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444158B
公开(公告)日:2015-11-25
申请号:CN201180069686.4
申请日:2011-03-31
Applicant: 富士通株式会社
IPC: H04M1/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M1/0237 , G06F1/1616 , G06F1/1622 , G06F1/1624 , H04M1/0216 , H04M1/0233 , Y10T16/538
Abstract: 设置于固定壳体与能够相对于该固定壳体滑动规定距离的可动壳体的对置面的滑动辅助装置具备:能够伸缩的柱状的弹性体、能够摆动地安装于弹性体的两端且横向宽度大的挡块部件、突出设置于固定壳体的滑动面的突条、以及突出设置于移动壳体的滑动面的突条,使弹性体伸长或压缩并将其插入固定壳体侧突条与移动壳体侧突条之间的间隙,使挡块部件中的一个卡止于固定壳体侧突条的卡止部,另一个卡止于移动壳体侧突条的卡止部,在固定壳体与可动壳体重叠的状态和滑动状态下,对相同的挡块部件而言,与该挡块部件卡止的固定壳体侧突条的卡止部与移动壳体侧突条的卡止部相互替换。
-
公开(公告)号:CN105164603A
公开(公告)日:2015-12-16
申请号:CN201380076162.7
申请日:2013-04-30
Applicant: 富士通株式会社
Inventor: 中村裕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5K5/0017 , G06F1/16 , G06F1/1618 , G06F1/1622 , G06F1/1624 , G06F1/1641 , G06F1/1681 , G09F9/40 , H04M1/0216 , H04M1/0237 , H04M1/024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多分割框体的结合装置以及具备该结合装置的电子装置。一种多分割框体的结合装置,其为在分割的框体展开时得到的显示屏幕成为全平的电子装置的多分割框体的结合装置,在重叠的第一~第四框体的第一、第二框体之间以及第三、第四框体之间,设置使重叠的框体能够在滑动后一方相对于另一方旋转180度的旋转轴,并且设置以能够旋转的方式结合第二、第三框体的端面的第一铰链、和结合第一、第四框体的相反的一侧的端面的第二铰链,通过旋转轴,使第二、第三框体相对于第一、第四框体滑动,在滑动结束状态下通过第一、第二铰链使第二、第三框体以及第一、第四框体分别绕旋转轴旋转并且打开而形成一个平坦面。
-
公开(公告)号:CN103444158A
公开(公告)日:2013-12-11
申请号:CN201180069686.4
申请日:2011-03-31
Applicant: 富士通株式会社
IPC: H04M1/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M1/0237 , G06F1/1616 , G06F1/1622 , G06F1/1624 , H04M1/0216 , H04M1/0233 , Y10T16/538
Abstract: 设置于固定壳体与能够相对于该固定壳体滑动规定距离的可动壳体的对置面的滑动辅助装置具备:能够伸缩的柱状的弹性体、能够摆动地安装于弹性体的两端且横向宽度大的挡块部件、突出设置于固定壳体的滑动面的突条、以及突出设置于移动壳体的滑动面的突条,使弹性体伸长或压缩并将其插入固定壳体侧突条与移动壳体侧突条之间的间隙,使挡块部件中的一个卡止于固定壳体侧突条的卡止部,另一个卡止于移动壳体侧突条的卡止部,在固定壳体与可动壳体重叠的状态和滑动状态下,对相同的挡块部件而言,与该挡块部件卡止的固定壳体侧突条的卡止部与移动壳体侧突条的卡止部相互替换。
-
公开(公告)号:CN101662516B
公开(公告)日:2012-07-04
申请号:CN200910138291.X
申请日:2009-05-31
Applicant: 富士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M1/0237 , H04M1/0212 , H04M1/0227 , H04M1/024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和扁平电缆。该电子设备包括:第一电子单元和第二电子单元,该第一电子单元和第二电子单元彼此相对且连接成在给定平面内相对旋转;以及扁平电缆,该扁平电缆电连接所述第一电子单元和第二电子单元。该扁平电缆包括: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该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分别与所述第一电子单元侧和所述第二电子单元侧连接,并均具有沿所述给定平面延伸的表面;以及弯曲部,该弯曲部具有位于所述第一延伸部和所述第二延伸部之间的弯曲表面,该弯曲表面弯曲成环绕与所述给定平面垂直的法线。第一电子单元和第二电子单元彼此相对且可滑动地连接,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中的至少一个具有弯折部,以彼此叠置。
-
公开(公告)号:CN1819034A
公开(公告)日:2006-08-16
申请号:CN200510077628.2
申请日:2005-06-17
