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311059A
公开(公告)日:2025-01-14
申请号:CN202411385640.9
申请日:2024-09-30
Applicant: 五凌电力有限公司 , 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有限公司
IPC: G05D27/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光伏发电相关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基于农光互补场景下的智能种植大棚及其调控方法,其技术方案为:获取太阳能光伏板实际功率和大棚内的光照度信息;将太阳能光伏板实际功率和大棚内的光照度信息和对应的配置信息,结合预设的判据进行比较;以太阳能光伏板发电功率和农作物产量品质总收益最大化为目标,根据比较的结果控制移动机构在对应的轨道上移动,改变太阳能光伏板的位置,从而调节太阳能光伏板和种植大棚内农作物之间的太阳光分布量。利用太阳能光伏产生的电能,根据植物栽培的条件,控制植物生长,实现了太阳能发电与农业生产的高效融合。
-
公开(公告)号:CN119276214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1335512.3
申请日:2024-09-24
Applicant: 五凌电力有限公司 , 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光热集成领域,提供了一种相变材料辐射空调太阳能光伏光热集成系统及方法。其中,相变材料辐射空调太阳能光伏光热集成系统包括:双层相变材料辐射板、太阳能光伏光热一体化系统及辐射空调系统;双层相变材料辐射板与辐射空调系统相连;日间供水在进入双层相变材料辐射板后先流经下层相变材料层,再流经上层相变材料层,最后流入换热器进行处理;夜间供水时,上层相变材料层及下层相变材料层之间的旁路截至阀关闭,供水流经下层相变材料层后直接流入换热器进行处理,经换热器处理后的回水再回到吸收式制冷机组,作为冷热源维持辐射空调系统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3902167B
公开(公告)日:2024-11-19
申请号:CN202111043053.8
申请日:2021-09-07
Applicant: 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有限公司
IPC: G06Q10/04 , G06Q10/0631 , G06Q50/06 , G06Q10/063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能源系统配置优化领域,提供了一种计及站房投资的综合智慧能源系统配置优化方法及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项目基础数据、设备数据和土建数据;基于能源站设备类型选择模型,并在各能源模型的运行约束及综合智慧能源系统内电、热和冷功率平衡约束下,得到综合智慧能源系统的设备选型、容量规划方案、各类型设备出力、能源站投资情况、污染物排放量和综合能效比;其中,能源站设备类型选择模型的目标函数为计及站房投资且以系统全生命周期总费用最低、年污染物排放量最小和综合能效比最高。
-
公开(公告)号:CN118069959A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311637170.6
申请日:2023-12-01
Applicant: 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碳排放技术领域,提供了基于动力学与结构方程耦合的区域碳排放预测方法及系统,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基于结构方程模型计算各调控路径的路径系数,根据路径系数大小得到影响识别造成区域碳排放的第一关键因素和关键调控路径;获取区域历史碳排放数据,构建区域碳排放系统动力学模型,所述模型包括多个子系统,对各子系统的影响因素进行敏感性分析,得到影响区域碳排放的第二关键因素;耦合第一关键因素、关键调控路径和第二关键因素,选取重合度大于设定阈值的关键因素作为预测变量;每个预测变量设置不同的情景方案,将所有的情景方案组合,比较每种组合下的碳排放量预测结果,基于符合条件的碳排放量预测结果对应的情景方案组合生成发展方案。其不仅体现了各部分存量、流量和辅助变量之间的反馈,同时注重了每项数据本身的有效性,有利于筛选出关键因素进行情景预测。
-
公开(公告)号:CN117869185A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311606629.6
申请日:2023-11-29
Applicant: 五凌电力有限公司 , 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能源供应及管理领域,提供了一种植物工厂能源供应系统及能源供应管理系统,其技术方案为:本发明将光伏光热发电、风力发电与液态空气储能发电相结合,日照充足时将光伏光热发电、风力发电产生的多余电力转化为液态空气储存,日照不足时再将利用液态空气发电对植物工厂进行供电,使能源都得到充分利用,提高了能源的利用效率,构成了植物工厂‑太阳能风能发电‑液态空气储能的综合系统;提出了利用融雪取水系统,通过利用多方热水融雪,保证了高寒地区植物工厂内及居住情况下的水资源供应;充分利用LED灯具余热,通过利用融雪生成的冷水吸收LED灯具余热,在降低植物工厂内空调负荷的同时,生成的热水也用于植物工厂内的保湿和灌溉。
-
公开(公告)号:CN117706408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311599238.6
