    Inventor: 王晗 许伟亮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旋转编码器,包括磁栅尺装置、磁栅尺读数头及信号处理模块;磁栅尺读数头设置在固定支架上,不随被测机械旋转而旋转,磁栅尺读数头分别与磁栅尺装置、信号处理模块相连。磁栅尺装置包括弯曲为环形的磁栅尺,通过联轴器与被测机械转轴相连,且磁栅尺装置的轴线与被测机械的轴线重合;磁栅尺读数头用于采集磁栅尺装置在随着被测机械转动过程中产生的磁信号,并转化为相应电信号进行输出;信号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接收到的电信号计算被测机械的转动角度。本申请的旋转编码器不受限于工作环境,抗干扰性能好,不仅可实现在恶劣工作环境中准确测量旋转设备的旋转角度,还可降低编码器的生产成本。

    一种绝对式编码器、电机控制方法及相关组件

    公开(公告)号:CN108759878B

    公开(公告)日:2020-08-11

    申请号:CN201810580071.1

    申请日:2018-06-07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绝对式编码器,所述绝对式编码器包括通过联轴器与被测量机械转轴相连的编码滚筒;其中,所述编码滚筒的外侧壁上划有用于指示所述编码滚筒转动角度的码道;通过编码器狭缝采集所述编码滚筒的外侧壁图像的图像采集器;其中,所述编码器狭缝与所述编码滚筒的轴线平行;与所述图像采集器连接,用于根据所述外侧壁图像确定所述被测量机械转轴的转动角度的角度识别装置。该绝对式编码器能够避免编码器在测量过程中径向跳动带来的读数误差,提高编码器的测量准确率。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电机控制方法、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一种电机控制装置,具有以上有益效果。

    一种高精度双码道反射式旋转编码器

    公开(公告)号:CN108801302A

    公开(公告)日:2018-11-13

    申请号:CN201810393553.6

    申请日:2018-04-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D5/3473 G01B11/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精度双码道反射式旋转编码器,包括转轴、光源、凸透镜、编码盘、光学放大元件、图像采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所述光源处于整个编码器系统的最前端,能够发出光线,所述凸透镜可以实现平行光源发出的光线,所述编码盘与转轴通过联轴器同心安装,可实现编码器随转轴转动,所述光学放大元件可实现对编码盘的绝对码和增量码的放大,所述图像采集模块接收由光学放大元件放大后的码道的编码信息,同时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输出给数据处理模块,所述数据处理模块对图像采集模块转换后的电信号进行进一步运算处理,得到编码角度的准确信息。本发明通过宏微复合结构,可以有效提高编码器的精度和可靠性,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一种图像式光电编码器及其光栅码盘

    公开(公告)号:CN108716927A

    公开(公告)日:2018-10-30

    申请号:CN201810697910.8

    申请日:2018-06-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图像式光电编码器及其光栅码盘,包括圆形码盘、设置于圆形码盘上的识别码道和多条识别刻线;识别码道包括n个与圆形码盘具有相同圆心的圆周形码道以及2n个识别位置,各个圆周形码道的半径不同,各条识别刻线与各个识别位置相间设置,各条识别刻线中远离圆心的端点均位于以最外圈的圆周形码道所在的圆周为基准的预设范围内,n为正整数。本申请中的识别刻线能够对起始位置进行定位,无需在识别码道的外侧设置起始识别码道,且各条识别刻线与各个识别位置相间设置,设置方式简单,在确保分辨率的情况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缩小光栅码盘的外形尺寸,有利于降低整个图像式光电编码器的体积和成本。

    旋转光栅编码器采集测量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9916340B

    公开(公告)日:2021-01-26

    申请号:CN201910294396.8

    申请日:2019-04-12

    Inventor: 王晗 许伟亮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旋转光栅编码器采集测量装置,包括用于出射光线至旋转光栅编码器的光源模块、设置在被测机械转轴且与其同步转动的旋转光栅编码器、图像采集模块及信号处理模块。旋转光栅编码器包括设置在外圆周的主复合码道和码盘的副复合码道,主副复合码道均包括绝对码道和增量码道;图像采集模块分别采集主副复合码道反射的光线,并生成主副绝对码道图像和主副增量码道图像;信号处理模块根据主绝对码道图像及主增量码道图像计算主旋转角度值;根据副绝对码道图像及副增量码道图像计算副旋转角度值;根据主轴窜动情况从主旋转角度值和副旋转角度值中确定被测机械的转动角度值,提高了旋转光栅编码器在高速工作环境中角度测量的精度。

