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057715B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210684083.5
申请日:2022-06-17
Applicant: 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 , 岭东核电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碳化硅包壳连接材料、碳化硅陶瓷连接件及其制作方法和应用。所述碳化硅包壳连接材料的组成包括碳化钛、碳化锆、碳化铪、碳化钒、碳化铌、碳化钽、碳化铬、碳化钼和碳化钨中的至少五种。上述碳化硅包壳连接材料通过选择特定碳化物中的五种以上进行复配,能够用于碳化硅陶瓷材料之间的连接,且连接处的残余应力小,同时具有良好的抗高温和抗腐蚀性能,在室温和高温条件下均具有较高的剪切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512865A
公开(公告)日:2022-12-23
申请号:CN202211135114.8
申请日:2022-09-19
Applicant: 岭东核电有限公司 , 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IPC: G21C21/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碳化硅复合材料连接装置,用于连接包壳管和两个端塞,包壳管沿其轴线方向的相对两端分别开设有安装孔,各安装孔用于安装一端塞,碳化硅复合材料连接装置包括:装置本体,装置本体具有第一容纳腔,第一容纳腔用于容纳具有预设压力的气体,且包壳管和其中一个连接于包壳管的端塞可伸入第一容纳腔;以及加热结构,加热结构设于装置本体上,用于对包壳管和端塞的连接处进行加热。上述碳化硅复合材料连接装置,通过在第一容纳腔内充入预设压力的气体,并对伸入第一容纳腔内的包壳管和端塞的连接处进行加热,使连接材料在气体氛围和加热的条件下固化并形成连接层,从而实现由碳化硅复合材料制成的包壳管和端塞的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15083629A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2210482526.2
申请日:2022-05-05
Applicant: 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 , 岭东核电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化硅纤维复合包壳及燃料组件,碳化硅纤维复合包壳包括金属管体以及复合在所述金属管体上的碳化硅纤维复合层;所述金属管体的外表面上分布有凸起结构,所述凸起结构嵌入所述碳化硅纤维复合层中,将所述碳化硅纤维复合层锁定在所述金属管体上。本发明的碳化硅纤维复合包壳,在金属管体上设置凸起结构,凸起结构通过嵌入碳化硅纤维复合层中对其进行锁定,提高碳化硅纤维复合层在包壳上的稳定性,进而提升碳化硅纤维复合包壳整体结构的稳定性,还有助于提高碳化硅纤维复合包壳的热导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570832B
公开(公告)日:2021-12-14
申请号:CN202011262850.0
申请日:2020-11-12
Applicant: 岭东核电有限公司 , 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化硅包壳及其钎焊连接方法,碳化硅包壳的钎焊连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采用Al和Si作为连接材料,将连接材料设置在相适配的包壳管和端塞之间,形成具有Al/Si/Al三层结构的中间连接材料,与所述包壳管和端塞形成待连接组件;S2、将待连接组件置于真空或惰性气氛下进行钎焊连接,所述中间连接材料形成连接层,将所述包壳管和端塞连接为一体。本发明的碳化硅包壳的钎焊连接方法,基于钎焊连接方法,采用Al和Si作为连接材料,在包壳管和端塞之间形成具有Al/Si/Al三层结构的连接层,实现SiC包壳的高强、可靠连接,使其具有良好的抗高温性能以及抗水热腐蚀性能,从而满足核应用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3402289A
公开(公告)日:2021-09-17
申请号:CN202110502358.4
申请日:2021-05-08
Applicant: 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 , 岭东核电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化硅包壳感应加热连接方法及碳化硅包壳,碳化硅包壳感应加热连接方法包括:S1、将连接材料和分散剂加入有机溶剂,经超声分散后形成混合浆料;S2、将混合浆料均匀涂抹在SiC端塞和/或SiC包壳管的连接面上,将SiC端塞和SiC包壳管以连接面相对配合形成连接结构;S3、在保护气氛下,将连接结构进行固化,混合浆料固化形成连接层;S4、将连接结构置于感应加热设备上进行感应加热,使连接层致密化,将SiC端塞与SiC包壳管致密连接,形成SiC包壳。本发明采用感应加热的方式实现端塞和包壳管的快速连接,极大地节省工作时间,提高连接效率;感应加热无需对高纯、不导电的SiC包壳管和端塞进行导电化处理,实现连接层单独加热,可靠性高。
