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443910A
公开(公告)日:2021-09-28
申请号:CN202110826411.6
申请日:2021-07-21
IPC: C04B35/468 , C04B35/622 , C04B35/6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与贱金属内电极适配的钛酸锶钡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和混合后与锆球、溶剂进行混合球磨,球磨完毕后滤出浆料并干燥得到干粉产物,将干粉产物煅烧,得到煅烧产物;将煅烧产物和粘结剂混合后造粒,得到粉粒;对粉粒进行成型处理,得到陶瓷生坯;将陶瓷生坯放入气氛炉进行气氛烧结,得到钛酸锶钡块体陶瓷材料。本发明钛酸锶钡陶瓷中Sr2+的掺杂使钛酸钡陶瓷由正常铁电体向弛豫型铁电体转变,扩宽了铁电相—顺电相的转变温度范围;在基于多层陶瓷结构的电卡固态制冷装置设计中,贱金属镍/铜内电极是最优选择。
-
公开(公告)号:CN107778004B
公开(公告)日:2021-01-26
申请号:CN201711130138.3
申请日:2017-11-15
Applicant: 广东工业大学
IPC: C04B35/468 , C04B35/6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锆钛酸锶钡陶瓷,具有式I所示的通式:Ba(1‑x)SrxZryTi(1‑y)O3式I;式I中,x为0.15~0.30;y为0.15~0.2。本发明提供的锆钛酸锶钡陶瓷中,随机的锆离子掺杂替代引起的成份起伏,使电畴结构从宏畴转变成微畴,带来了较宽的相转变温度范围;掺入了锶离子后,锶离子调整和保持了铁电体陶瓷的畴结构,一定程度上增大了陶瓷结构中宏电畴的比例,从而减弱了由于相转变效应引起的相邻具有不同电偶极子取向的微畴的相互挟制作用,从而提高了极化强度以及相应的绝热温变等电卡效应指标。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锆钛酸锶钡陶瓷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7778004A
公开(公告)日:2018-03-09
申请号:CN201711130138.3
申请日:2017-11-15
Applicant: 广东工业大学
IPC: C04B35/468 , C04B35/6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锆钛酸锶钡陶瓷,具有式I所示的通式:Ba(1-x)SrxZryTi(1-y)O3式I;式I中,x为0.15~0.30;y为0.15~0.2。本发明提供的锆钛酸锶钡陶瓷中,随机的锆离子掺杂替代引起的成份起伏,使电畴结构从宏畴转变成微畴,带来了较宽的相转变温度范围;掺入了锶离子后,锶离子调整和保持了铁电体陶瓷的畴结构,一定程度上增大了陶瓷结构中宏电畴的比例,从而减弱了由于相转变效应引起的相邻具有不同电偶极子取向的微畴的相互挟制作用,从而提高了极化强度以及相应的绝热温变等电卡效应指标。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锆钛酸锶钡陶瓷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7758372A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311793408.4
申请日:2023-12-25
Applicant: 广东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陶瓷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利用铌镁酸铅‑钛酸铅铁电单晶实现巨电卡效应的方法。本发明方法通过施加双向方波电场激励方式,即零场加至电场E,再直接从电场E变化为反向等大的电场‑E,最终撤去电场回到零场(0→E→‑E→0),显著提升铁电单晶铌镁酸铅‑钛酸铅的电卡效应,在1MV/m电场下获得超过2.5K的绝热温变,获得迄今最大的电卡强度2.8(K·m)/MV,为实现巨电卡效应提供了一种切实可行的新技术。
-
公开(公告)号:CN108439980B
公开(公告)日:2021-07-06
申请号:CN201810310714.0
申请日:2018-03-30
Applicant: 广东工业大学
IPC: C04B35/49 , C04B35/622 , F25B21/00 , G01D21/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锆钛酸锰钡陶瓷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锆钛酸锰钡陶瓷,结构式为:BaZrxMnyTi(1‑x‑y)O3;其中,0.15≤x≤0.20,0.0025≤y≤0.05。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上述锆钛酸锰钡陶瓷的制备方法,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上述锆钛酸锰钡陶瓷或上述制备方法得到的产品在传感器、固态制冷以及储能器件领域的应用。经实验测定可得,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制得的产品,与现有技术中的制冷材料相比,可保持更宽的温度稳定性以及使用温区,可应用于日常制冷材料的各个领域;同时,具有较高的电卡效应,材料性能佳;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电卡制冷材料,存在着无法确保目标陶瓷在保持宽的温度稳定性及使用温区的同时,获得高的电卡效应的技术缺陷。