    一种绝对式编码器
    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8444507B

    公开(公告)日:2020-10-23

    申请号:CN201810580652.5

    申请日:2018-06-07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绝对式编码器,所述绝对式编码器包括圆柱状固定支架;设置于所述圆柱状固定支架上且与所述圆柱状固定支架的外侧壁贴合、环形阵列分布的N条光纤;通过联轴器与被测量机械转轴相连的转动轴;其中,所述所述转动轴的轴线与所述圆柱状固定支架的轴线重合;固定于所述转动轴上,用于将目标区域所述光纤的光信号转化为数字电压信号的光信号检测器;与所述光信号检测器连接,根据所述数字电压信号计算为转动角度的处理电路。本申请能够在保证编码器的测量精度的前提下降低制造工艺难度。

    基于掩膜滤除光干扰的透射式绝对旋转编码器及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411485A

    公开(公告)日:2019-11-05

    申请号:CN201810393555.5

    申请日:2018-04-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掩膜滤除光干扰的透射式绝对旋转编码器及测量方法,包括转轴、光电敏感元件、码盘、掩模、凸透镜、光源、以及FPGA处理单元;所述码盘与转轴同心安装,所述光电敏感元件的输入端连接在码盘相应的码道上,将采集到的码道的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输出端连接FPGA处理单元,所述码盘上设有绝对码道,所述掩模中间为透光区域,两端为不透光区域,可滤除多余光干扰,所述凸透镜可实现平行或聚焦光源发出的光线,所述FPGA处理单元对电信号进行处理,得到角度的准确信息。本发明通过掩模滤除光干扰,与绝对式编码的方法结合,可有效提高编码器的精度和可靠性,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本发明还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容易实施的优点。

    基于双目视觉的三维重建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0211225A

    公开(公告)日:2019-09-06

    申请号:CN201910486706.6

    申请日:2019-06-05

    Inventor: 许伟亮 王晗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双目视觉的三维重建方法及系统,对应第一图像的像素点在第二图像中确定出与该像素点具有相同纵向位置的像素点;以第一预设步长对第一图像的像素点采样,在每一步采样之后在第二图像中与第一图像的当前采样点具有相同纵向位置的像素点中,寻找与当前采样点的横向位置信息相同的像素点;若存在,则在从第二图像中找出的对应像素点的预设领域内,找出与当前采样点的像素值差异量最小的像素点,作为与当前采样点匹配的像素点,并进入下一步采样;根据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中匹配成功的像素点构建三维模型。本发明基于双目视觉的三维重建方法及系统,能够提高匹配特征的准确性。

    一种编码器及其码盘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827352A

    公开(公告)日:2018-11-16

    申请号:CN201810700489.1

    申请日:2018-06-29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编码器及其码盘,包括圆形码盘和设置于圆形码盘侧面的磁栅尺,圆形码盘的底面上设有多个与圆形码盘具有相同圆心的圆周形码道。本申请中的码盘具有两部分读数结构,一部分为位于圆形码盘侧面的磁栅尺,另一部分为位于圆形码盘底面的多个圆周形码道,在使用过程中可以将其中一部分作为精码,另一部分作为粗码,也即本申请中的码盘将粗码和精码两部分分开设置,没有全部设置于圆形码盘的底面上,在圆形码盘尺寸一定的情况下,不仅能够提高码盘的分辨率,还可以降低工艺加工难度和对读数仪器精度要求。

    一种基于单模光纤的大尺度表面纳米轴向光子结构微腔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8646341A

    公开(公告)日:2018-10-12

    申请号:CN201810558971.6

    申请日:2018-06-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单模光纤的大尺度表面纳米轴向光子(SNAP)结构微腔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方法是将单模光纤两端固定在两个精密运动平移台上,分别对剥去涂覆层光纤的光纤区域进行电弧放电加热,同时平移台对光纤进行位移拉伸,最终在放电区域之间形成基于单模光纤的大尺度SNAP结构微腔。本发明利用光纤的残余应力释放效应和光纤拉伸引起的微小凹陷,在常规光纤上制作SNAP结构微腔,具有装置简单、制作成本低和成功率高的优势,有利于促进SNAP结构微腔在更多领域中的应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