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720945B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111160672.5
申请日:2021-09-30
Applicant: 广东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尿液的处理及检测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基于QuEChRS方法的快速检验尿液中有机磷酸酯阻燃剂及其代谢物的检测方法,该尿液中有机磷酸酯阻燃剂及其代谢物的检测具体操作步骤如下:(a)将冷冻保存的尿液解冻,并取适量于玻璃离心管中,加酶过夜酶解;(b)向步骤(a)的尿液中加入萃取液涡旋混匀,制备得到初步混合液;本发明提出的有机磷酸酯阻燃剂及其代谢物的检测方法能够同时对13种有机磷酸酯阻燃剂及其代谢物进行快速高效地检测,检测速度快,自动化程度高,响应灵敏,该检测方法基本上能在4小时内制得16个待测样品,并且能在5分钟内利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同时检测13种有机磷酸酯及其代谢物。
-
公开(公告)号:CN115954098A
公开(公告)日:2023-04-11
申请号:CN202211191227.X
申请日:2022-09-28
Applicant: 广东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面向PM2.5中重金属铅的心血管健康风险评估方法,基于检测得到的重金属铅的含量,通过样品间的相关性分析判断大气PM2.5颗粒物中的重金属铅进入人体的途径,若确定通过呼吸道吸入进入人体,则建立动物模型进行相对生物有效性分析,对经呼吸道吸入途径进入人体的心血管健康风险进行计算,若确定通过消化道摄入及皮肤接触进入人体,则经过对应的生物有效性分析或按照USEPA提供的健康风险方法进行评估。本发明将PM2.5颗粒物中的重金属铅在生物体内的有效性和心血管损伤评估相结合,从重金属形态和暴露途径的贡献度两个方面降低对健康风险模型的不确定性,为PM2.5中重金属污染相关的标准和法规提供了科学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3384568A
公开(公告)日:2021-09-14
申请号:CN202110625319.3
申请日:2021-06-04
Applicant: 广东工业大学
IPC: A61K31/202 , A61K31/201 , A61K31/122 , A61K31/185 , A61P9/00 , A61P9/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药物技术领域,公开了预防和/或修复大气污染导致的心脏损伤的联合用药物。该联合用药物包含A组分和B组分,所述A组分包含以下成分:牛磺酸和辅酶Q10;所述B组分包含以下成分:α‑亚麻酸、亚油酸、二十碳五烯酸、二十二碳六烯酸。该联合用药物能够有效改善PM2.5暴露对心率影响;在PM2.5的暴露过程中可以抑制活性氧、炎症因子的升高;对PM2.5导致的心率衰竭存在一定的抑制作用;有效改善因PM2.5导致的心肌细胞形态异常,抑制胶原蛋白沉积,减轻纤维化程度,减小因PM2.5暴露而导致的心力衰竭疾病的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9385108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568545.2
申请日:2024-11-05
Applicant: 广东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环境与人类健康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PM2.5载带非水溶性颗粒的肺泡内微反应体系及其相对生物有效性的评估模型。该肺泡内微反应体系通过建立非水溶性PM2.5‑M的生物积累和相对生物有效性模型,经肺表面活性剂提取、PM2.5‑M孵育及提取吸附M的吸附物质,筛选吸附层脂质和蛋白组、微反应体系模型组装等程序构建,揭示了非水溶性PM2.5‑M颗粒在肺泡中的积累和吸收特征;通过脂质组学和蛋白组学分析,明晰了肺泡中非水溶性PM2.5‑M与肺泡液构成的降解转化微反应体系,并基于微反应体系首次构建了非水溶性PM2.5‑M呼吸暴露后的肺泡转化率计算模型和肺泡中非水溶性PM2.5‑M生物有效性的评估模型。
-
公开(公告)号:CN118222829A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410174259.1
申请日:2024-02-07
Applicant: 广东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有价金属回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从废旧三元锂电池提锂渣中回收镍钴和锰的方法;本申请提供的从提锂渣中回收镍钴和锰的方法通过氯化焙烧将锰元素转化为水溶性的锰盐,然后通过简单的水浸泡即可将含锰组分和含镍钴组分分离,随后通过沉淀法和高温除杂法,即可回收得到锰和镍钴,回收过程简单,不需要复杂的有机萃取、分步沉淀等步骤;同时本申请还通过对氯化焙烧过程中温度和原料质量比的控制优化了锰和镍钴的回收率,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回收镍钴锰的过程复杂、消耗了较多的有机溶剂和酸性溶剂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130318A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410086692.X
