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867517A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410040796.7
申请日:2024-01-10
Applicant: 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光热发电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光热制氢和制氯耦合发电系统及其工作方法,包括若干集热场、设置于集热场之间的发电区以及设置于集热场之间的制氢和制氯区,且制氢和制氯区内设置相互连接的制氢电解槽和制氯电解槽;所述制氢电解槽,用于电解所述发电区产生的废水,产生氢气;所述制氯电解槽,用于电解所述制氢电解槽排出的废水,产生次氯酸钠;其中,所述制氢电解槽和所述制氯电解槽进行电解采用的电能来自于所述发电区,且所述发电区采用所述集热场吸收的热能进行发电。不仅提高了水资源利用效率、提高了土地利用率,而且降低了输电线路投资,避免了出现光热发电项目出现弃电现象。
-
公开(公告)号:CN114204602A
公开(公告)日:2022-03-18
申请号:CN202210008848.3
申请日:2022-01-05
Applicant: 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气象实时数据的风电制氢控制方法及系统,获取气象实时数据;根据气象实时数据,确定风场瞬时功率预测值;将风场瞬时功率预测值与电网瞬时需求功率预测值进行求差运算,形成差值预测曲线;根据设定时间范围内的差值预测曲线,得到设定时间范围内的平均功率差值;根据平均功率差值,调整不同情况下的储能装置和制氢装置的运行。通过气象大数据提前预测到的风力数据输入制氢控制系统,变功率控制,实时启停,解决风电制氢峰、谷、弃电无法投运、运行效率低、运行不安全等问题,提高制氢设备的利用率和制氢效率。同时采用电储能和制氢系统匹配设计,通过控制系统的协调手段,达到削峰平谷稳定运行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1805081B
公开(公告)日:2011-11-23
申请号:CN201010128582.3
申请日:2010-03-22
Applicant: 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水合一水的电站水处理系统。它具有减少占地面积,降低设备重置率,有效提高污水处理效率等优点。其结构为:它包括与控制系统和配电系统连接的地表水预处理系统及综合水泵系统、锅炉补给水处理系统及循环水加药系统、循环水排污水处理系统、中水深度处理系统、工业废水处理系统,锅炉补给水处理系统及循环水加药系统通过酸碱药品贮存系统与工业废水处理系统连接;锅炉补给水处理系统及循环水加药系统通过超滤、反渗透化学加药及清洗系统与循环水排污水处理系统连接;地表水预处理系统及综合水泵系统、循环水排污水处理系统、中水深度处理系统和工业废水处理系统通过絮凝加药系统与澄清池排泥浓缩及脱水系统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01805081A
公开(公告)日:2010-08-18
申请号:CN201010128582.3
申请日:2010-03-22
Applicant: 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水合一水的电站水处理系统。它具有减少占地面积,降低设备重置率,有效提高污水处理效率等优点。其结构为:它包括与控制系统和配电系统连接的地表水预处理系统及综合水泵系统、锅炉补给水处理系统及循环水加药系统、循环水排污水处理系统、中水深度处理系统、工业废水处理系统,锅炉补给水处理系统及循环水加药系统通过酸碱药品贮存系统与工业废水处理系统连接;锅炉补给水处理系统及循环水加药系统通过超滤、反渗透化学加药及清洗系统与循环水排污水处理系统连接;地表水预处理系统及综合水泵系统、循环水排污水处理系统、中水深度处理系统和工业废水处理系统通过絮凝加药系统与澄清池排泥浓缩及脱水系统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19100541A
公开(公告)日:2024-12-10
申请号:CN202411493930.5
申请日:2024-10-24
Applicant: 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陈晨 , 王爱玲 , 张纪兵 , 吕玉娟 , 丹少鹏 , 张良辰 , 于海濛 , 李玉丰 , 李金星 , 李鑫 , 王慧 , 陈高亮 , 刘建岷 , 李小华 , 吕艳红 , 王绍聪 , 李仕菊 , 陈士超 , 万鑫 , 刘英 , 张春霞 , 杨振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海水淡化领域,提供了一种热膜耦合海水淡化系统及海水耦合方法。其中,热膜耦合海水淡化系统包括闪蒸罐的输入端通入电厂来热水,输出端连接多效蒸馏蒸发器的第一输入端;多效蒸馏蒸发器的第二输入端通入一路海水,多效蒸馏蒸发器的输出端产生加热的海水并输送至多效蒸馏冷凝器,由多效蒸馏冷凝器冷凝后的产水进入纯水箱;过滤装置用于过滤另一路海水,并将过滤后的海水输送至海水反渗透系统;海水反渗透系统的部分海水反渗透产水输送至淡水反渗透系统;海水反渗透系统的另一部分海水反渗透产水及淡水反渗透系统的淡水反渗透产水均根据当前海水温度来确定其输出路径。
