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强度冷轧带钢的轧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811142A

    公开(公告)日:2010-08-25

    申请号:CN200910046535.1

    申请日:2009-02-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强度冷轧带钢的轧制控制方法,在所述轧制过程中使用具有组合辊形曲线的支持辊,该组合辊形曲线包括:一中部曲线,其设于所述组合辊形曲线的中部;两直线倒角,其对称分设于所述中部曲线的两侧,且该两直线倒角的宽度均为50~100mm,其高度均为0.5~1.5mm。本轧制控制方法操作简单,支持辊加工方便且成本低,使用本方法能够提高承载辊缝的横向刚度,增强普通冷轧机的板形控制能力以获得良好的高强钢板形,为轧后工序稳定通板提供基础。同时,它还可以有效地减少轧辊辊耗,提高轧辊的服役周期,从而显著降低生产成本,故推广及应用前景良好。

    一种基于来料板廓的冷轧板形前馈控制设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966535B

    公开(公告)日:2012-11-14

    申请号:CN200910055471.1

    申请日:2009-07-28

    Abstract: 一种基于来料板廓的冷轧板形前馈控制设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来料凸度落在第一机架的凸度调控能力范围内时,则由第一机架去消除此凸度偏差;当来料凸度不在第一机架的凸度调控能力范围内时,则第一机架将带钢的凸度控制在其凸度调控能力范围的相应极限,剩余的凸度偏差由第二机架去消除;当第二机架能完全消除此凸度偏差时,由第二机架去控制,若消除不了,则第二机架将带钢的凸度控制在其凸度调控能力范围的相应极限,剩余的凸度偏差由第三机架去控制。根据本发明的基于来料板廓的冷轧板形前馈控制设定方法,该设定方法通过在连轧机组的前续机架对来料凸度波动的消除,降低来料凸度波动对成品带钢板形的影响,从而提高带钢板形的控制精度。

    高强度冷轧带钢的轧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811142B

    公开(公告)日:2011-11-23

    申请号:CN200910046535.1

    申请日:2009-02-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强度冷轧带钢的轧制控制方法,在所述轧制过程中使用具有组合辊形曲线的支持辊,该组合辊形曲线包括:一中部曲线,其设于所述组合辊形曲线的中部;两直线倒角,其对称分设于所述中部曲线的两侧,且该两直线倒角的宽度均为50~100mm,其高度均为0.5~1.5mm。本轧制控制方法操作简单,支持辊加工方便且成本低,使用本方法能够提高承载辊缝的横向刚度,增强普通冷轧机的板形控制能力以获得良好的高强钢板形,为轧后工序稳定通板提供基础。同时,它还可以有效地减少轧辊辊耗,提高轧辊的服役周期,从而显著降低生产成本,故推广及应用前景良好。

    一种基于来料板廓的冷轧板形前馈控制设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966535A

    公开(公告)日:2011-02-09

    申请号:CN200910055471.1

    申请日:2009-07-28

    Abstract: 一种基于来料板廓的冷轧板形前馈控制设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来料凸度落在第一机架的凸度调控能力范围内时,则由第一机架去消除此凸度偏差;当来料凸度不在第一机架的凸度调控能力范围内时,则第一机架将带钢的凸度控制在其凸度调控能力范围的相应极限,剩余的凸度偏差由第二机架去消除;当第二机架能完全消除此凸度偏差时,由第二机架去控制,若消除不了,则第二机架将带钢的凸度控制在其凸度调控能力范围的相应极限,剩余的凸度偏差由第三机架去控制。根据本发明的基于来料板廓的冷轧板形前馈控制设定方法,该设定方法通过在连轧机组的前续机架对来料凸度波动的消除,降低来料凸度波动对成品带钢板形的影响,从而提高带钢板形的控制精度。

    拉矫机机组矫正辊的工艺参数设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520786C

    公开(公告)日:2009-07-29

    申请号:CN200610028179.7

    申请日:2006-06-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拉矫机机组矫正辊的工艺参数设定方法,该方法基于现场实测数据统计和分析结果,并以拉矫机机组出口带钢板形质量良好为标准,从中择优选取有代表性的相关数据作为人工神经元网络的训练样本参数,结合拉矫机组自身特点,选取人工神经元网络工具中较为成熟和常用的反向传播神经元网络结构。最终将现场良好的操作经验转化为数学模型,从而建立了不同带钢规格、材质条件下拉矫工艺参数的设定方法。本发明能够克服传统现场拉矫工艺参数设定缺乏相应理论指导,效果不理想的问题,适合机组自身生产产品特点,具有较好的拉矫效果,可以满足现场生产高质量产品的需求。

