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083629A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2210482526.2
申请日:2022-05-05
Applicant: 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 , 岭东核电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化硅纤维复合包壳及燃料组件,碳化硅纤维复合包壳包括金属管体以及复合在所述金属管体上的碳化硅纤维复合层;所述金属管体的外表面上分布有凸起结构,所述凸起结构嵌入所述碳化硅纤维复合层中,将所述碳化硅纤维复合层锁定在所述金属管体上。本发明的碳化硅纤维复合包壳,在金属管体上设置凸起结构,凸起结构通过嵌入碳化硅纤维复合层中对其进行锁定,提高碳化硅纤维复合层在包壳上的稳定性,进而提升碳化硅纤维复合包壳整体结构的稳定性,还有助于提高碳化硅纤维复合包壳的热导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402289A
公开(公告)日:2021-09-17
申请号:CN202110502358.4
申请日:2021-05-08
Applicant: 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 , 岭东核电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化硅包壳感应加热连接方法及碳化硅包壳,碳化硅包壳感应加热连接方法包括:S1、将连接材料和分散剂加入有机溶剂,经超声分散后形成混合浆料;S2、将混合浆料均匀涂抹在SiC端塞和/或SiC包壳管的连接面上,将SiC端塞和SiC包壳管以连接面相对配合形成连接结构;S3、在保护气氛下,将连接结构进行固化,混合浆料固化形成连接层;S4、将连接结构置于感应加热设备上进行感应加热,使连接层致密化,将SiC端塞与SiC包壳管致密连接,形成SiC包壳。本发明采用感应加热的方式实现端塞和包壳管的快速连接,极大地节省工作时间,提高连接效率;感应加热无需对高纯、不导电的SiC包壳管和端塞进行导电化处理,实现连接层单独加热,可靠性高。
-
公开(公告)号:CN109461509A
公开(公告)日:2019-03-12
申请号:CN201811152057.8
申请日:2018-09-29
Applicant: 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 , 广东核电合营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惰性基体弥散燃料芯块及其制备方法,制备方法包括:S1、预制无燃料区:将SiC混合粉末分别压制成圆筒体和圆片并进行无压烧结;S2、预制燃料区:将具有SiC包覆层的TRISO颗粒压制成圆柱体;S3、将圆柱体装入圆筒体内,在圆筒体的相对两端分别放置圆片,放电等离子体烧结,制得惰性基体弥散燃料芯块;圆柱体形成惰性基体弥散燃料芯块的燃料区,圆筒体和圆片形成惰性基体弥散燃料芯块的无燃料区。本发明的制备方法,预制无燃料区,将无燃料区的密度控制与燃料区压制后的密度接近,减小烧结后芯块中燃料区密度和无燃料区的密度差异,改善燃料区TRISO颗粒外围轮廓结构,扩大燃料区,提高芯块整体的TRISO体积含量,进一步提高惰性基燃料的综合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8831575A
公开(公告)日:2018-11-16
申请号:CN201810521301.7
申请日:2018-05-28
Applicant: 广东核电合营有限公司 , 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IPC: G21C21/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连续相结构的燃料芯块及其制备方法,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UO2颗粒进行球化处理;S2、往球化处理后的UO2颗粒加入添加剂粉末,滚动混合,使所述添加剂粉末均匀包覆在所述UO2颗粒表面;S3、将混合后的UO2颗粒和添加剂粉末进行放电等离子体烧结,添加剂粉末形成分布在UO2颗粒之间的连续网状热导通道,从而制得具连续相结构的燃料芯块。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中,先将添加剂粉末包覆到球化的UO2颗粒表面再进行放电等离子体烧结,可使燃料芯块内部形成连续的网状相结构,减小制备难度,进而提高燃料芯块热导率及综合性能,缩短烧结时间,提升烧结速率。
-
公开(公告)号:CN108182979A
公开(公告)日:2018-06-19
申请号:CN201711341056.3
申请日:2017-12-14
Applicant: 广东核电合营有限公司 , 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掺杂碳化硼的燃料芯块及其制造方法,制造方法包括:S1、根据质量百分比称取第一配方和第二配方各原料;S2、分别将第一配方和第二配方的原料与乙醇混合后,加入聚乙烯亚胺,球磨混合均匀,分别形成第一混料和第二混料;S3、取5-20%的第一混料均匀混合在乙醇中形成浆料,将浆料喷洒在滚动的TRISO颗粒表面,烘干形成待压粉料;S4、将第二混料模压形成为管体素坯;S5、预先将待压粉料压制形成内核素坯,将内核素坯装配到管体素坯中,致密化烧结,制得掺杂碳化硼的燃料芯块;或者,将待压粉料置于管体素坯中,模压形成配合在管体素坯中的内核素坯,致密化烧结,制得掺杂碳化硼的燃料芯块。本发明提高燃料芯块中子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07967950A
公开(公告)日:2018-04-27
申请号:CN201711059022.5
申请日:2017-11-01