-
公开(公告)号:CN113185315A
公开(公告)日:2021-07-30
申请号:CN202110335888.4
申请日:2021-03-29
Applicant: 岭东核电有限公司 , 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用碳化硅包壳快速连接方法、SiC包壳及其应用,连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制备连接浆料;S2、将连接浆料均匀涂抹在SiC端塞和/或SiC包壳管的连接面上,将SiC端塞和SiC包壳管以连接面相对配合形成连接结构;S3、在保护气氛下,将连接结构升温至100℃~300℃,保温0.1‑4h进行固化,SiC端塞和SiC包壳管之间的连接浆料固化形成连接层;S4、对固化后的连接结构进行电阻焊处理,使连接层致密化,将SiC端塞与SiC包壳管致密连接,形成SiC包壳。本发明的核用碳化硅包壳快速连接方法,采用电阻焊技术实现端塞和包壳管的快速连接,极大地节省了工作时间,提高连接效率;电阻焊连接的热影响区较小,不会对包壳内部的核燃料造成影响,提高了包壳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446610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549445.5
申请日:2024-10-31
Applicant: 岭东核电有限公司 , 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层包壳核燃料棒及其制备方法,制备方法包括:S1、将一端封闭的金属包壳装入一端封闭的SiC复合包壳管内,并使金属包壳的外表面与SiC复合包壳管的内表面紧密配合;S2、将核燃料芯块和第一压紧弹簧装入金属包壳内;S3、将金属端塞密封连接在金属包壳的开放端,形成金属燃料棒;S4、将第二压紧弹簧和隔热块装入SiC复合包壳管中,抵接金属燃料棒;S5、将SiC端塞配合密封在SiC复合包壳管的开放端。本发明的双层包壳核燃料棒具有耐腐蚀性能和高气密性特点,能有效抵抗正常运行工况和事故工况下的水热腐蚀环境,同时有效降低裂变气体释放风险;燃料棒整体可靠性高。
-
公开(公告)号:CN117285358A
公开(公告)日:2023-12-26
申请号:CN202311081654.7
申请日:2023-08-25
Applicant: 岭东核电有限公司 , 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C04B35/573 , C04B35/577 , C04B35/80 , C04B35/81 , C04B35/622 , C04B35/628 , G21C3/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化硅复合包壳及其制备方法,制备方法包括:S1、提供碳化硅浆料;S2、将碳化硅连续长纤维通过所述碳化硅浆料,使所述碳化硅连续长纤维浸渍有碳化硅浆料;S3、将所述碳化硅连续长纤维在内衬管表面进行编织,形成碳化硅纤维编织层;S4、通过化学气相渗透法对所述碳化硅纤维编织层以及所述碳化硅纤维编织层与所述内衬管之间的界面层进行增密处理。本发明的碳化硅复合包壳的制备方法,以浸渍有碳化硅浆料的碳化硅纤维编织层复合在内衬管外表面,再进行增密处理,降低纤维束内和束间的孔洞缺陷,提高致密度,调控纤维与内衬管之间界面,改善碳化硅纤维编织层的韧性,获得具有高强度、高热导、高致密的碳化硅复合包壳。
-
公开(公告)号:CN115057715A
公开(公告)日:2022-09-16
申请号:CN202210684083.5
申请日:2022-06-17
Applicant: 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 , 岭东核电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碳化硅包壳连接材料、碳化硅陶瓷连接件及其制作方法和应用。所述碳化硅包壳连接材料的组成包括碳化钛、碳化锆、碳化铪、碳化钒、碳化铌、碳化钽、碳化铬、碳化钼和碳化钨中的至少五种。上述碳化硅包壳连接材料通过选择特定碳化物中的五种以上进行复配,能够用于碳化硅陶瓷材料之间的连接,且连接处的残余应力小,同时具有良好的抗高温和抗腐蚀性能,在室温和高温条件下均具有较高的剪切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12608164B
公开(公告)日:2021-08-27
申请号:CN202011265156.4
申请日:2020-11-12
Applicant: 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 , 岭东核电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连接钎料及其制备方法、碳化硅包壳连接方法,连接钎料包括原料如下:前驱体、玻璃粉体以及有机溶剂;所述前驱体和玻璃粉体的质量比为90~98:2~10。本发明的连接钎料,用于碳化硅包壳连接,其中的玻璃粉体形成的玻璃添加相与碳化硅的润湿性好,连接强度高;玻璃粉体比例可调,使得玻璃添加相的热膨胀系数可调,连接后接头的应力可控;能够实现较厚的致密连接层,有利于工程装配且气密性较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