申请日:2023-11-27
Applicant: 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有限公司
IPC: G01R31/396 , G01R31/385 , G01R19/165 , G01R31/5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池故障诊断领域,提供了一种基于偏度的串并联电池组故障诊断方法及系统。其中,基于偏度的串并联电池组故障诊断方法包括获取串并联电池模组中各个电池单体的电压序列以及各支路电流序列;计算不同时刻电池电压的中值和支路电流的中值,分别求取各电池电压、支路电流与相应中值的差值,分别记为电压差值和电流差值;利用引入滑动窗口和方波信号的偏度计算公式,得到不同时刻各电压差值的电压偏度值以及电流差值的电流偏度值;根据电压偏度值和电流偏度值分别与对应偏度阈值的比较结果,预测得到串并联电池组的故障类型及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17200269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1100848.7
申请日:2023-08-29
Applicant: 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发电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适用于新能源发电孤网制氢的储能配置方法及系统,包括:获取新能源场站典型出力曲线,计算得到全天平均发电量;基于全天平均发电量的最大值和最小值,配置碱性电解水制氢和质子交换膜电解水制氢的电解槽负载容量;利用典型出力曲线与全天平均发电量的最大差值,配置储能装置的额定功率;基于典型出力曲线与全天平均发电量,配置储能装置的额定容量;在新能源场站运行所述典型出力曲线时,基于所述全天平均发电量与所述碱性电解水制氢的电解槽负载容量的差值,对质子交换膜电解水制氢的电解槽运行容量进行调节。在保证孤网发电量全部利用的同时也兼顾了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805784A
公开(公告)日:2023-09-26
申请号:CN202310761363.6
申请日:2023-06-26
Applicant: 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有限公司 , 五凌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能源优化调度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考虑两级需求响应的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方法及系统。其中,考虑两级需求响应的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方法包括针对区域综合能源运营商和各类终端用户,分别对应构建以调度周期运营收益最大化为目标的区域综合能源运营优化模型以及以调度周期用能成本最小化为目标的用户需求响应优化模型;以外部电网电力需求响应邀约参数为输入,建立以综合能源运营商为领导者,各终端用户为跟随者的博弈模型,对博弈模型进行迭代求解,获得综合能源系统的最佳运行方案和两级需求响应的最优响应量。
-
公开(公告)号:CN115371195A
公开(公告)日:2022-11-22
申请号:CN202210831221.8
申请日:2022-07-15
Applicant: 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有限公司
IPC: F24F11/30 , F24F11/56 , F24F11/64 , F24F11/80 , F24F11/88 , H05B47/11 , H05B47/115 , H05B47/13 , H05B47/175 , H05B47/19 , F24F110/10 , F24F120/14
Abstract: 本公开属于物联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环控末端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包括:设备层,包括环控装置以及设置在所述环控装置上的采集单元、控制单元和执行单元,所述采集单元采集环控装置的状态信息,并将所采集到的状态信息传输到网关层;网关层,接收并处理所述设备层的状态信息,将处理后的状态信息数据传输到云平台;云平台,对所接收到的处理后的状态信息数据进行解析计算,得到反馈状态信息,将所得到的反馈状态信息通过网关层传输到设备层,基于设备层中的控制单元和执行单元进行环控装置的反馈调节。
-
公开(公告)号:CN114240034A
公开(公告)日:2022-03-25
申请号:CN202111320940.5
申请日:2021-11-09
Applicant: 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建筑内的末端设备用能调控方法及系统,包括:获取被测区域的环境状态信息、人员数量以及末端设备的运行状态和用能信息;根据被测区域的面积和人员数量对用能信息进行处理,得到不同末端设备运行状态下的单位面积能耗率和单人能耗率;根据末端设备当前运行状态下的环境状态信息、单位面积能耗率和单人能耗率,在满足用能需求的同时,得到节能策略;根据节能策略,对末端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调控。通过对多个末端设备的能源监测,实现对用能的自动且连续的调节,在保证活动区域内人员舒适性的前提下,减少末端用能浪费,实现对能源系统末端的管理。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