-
公开(公告)号:CN111763084A
公开(公告)日:2020-10-13
申请号:CN202010662216.X
申请日:2020-07-10
Applicant: 广东工业大学
IPC: C04B35/47 , C04B35/46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陶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电卡效应的掺锰钛酸锶钡陶瓷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掺锰钛酸锶钡陶瓷的居里温度为室温附近,获得适用于实际电卡制冷器件接近室温区间的使用温度;其次,掺杂锰离子进一步改善了掺锰钛酸锶钡陶瓷的介电性能,极化性能以及电卡效应,能获得更高的电卡响应;锶离子和锰离子的共掺杂让掺锰钛酸锶钡陶瓷展现出弛豫型铁电体特征,扩宽陶瓷材料的工作温度区间,提高材料性能的温度稳定性。本发明掺锰钛酸锶钡陶瓷适用温度范围宽,温变高且电卡效应高,解决了钛酸钡的电卡响应的温度范围较窄以及工作温度远高于室温的问题,为电卡制冷器件提供了一种环境友好的极有前景的电卡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6348754B
公开(公告)日:2019-08-27
申请号:CN201610696265.9
申请日:2016-08-18
Applicant: 广东工业大学
IPC: C04B35/49 , C04B35/622 , C04B35/634 , C04B35/632 , H01L3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锆钛酸钡陶瓷厚膜及其制备方法。所述BaZrxTi(1‑x)O3陶瓷厚膜,其中x=0.05~0.30,所述陶瓷厚膜的厚度为5~50μm。采用流延法按所需锆钛酸钡化学计量比,以碳酸钡、二氧化钛和二氧化锆经过常压空气烧结工艺制成厚度为5~50μm的锆钛酸钡陶瓷膜。本发明的方法简便,制作成本低,周期短,易于工业流程化生产。可制备多层陶瓷器件所需的各单层厚膜,广泛应用于传感器、固态制冷以及储能器件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6348754A
公开(公告)日:2017-01-25
申请号:CN201610696265.9
申请日:2016-08-18
Applicant: 广东工业大学
IPC: C04B35/49 , C04B35/622 , C04B35/634 , C04B35/632 , H01L3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锆钛酸钡陶瓷厚膜及其制备方法。所述BaZrxTi(1-x)O3陶瓷厚膜,其中x=0.05~0.30,所述陶瓷厚膜的厚度为5~50μm。采用流延法按所需锆钛酸钡化学计量比,以碳酸钡、二氧化钛和二氧化锆经过常压空气烧结工艺制成厚度为5~50μm的锆钛酸钡陶瓷膜。本发明的方法简便,制作成本低,周期短,易于工业流程化生产。可制备多层陶瓷器件所需的各单层厚膜,广泛应用于传感器、固态制冷以及储能器件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9241229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136050.2
申请日:2024-08-19
Applicant: 广东工业大学
IPC: C04B35/475 , C04B35/622 , H01G4/1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陶瓷技术领域,公开一种高储能的钛酸铋钠基无铅弛豫型铁电体陶瓷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铁电体陶瓷的化学式为(1‑x)(0.7Na0.5Bi0.5TiO3‑0.3Sr0.7Bi0.2TiO3)‑xBi(Mg0.5Zr0.5)O3,其中,0
-
公开(公告)号:CN108929112B
公开(公告)日:2021-08-13
申请号:CN201811108192.2
申请日:2018-09-21
Applicant: 广东工业大学
IPC: C04B35/491 , C04B35/622 , C04B35/626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掺锡的锆钛酸铅镧厚膜陶瓷及其制备和应用,属于储能陶瓷材料技术领域。该掺锡的锆钛酸铅镧厚膜陶瓷,化学成分符合化学通式Pb0.94La0.06(Zr0.95~xSnxTi0.05)0.985O3,其中,0.05≦x≦0.15。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按比例称取各原料,混合、球磨、烘干、过筛、煅烧,得到烧结产物;(2)将烧结产物经高能球磨、烘干和过筛得到细小粉体;(3)将细小粉体分别于分散剂和溶剂混合、滚磨,加入粘结剂滚磨,再加入分散剂、粘结剂、溶剂和塑化剂,滚磨得到流延浆料;(4)将流延浆料流延,得到厚膜生坯,烧结,即得。该掺锡的锆钛酸铅镧陶瓷厚膜能够承受400kv/cm的电场强度,明显提高陶瓷厚膜的储能密度和储能效率,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