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LOF算法的碳排放因子确认模型构建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787764A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311548867.6

    申请日:2023-11-1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碳排放技术领域,提供了基于LOF算法的碳排放因子确认模型构建方法及系统。其中,基于LOF算法的碳排放因子确认模型构建方法包括提取产品生命周期各环节的特征要素,构建各环节特征要素数据集;从各环节特征要素数据集中调取一个领域内所有环节特征要素,计算当前领域内所有环节特征要素的局部异常因子,判断各个环节特征要素是否属于异常数据;如果某一环节特征要素在当前领域属于异常数据,判断该环节是否存在其他领域中,若是,则计算其他领域内所有环节特征要素的局部异常因子;如果该环节不属于任何领域,则新建该环节所属的领域;合并领域内所有环节特征要素,形成领域所属的特征要素数据集合,完成碳排放因子确认模型构建。

    一种区域综合能源系统站网协同分期扩展规划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5082256A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2210687828.3

    申请日:2022-06-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区域综合能源系统站网协同分期扩展规划方法及系统,包括:获取负荷点的多能负荷需求数据和能源站点的建设资源数据,并根据负荷点和能源站点间的可用能源网络路径,确定源荷最优加权路径,以形成能源网优化备选路径矩阵;对每个分期建设方案,以全生命周期成本最小为目标,以能源站点分期规划约束和输能网络分期规划约束为约束条件,构建区域综合能源系统站网协同规划模型,得到每个分期建设方案下的最优系统规划配置方案;以全生命周期成本最小的系统规划配置方案为最终系统规划配置方案。实现能源站点的选址、设备容量配置和输能网络布局,提升综合能源“源网荷储”一体化系统全局规划的整体经济性。

    一种综合能源系统规划鲁棒优化配置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5511164A

    公开(公告)日:2022-12-23

    申请号:CN202211138079.5

    申请日:2022-09-1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综合能源规划领域,提供了一种综合能源系统规划鲁棒优化配置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获取综合能源系统的资源条件与负荷需求参数,建立以项目内部收益率最大为优化目标的IES优化配置模型;建立风光出力与冷热电负荷需求参数的不确定集模型,基于IGDT结合IES优化配置模型,构建面向投资收益的IES鲁棒优化模型;简化IES鲁棒优化模型,求解最大不确定性波动半径和对应最恶劣场景的不确定场景参数;在不确定场景参数确定的条件下,求解投资收益最大化的优化配置方案;根据不同预期收益偏差计算形成IES优化配置方案集,采用模糊决策,选取最优方案。以最大化投资收益率为优化配置目标,并基于信息间隙决策,在达到预期收益的前提下,求解配置方案。

    一种相变材料辐射空调太阳能光伏光热集成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276214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1335512.3

    申请日:2024-09-2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光热集成领域,提供了一种相变材料辐射空调太阳能光伏光热集成系统及方法。其中,相变材料辐射空调太阳能光伏光热集成系统包括:双层相变材料辐射板、太阳能光伏光热一体化系统及辐射空调系统;双层相变材料辐射板与辐射空调系统相连;日间供水在进入双层相变材料辐射板后先流经下层相变材料层,再流经上层相变材料层,最后流入换热器进行处理;夜间供水时,上层相变材料层及下层相变材料层之间的旁路截至阀关闭,供水流经下层相变材料层后直接流入换热器进行处理,经换热器处理后的回水再回到吸收式制冷机组,作为冷热源维持辐射空调系统稳定运行。

    一种建筑内的末端设备用能调控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4240034A

    公开(公告)日:2022-03-25

    申请号:CN202111320940.5

    申请日:2021-11-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建筑内的末端设备用能调控方法及系统,包括:获取被测区域的环境状态信息、人员数量以及末端设备的运行状态和用能信息;根据被测区域的面积和人员数量对用能信息进行处理,得到不同末端设备运行状态下的单位面积能耗率和单人能耗率;根据末端设备当前运行状态下的环境状态信息、单位面积能耗率和单人能耗率,在满足用能需求的同时,得到节能策略;根据节能策略,对末端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调控。通过对多个末端设备的能源监测,实现对用能的自动且连续的调节,在保证活动区域内人员舒适性的前提下,减少末端用能浪费,实现对能源系统末端的管理。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