Applicant: 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IPC: G21C3/62 , G21C21/10 , C04B35/622 , C04B35/56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料芯块的制造方法以及燃料芯块,燃料芯块的制造方法包括:S1、根据质量百分比称取以下各原料:氧化钇0-8%、氧化铝0-10%、氧化硅0-8%、碳化锆5-80%,余量为碳化硅;S2、将原料与乙醇混合后,加入聚乙烯亚胺,球磨混合均匀,形成混料;S3、取5-20%的混料均匀混合在乙醇中形成浆料,将浆料喷洒在滚动的TRISO颗粒表面,烘干形成待压粉料;S4、将待压粉料压制形成内核素坯;S5、取步骤S2中剩余的混料,压制形成为管体素坯;S6、将内核素坯装配到管体素坯中,压制,致密化烧结,制得燃料芯块。本发明采用SiC/ZrC复合材料作为燃料芯块的基体,提高燃料芯块的高温稳定性;利用ZrC可溶于强酸、强碱的特性,降低乏燃料芯块后处理难度,有利于燃料芯块循环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09461509B
公开(公告)日:2020-11-10
申请号:CN201811152057.8
申请日:2018-09-29
Applicant: 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 , 广东核电合营有限公司 ,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材料研究所 , 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惰性基体弥散燃料芯块及其制备方法,制备方法包括:S1、预制无燃料区:将SiC混合粉末分别压制成圆筒体和圆片并进行无压烧结;S2、预制燃料区:将具有SiC包覆层的TRISO颗粒压制成圆柱体;S3、将圆柱体装入圆筒体内,在圆筒体的相对两端分别放置圆片,放电等离子体烧结,制得惰性基体弥散燃料芯块;圆柱体形成惰性基体弥散燃料芯块的燃料区,圆筒体和圆片形成惰性基体弥散燃料芯块的无燃料区。本发明的制备方法,预制无燃料区,将无燃料区的密度控制与燃料区压制后的密度接近,减小烧结后芯块中燃料区密度和无燃料区的密度差异,改善燃料区TRISO颗粒外围轮廓结构,扩大燃料区,提高芯块整体的TRISO体积含量,进一步提高惰性基燃料的综合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8147828A
公开(公告)日:2018-06-12
申请号:CN201711331471.0
申请日:2017-12-13
Applicant: 广东核电合营有限公司 , 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4B35/80 , C04B35/56 , C04B35/622 , G21C3/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MAX相陶瓷管材及其制备方法、核燃料包壳管,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称取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5%-15%的粘结剂、5%-15%的塑化剂以及2%-15%纤维增韧相;将原料加入去离子水中,配制成悬浊液;S2、将所述悬浊液加入MAX相纳米粉末中,制成固含量为60%-90%的浆料;S3、采用挤出成型方法将所述浆料制成MAX相陶瓷管坯;S4、将所述MAX相陶瓷管坯进行无压烧结,制得MAX相陶瓷管材。本发明的MAX相陶瓷管材适用于事故容错核燃料包壳,极大地提高了核反应堆在严重事故工况下维持核燃料组件结构与功能完整性的抗事故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6222577A
公开(公告)日:2016-12-14
申请号:CN201610723462.5
申请日:2016-08-25
Applicant: 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2C38/28 , C22C33/04 , C22C38/005 , C22C38/02 , C22C38/06 , C22C38/22 , C22C38/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不锈钢合金及其制备方法、燃料组件的不锈钢包壳,不锈钢合金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成分:铬8%~18%、铝4%~8%、铌0.1%~1%、钼0.1%~4%、钛0.1%~2%、硅0.01%~2%、锆0.1%~2%、钨0.05%~2%、钇0.005%~1%,余量为Fe。本发明通过Cr、Nb、Mo等微量元素的协同作用,降低Cr含量,抑制了脆性相的产生,改善了不锈钢合金的机械加工性能,提高了不锈钢合金的耐腐蚀性能、高温力学性能以及延伸率;通过对其中杂质成分碳、氮的含量限定,提高了固溶体中的有效Cr含量,而且形成的碳化物和氮化物有助于晶粒细化,提高制得的管材的强度和塑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147828B
公开(公告)日:2021-08-27
申请号:CN201711331471.0
申请日:2017-12-13
Applicant: 广东核电合营有限公司 , 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4B35/80 , C04B35/56 , C04B35/622 , G21C3/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MAX相陶瓷管材及其制备方法、核燃料包壳管,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称取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5%‑15%的粘结剂、5%‑15%的塑化剂以及2%‑15%纤维增韧相;将原料加入去离子水中,配制成悬浊液;S2、将所述悬浊液加入MAX相纳米粉末中,制成固含量为60%‑90%的浆料;S3、采用挤出成型方法将所述浆料制成MAX相陶瓷管坯;S4、将所述MAX相陶瓷管坯进行无压烧结,制得MAX相陶瓷管材。本发明的MAX相陶瓷管材适用于事故容错核燃料包壳,极大地提高了核反应堆在严重事故工况下维持核燃料组件结构与功能完整性的抗事故能力。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