申请日:2024-01-22
Applicant: 广东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体外皮肤模型、模型培养和透皮扩散实验装置及方法,其中,体外皮肤模型含有的皮肤酶可模拟人体皮肤的生理结构和功能,能够更好地反映新污染物经皮吸收和代谢的特性。通过具体需要,对接受室、供给室以及加液室进行相应的拆接操作,模型培养和透皮扩散实验装置不仅可用于培养体外皮肤模型,还可用于对培养得到的体外皮肤模型进行透皮扩散实验。供给室、接受室以及加液室组装连接为一个整体后,培养体外皮肤模型的培养腔和进行透皮扩散实验的地方处于同一个空间内,体外皮肤模型培养结束后将模型培养和透皮扩散实验装置倒置即可进行透皮扩散实验,不仅快捷方便,还能避免体外皮肤模型发生分解、破碎的情况,从而大大提高实验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13384568B
公开(公告)日:2022-11-15
申请号:CN202110625319.3
申请日:2021-06-04
Applicant: 广东工业大学
IPC: A61K31/202 , A61K31/201 , A61K31/122 , A61K31/185 , A61P9/00 , A61P9/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药物技术领域,公开了预防和/或修复大气污染导致的心脏损伤的联合用药物。该联合用药物包含A组分和B组分,所述A组分包含以下成分:牛磺酸和辅酶Q10;所述B组分包含以下成分:α‑亚麻酸、亚油酸、二十碳五烯酸、二十二碳六烯酸。该联合用药物能够有效改善PM2.5暴露对心率影响;在PM2.5的暴露过程中可以抑制活性氧、炎症因子的升高;对PM2.5导致的心率衰竭存在一定的抑制作用;有效改善因PM2.5导致的心肌细胞形态异常,抑制胶原蛋白沉积,减轻纤维化程度,减小因PM2.5暴露而导致的心力衰竭疾病的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3720945A
公开(公告)日:2021-11-30
申请号:CN202111160672.5
申请日:2021-09-30
Applicant: 广东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尿液的处理及检测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基于QuEChRS方法的快速检验尿液中有机磷酸酯阻燃剂及其代谢物的检测方法,该尿液中有机磷酸酯阻燃剂及其代谢物的检测具体操作步骤如下:(a)将冷冻保存的尿液解冻,并取适量于玻璃离心管中,加酶过夜酶解;(b)向步骤(a)的尿液中加入萃取液涡旋混匀,制备得到初步混合液;本发明提出的有机磷酸酯阻燃剂及其代谢物的检测方法能够同时对13种有机磷酸酯阻燃剂及其代谢物进行快速高效地检测,检测速度快,自动化程度高,响应灵敏,该检测方法基本上能在4小时内制得16个待测样品,并且能在5分钟内利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同时检测13种有机磷酸酯及其代谢物。
-
公开(公告)号:CN119418934A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1583968.1
申请日:2024-11-07
Applicant: 广东工业大学
IPC: G16H50/30 , G01N15/06 , G01N23/20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风险评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大气PM2.5载带重金属颗粒对人体健康风险评估方法。该方法通过大气PM2.5‑M环境检测、建立PM2.5‑M生物可及性指标和建立PM2.5‑M相对生物有效性指标,考虑结合了PM2.5‑M环境含量、金属类型、化合物种类等参数的生物可见性和相对生物有效性指标,以此改进和建立了针对PM2.5‑M特性的非致癌风险商风险评估模型,对于大气PM2.5载带的非水溶性、难水溶性、可水溶性重金属颗粒物均可以进行风险评估。
-
公开(公告)号:CN115959718A
公开(公告)日:2023-04-14
申请号:CN202211727016.3
申请日:2022-12-30
Applicant: 广东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废旧锂电池回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从废旧三元锂电池提锂渣中回收碳酸盐前驱体的制备方法;本申请提供的提锂渣中回收碳酸盐前驱体的方法为以碳酸钠为沉淀剂的共沉淀法,与使用多种沉淀剂或有机萃取剂进行分步沉淀、回收相比,回收工艺简单,效率高,并且,能保证碳酸盐前驱体中Ni、Co、Mn金属元素价态的均一性,从而解决现有技术中三元锂电池正极材料提锂渣中金属镍、钴、氧化锰的回收方法工艺复杂,回收效率不高的技术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