-
公开(公告)号:CN117833332A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311551100.9
申请日:2023-11-20
Applicant: 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能源孤网制氢储能合成氨系统配置方法及系统,确定涉及的新能源种类数量,并将各个新能源电功率与时间进行拟合,并将拟合结果耦合,确定制氢合成氨总量;考虑合成氨的运行特性,对总运行时间进行划分,确定相应的运行时间的合成氨容量;根据储氢储存的能量比例,合成氨容量及相应的运行时间,计算储氢、储能以及制氢容量,得到最终配置方案。本发明能够实现多种新能源耦合情况下,制氢储能合成氨系统的高效、准确配置。
-
公开(公告)号:CN114204602B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2210008848.3
申请日:2022-01-05
Applicant: 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气象实时数据的风电制氢控制方法及系统,获取气象实时数据;根据气象实时数据,确定风场瞬时功率预测值;将风场瞬时功率预测值与电网瞬时需求功率预测值进行求差运算,形成差值预测曲线;根据设定时间范围内的差值预测曲线,得到设定时间范围内的平均功率差值;根据平均功率差值,调整不同情况下的储能装置和制氢装置的运行。通过气象大数据提前预测到的风力数据输入制氢控制系统,变功率控制,实时启停,解决风电制氢峰、谷、弃电无法投运、运行效率低、运行不安全等问题,提高制氢设备的利用率和制氢效率。同时采用电储能和制氢系统匹配设计,通过控制系统的协调手段,达到削峰平谷稳定运行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9499829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666084.2
申请日:2024-11-20
Applicant: 长春绿动氢能科技有限公司 , 大安吉电绿氢能源有限公司 , 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张正习 , 高云柯 , 宋树林 , 李鑫 , 毕俊 , 赵志丹 , 郭春 , 宋玮 , 金名极 , 赵佰波 , 吕玉娟 , 吕艳红 , 陈晨 , 王慧 , 于海濛 , 张良辰 , 刘英 , 张春霞 , 张国辉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氢气干燥系统及干燥方法。该氢气无损干燥系统包括:至少两个干燥模块,用于对原料氢气进行干燥处理;原料氢气总进口管(H1),用于向至少两个干燥模块提供原料氢气;产品氢气总出口管(H9),用于输出经至少两个干燥模块处理后的产品氢气;以及管路组件,包括氢气管路和设置在氢气管路上的阀门,用于控制原料氢气的流向和流量,以实现至少两个干燥模块之间的串联、并联或热备用状态的切换。根据本发明的氢气干燥系统,能够加宽氢气纯化的负荷范围,提高氢气纯度。
-
公开(公告)号:CN117093025A
公开(公告)日:2023-11-21
申请号:CN202311189878.X
申请日:2023-09-14
Applicant: 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有限公司
IPC: G05D9/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厂智能水务控制方法、系统、介质及电子设备,当电厂任一测点的实测流量与设定流量或计算流量的偏差比例超过第一预设阈值时,生成第一告警信息,当电厂上下游实测总流量偏差比例超过第二预设阈值时,生成第二告警信息;当循环水补充水量计算值与循环水补充水量实测值的偏差大于第三预设阈值时,进行水泵和/或阀门的控制以使得偏差小于或等于第三预设阈值;当排污水量计算值与排污水量实测值的偏差大于第四预设阈值时,进行水泵和/或阀门的控制以使得偏差小于或等于第四预设阈值;本发明有效的达到了节水降耗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5377971A
公开(公告)日:2022-11-22
申请号:CN202211121613.1
申请日:2022-09-15
Applicant: 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既定光伏制氢耗电比例的制氢系统配置方法及系统,包括:确定光伏时发电功率和光伏年发电功率;根据预设的制氢耗电比例和光伏年发电功率,得到制氢系统的所需耗电功率;预设制氢系统的初始装机规模,并以此确定初始装机规模的最大耗电功率;根据最大耗电功率与光伏时发电功率的比较结果确定实际时耗电功率,以此确定实际年耗电功率;根据实际年耗电功率与所需耗电功率的比较结果调整制氢系统的装机规模,直至实际年耗电功率满足所需耗电功率,以确定制氢系统最终的装机规模。在保证制氢系统耗电功率满足所配置光伏发电功率消纳比例的前提下,制氢系统装机规模最佳,利用率最高,提高制氢规模配置的设计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