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384568B
公开(公告)日:2022-11-15
申请号:CN202110625319.3
申请日:2021-06-04
Applicant: 广东工业大学
IPC: A61K31/202 , A61K31/201 , A61K31/122 , A61K31/185 , A61P9/00 , A61P9/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药物技术领域,公开了预防和/或修复大气污染导致的心脏损伤的联合用药物。该联合用药物包含A组分和B组分,所述A组分包含以下成分:牛磺酸和辅酶Q10;所述B组分包含以下成分:α‑亚麻酸、亚油酸、二十碳五烯酸、二十二碳六烯酸。该联合用药物能够有效改善PM2.5暴露对心率影响;在PM2.5的暴露过程中可以抑制活性氧、炎症因子的升高;对PM2.5导致的心率衰竭存在一定的抑制作用;有效改善因PM2.5导致的心肌细胞形态异常,抑制胶原蛋白沉积,减轻纤维化程度,减小因PM2.5暴露而导致的心力衰竭疾病的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9418934A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1583968.1
申请日:2024-11-07
Applicant: 广东工业大学
IPC: G16H50/30 , G01N15/06 , G01N23/20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风险评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大气PM2.5载带重金属颗粒对人体健康风险评估方法。该方法通过大气PM2.5‑M环境检测、建立PM2.5‑M生物可及性指标和建立PM2.5‑M相对生物有效性指标,考虑结合了PM2.5‑M环境含量、金属类型、化合物种类等参数的生物可见性和相对生物有效性指标,以此改进和建立了针对PM2.5‑M特性的非致癌风险商风险评估模型,对于大气PM2.5载带的非水溶性、难水溶性、可水溶性重金属颗粒物均可以进行风险评估。
-
公开(公告)号:CN115954098A
公开(公告)日:2023-04-11
申请号:CN202211191227.X
申请日:2022-09-28
Applicant: 广东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面向PM2.5中重金属铅的心血管健康风险评估方法,基于检测得到的重金属铅的含量,通过样品间的相关性分析判断大气PM2.5颗粒物中的重金属铅进入人体的途径,若确定通过呼吸道吸入进入人体,则建立动物模型进行相对生物有效性分析,对经呼吸道吸入途径进入人体的心血管健康风险进行计算,若确定通过消化道摄入及皮肤接触进入人体,则经过对应的生物有效性分析或按照USEPA提供的健康风险方法进行评估。本发明将PM2.5颗粒物中的重金属铅在生物体内的有效性和心血管损伤评估相结合,从重金属形态和暴露途径的贡献度两个方面降低对健康风险模型的不确定性,为PM2.5中重金属污染相关的标准和法规提供了科学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3384568A
公开(公告)日:2021-09-14
申请号:CN202110625319.3
申请日:2021-06-04
Applicant: 广东工业大学
IPC: A61K31/202 , A61K31/201 , A61K31/122 , A61K31/185 , A61P9/00 , A61P9/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药物技术领域,公开了预防和/或修复大气污染导致的心脏损伤的联合用药物。该联合用药物包含A组分和B组分,所述A组分包含以下成分:牛磺酸和辅酶Q10;所述B组分包含以下成分:α‑亚麻酸、亚油酸、二十碳五烯酸、二十二碳六烯酸。该联合用药物能够有效改善PM2.5暴露对心率影响;在PM2.5的暴露过程中可以抑制活性氧、炎症因子的升高;对PM2.5导致的心率衰竭存在一定的抑制作用;有效改善因PM2.5导致的心肌细胞形态异常,抑制胶原蛋白沉积,减轻纤维化程度,减小因PM2.5暴露而导致的心力衰竭疾病的风险。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