Applicant: 富士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82Y10/00 , G11B5/59688 , G11B5/743 , G11B5/84 , G11B5/855 , G11B5/865 , Y10T428/3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造磁记录介质的方法和用于其的模具。在衬底上的磁层表面上形成阻挡膜。在磁层表面上覆盖模具。该模具包括围绕槽交替布置在平坦表面上的磁区域和非磁区域。使所述阻挡膜凸出,以使得平坦表面驱动阻挡膜进入模具的槽中。在保持模具与磁层接触的同时槽内的阻挡膜固化。向与磁层接触的模具施加磁场。从磁区域泄漏的磁场作用在磁层上。于是基于所泄漏的磁场来将磁信息写入磁层中。可以基于固化的阻挡膜在磁层中建立记录轨道。
-
-
公开(公告)号:CN101662516A
公开(公告)日:2010-03-03
申请号:CN200910138291.X
申请日:2009-05-31
Applicant: 富士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M1/0237 , H04M1/0212 , H04M1/0227 , H04M1/024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和扁平电缆。该电子设备包括:第一电子单元和第二电子单元,该第一电子单元和第二电子单元彼此相对且连接成在给定平面内相对旋转;以及扁平电缆,该扁平电缆电连接所述第一电子单元和第二电子单元。该扁平电缆包括: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该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分别与所述第一电子单元侧和所述第二电子单元侧连接,并均具有沿所述给定平面延伸的表面;以及弯曲部,该弯曲部具有位于所述第一延伸部和所述第二延伸部之间的弯曲表面,该弯曲表面弯曲成环绕与所述给定平面垂直的法线。
-
公开(公告)号:CN100456360C
公开(公告)日:2009-01-28
申请号:CN200510077628.2
申请日:2005-06-17
Applicant: 富士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82Y10/00 , G11B5/59688 , G11B5/743 , G11B5/84 , G11B5/855 , G11B5/865 , Y10T428/3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造磁记录介质的方法和用于其的模具。在衬底上的磁层表面上形成阻挡膜。在磁层表面上覆盖模具。该模具包括围绕槽交替布置在平坦表面上的磁区域和非磁区域。使所述阻挡膜凸出,以使得平坦表面驱动阻挡膜进入模具的槽中。在保持模具与磁层接触的同时槽内的阻挡膜固化。向与磁层接触的模具施加磁场。从磁区域泄漏的磁场作用在磁层上。于是基于所泄漏的磁场来将磁信息写入磁层中。可以基于固化的阻挡膜在磁层中建立记录轨道。
-
公开(公告)号:CN100437757C
公开(公告)日:2008-11-26
申请号:CN200510077629.7
申请日:2005-06-17
Applicant: 富士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检测用于记录介质的磁头位置的方法及记录介质驱动器。磁头在记录介质上的分隔轨道和记录轨道之间的边界上沿横向移动。分隔轨道将相邻的记录轨道彼此隔离。检测基于记录轨道从磁头提供的输出中的变化。基于所述变化产生表示磁头位置的位置信息。从磁头提供的输出响应于所述横向上的移动即间歇时间而变化。由此可以基于输出中的变化产生位置信息。产生的位置信息有助于在方便的方式下精确定位。此外,可以从所述记录介质中省略定位磁头所需要的信息。在所述记录介质的制造中可以简化工艺。操作时间由此可以缩短。
-
公开(公告)号:CN105164602A
公开(公告)日:2015-12-16
申请号:CN201380076146.8
申请日:2013-04-30
Applicant: 富士通株式会社
Inventor: 中村裕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5D3/022 , E05Y2900/606 , G06F1/1641 , G06F1/1649 , G06F1/1683 , G06F3/1446 , G09F9/30 , G09F9/3026 , G09F15/0068 , G09G2300/026 , G09G2300/0426 , H04M1/0216 , H04M1/0227 , H04M1/0237 , H04M1/024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多分割框体的结合装置以及具备该结合装置的电子装置,该多分割框体的结合装置,其为将包括厚度不同的框体的第一~第四框体从连结状态展开而成为平坦面的多分割框体的结合装置,连结第一、第四框体的端面的第一铰链、连结第二、第三框体的相同的侧的端面的第二铰链分别处于第一、第二框体之间以及第三、第四框体之间,具备从使第一、第四框体重叠的位置拉出,厚度方向的位置不变而与第二、第三框体邻接的拉出机构,使第一、第四框体分别相对于第二、第三框体绕被内置于拉出机构的旋转轴旋转、并且也绕第一、第二铰链轴旋转打开而形成一个平坦面。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