    拉矫机机组矫正辊的工艺参数设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097581A

    公开(公告)日:2008-01-02

    申请号:CN200610028179.7

    申请日:2006-06-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拉矫机机组矫正辊的工艺参数设定方法,该方法基于现场实测数据统计和分析结果,并以拉矫机机组出口带钢板形质量良好为标准,从中择优选取有代表性的相关数据作为人工神经元网络的训练样本参数,结合拉矫机组自身特点,选取人工神经元网络工具中较为成熟和常用的反向传播神经元网络结构。最终将现场良好的操作经验转化为数学模型,从而建立了不同带钢规格、材质条件下拉矫工艺参数的的设定方法。本发明能够克服传统现场拉矫工艺参数设定缺乏相应理论指导,效果不理想的问题,适合机组自身生产产品特点,具有较好的拉矫效果,可以满足现场生产高质量产品的需求。

    一种适合单机架可逆轧机生产高强钢产品用的冷轧轧制油

    公开(公告)号:CN110408456A

    公开(公告)日:2019-11-05

    申请号:CN201810404487.8

    申请日:2018-04-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合单机架可逆轧机生产高强钢产品用的冷轧轧制油,其组成按质量百分比包括:a)基础油A:季戊四醇与碳原子数在12-18个之间的脂肪酸反应生成的酯类物质,30-70%;b)基础油B:双季戊四醇与碳原子数在12-18个之间的脂肪酸反应生成的酯类物质,5-30%;c)基础油C:季戊四醇与二聚酸反应生成的酯类物质,5-25%;d)乳化剂:非离子乳化剂及阳离子乳化剂的组合物,1-4.5%;e)极压抗磨剂:磷酸酯,0.5-6.5%;f)抗氧化剂:屏蔽酚类或芳胺型抗氧化剂,0.5-1.5%;g)防锈剂:脂肪酸类物质,1-2.5%。本发明所述的适合单机架可逆轧机生产高强钢产品用的冷轧轧制油具有满足高强钢生产所需的润滑性能,又具有显著减少生产时散发的油烟及刺激性异味的优点。

    一种板形测量误差补偿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655188A

    公开(公告)日:2018-10-16

    申请号:CN201710203966.9

    申请日:2017-03-30

    Abstract: 一种板形测量误差补偿方法,针对因卷筒变形造成的带钢板形测量误差,进行误差补偿,包括如下步骤:S1:依据承受均布载荷的简支梁的挠度曲线方程,计算出当前卷各测量通道的卷筒挠度;S2:依据当前卷各测量通道的卷筒挠度,计算出卷筒挠曲后产生的附加板形;S3:依据附加板形,对各测量通道带钢的实际板形值进行动态补偿。本发明的一种板形测量误差补偿方法,通过理论计算及实测数据判断在板带材冷轧轧制过程中会出现因卷筒变形而造成的板形测量误差,针对上述板形测量误差,提供了测量误差计算方法和补偿方法,可有效地补偿板形测量误差,改善带钢内圈实物板形质量。

    一种判断十八辊轧机工作辊状态的方法及基于此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8655183A

    公开(公告)日:2018-10-16

    申请号:CN201710202692.1

    申请日:2017-03-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1B37/28 B21B38/00

    Abstract: 一种判断十八辊轧机工作辊状态的方法,通过检测各侧支撑辊的支撑力,并对支撑力进行相应运算,通过运算结果表征当前工作辊的各工作状态;一种基于此的控制方法,根据当前工作辊的状态实时修正轧制进行中工作辊的标度。本发明的一种判断十八辊轧机工作辊状态的方法及基于此的应用,针对十八辊轧机轧制过程中工作辊状态难以判断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根据侧支撑力判断工作辊状态的方法;其从侧支撑辊的侧支撑力入手,通过检测各侧支撑辊的支撑力,并进行相应数值计算,将计算出的各数值用以表征当前工作辊的各个工作状态;为后续衔接的调控作业提供方向性依据,亦可为后续调整板形提供数值依据和调整的现况依据,构成板形修正调控的前端修正部分。

    一种轧制变厚板的板形调节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339857A

    公开(公告)日:2018-07-31

    申请号:CN201710054215.5

    申请日:2017-01-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轧制变厚板的板形调节方法,包括:(1)设定等厚段的辊缝、轧制力、弯辊力及前后张力;(2)设定过渡段的弯辊力,过渡段的弯辊力是等厚段弯辊力的函数;(3)进行变厚轧制,并实时检测等厚段的实际轧制力;(4)若实际轧制力与设定轧制力存在偏差,则对等厚段的弯辊力进行修正;(5)根据等厚段修正的弯辊力,对过渡段的弯辊力进行重新设定;(6)根据修正后的弯辊力进行轧制,将来料板材轧制到目标板形。本发明根据带材的压下量实时预先改变轧机的弯辊力,达到出口各等厚段及过渡段的板形良好的目的。解决由于辊缝出口的板形无法及时测量,且无法实时控制出口板形,导致无法保证整卷带材都具有良好板形的技术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