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507557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441746.6
申请日:2024-10-16
Applicant: 安徽省建筑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支撑和钢梁连接节点加强结构,包括钢柱、钢梁、钢支撑、焊接在钢柱内壁上的钢柱横向加劲肋,焊接在钢梁内壁上的钢梁竖向加劲肋、焊接在支撑内壁上的支撑斜向加劲肋,在钢梁与支撑连接处增加斜向加劲肋。钢梁上设置斜向加劲肋,可以提高钢梁的抗剪强度。斜向加劲肋可以与竖向加劲肋制成标准件,以减少焊接工作量。斜向加劲肋可以沿支撑上翼缘布置、也可以沿支撑下翼缘布置、还可以沿支撑上下翼缘共同布置。在钢梁与支撑连接交汇处,不仅在钢梁上设置竖向加劲肋,还在钢梁上设置斜向加劲肋,提高钢梁的抗剪强度,充分发挥结构的承载力和延性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9021364A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411399107.8
申请日:2024-10-09
Applicant: 安徽省建筑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 浙江大学
IPC: E04B1/1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延性抗疲劳X型支撑结构及支撑方法,X型支撑结构包括交叉支撑和弯板,所述交叉支撑呈“X”型支撑结构;所述“X”型支撑结构的四角分别支撑框架梁和框架柱的连接四角;所述交叉支撑在中间交点处断开,四个断点外周分别通过弯板实现相互连接;在X型交叉支撑靠近交点处的端部,焊接横向加劲肋。最后调整弯板的两端与支撑连接部分宽度小于支撑翼缘宽度,弯板中间部分宽度大于弯板的两端宽度;弯板的面外可焊接至少一道纵向加劲肋。本发明利用弯板的弯曲变形,避免因焊缝开裂而引发低周疲劳破坏,使得X型支撑的抗侧性能充分发挥,并提高了结构的耗能能力、延性和抗震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8933400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1343398.9
申请日:2024-09-24
Applicant: 安徽省建筑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 浙江大学
IPC: E04G23/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采用角钢加强的钢梁腹板开矩形孔闭口补强构造,包括钢梁和纵向角钢加劲肋;钢梁由上翼缘、下翼缘和腹板组成,其中腹板中部开设有矩形孔洞,矩形孔洞上下分别设有纵向角钢加劲肋;当腹板的高厚比大于#imgabs0#时,在矩形洞口左右两侧设置横向加劲肋,其中fy为钢材屈服强度。在开孔上下边缘设有纵向角钢加劲肋,并延长至开孔左右边缘外。纵向角钢加劲肋的肢尖分别与翼缘和腹板焊接,从而形成闭口截面。本发明通过翼缘、腹板和纵向角钢加劲肋组成的闭口截面,不仅可以有效提高腹板开孔梁段的抗弯和抗剪承载力,同时还能提高负弯矩区钢梁下翼缘的稳定承载力。该补强构造可通过工厂预制,加工安装方便,性能优异。
-
公开(公告)号:CN208815779U
公开(公告)日:2019-05-03
申请号:CN201821264540.0
申请日:2018-08-07
Applicant: 安徽省建筑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E04C5/0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混凝土现浇段与预制段用的组合式箍筋,它包括有预制段,预制段内设有连接筋,所述的连接筋为两层,连接筋其中一条预埋在预制段内,另一端伸出预制段并悬空,其悬空端端部回转折弯形成环形的预埋段连接环,上层的预埋段连接环上设有上层连接件,下层的预埋段连接环上设有下层连接件,上层连接件、下层连接件一端折弯成环形的插环,竖向插筋插在插环和预埋段连接环内。远离预埋段连接环的上层连接件、下层连接件端部折弯形成外连接环,现浇段的主梁钢筋插在外连接环内。采用本方案后的结构合理、接合性好、连接牢固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208899654U
公开(公告)日:2019-05-24
申请号:CN201821264033.7
申请日:2018-08-07
Applicant: 安徽省建筑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E04B1/4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提供水平力的支座预埋件机构,它包括有预制混凝土,预制混凝土内设有连接梁,连接梁一端嵌镶固定在预制混凝土内,另一端悬空形成连接部,连接部的连接梁竖壁上设有外筋连接孔,外筋连接孔用于插装支座上主筋,支座上主筋上悬挂有连接筋,每条连接梁下方的预制混凝土下部均设有一条下支撑筋,下支撑筋一端固定在预制混凝土内,下支撑筋另一端悬空于连接梁的连接部下方,下支撑筋的悬空端折弯形成下限位环,下限位环用于插装支座下主筋。本方案可在室内模块化制作后,现场就只要插入相应的主筋即可,其结构合理、接合性好、连接牢固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18241186A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410331865.X
申请日:2024-03-22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C23C16/455 , C23C16/5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体注入系统及薄膜沉积设备。气体注入系统包括本征气体分流管路、掺杂气体分流管路、流量控制器和进气法兰,本征气体分流管路和掺杂气体分流管路上均设置有流量控制器,进气法兰内设有本征气体流道和掺杂气体流道,本征气体流道和本征气体分流管路连通,掺杂气体流道和掺杂气体分流管路连通,本征气体流道远离本征气体分流管路的一端设置有本征气体出气口,掺杂气体流道远离掺杂气体分流管路的一端设置有掺杂气体出气口,本征气体出气口和掺杂气体出气口均与反应腔连通。本发明实现了本征气体和掺杂气体分离注入反应腔,以实现单独调节膜厚和电阻率,能满足对膜厚与电阻率面内分布轮廓特定的形貌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8259710A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2410331866.4
申请日:2024-03-22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G05D23/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功率配比方法、装置、系统和存储介质。方法包括建立多个区域的稳态输入功率、响应稳态增益和区域稳态温度的稳态温度传递关系;依次对多个区域进行稳态加热测试,并基于测试结果得到测试区域的加热装置单独加热时,多个区域对加热装置的响应稳态增益;获取目标稳态温度;基于目标稳态温度、响应稳态增益和稳态温度传递关系得到多个区域的目标稳态输入功率;获取多个区域对应的控制器输出的输出稳态功率;基于多个区域的目标稳态输入功率和输出稳态功率得到多个区域的目标功率配比系数。本发明通过采用上述方案,解决了功率配比不合理导致的成品质量受影响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490171A
公开(公告)日:2021-03-12
申请号:CN202011310023.4
申请日:2020-11-20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H01L21/683 , H01L21/677 , H02N2/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近场声悬浮原理的盘片非接触吸附装置。包括超声振动组件、吸盘和盘片,超声振动组件安装在吸盘上,盘片置于吸盘下方;压电陶瓷连接超声电源产生高频振动,经变幅杆传递到吸盘表面;盘片置于吸盘下方,压缩气体从导气柱流入缓冲腔经环状弧形间隙流出,在盘片上方产生伯努利负压吸附硅片;高频振动的吸盘对置于其下的盘片产生近场声悬浮力,改善盘片受力均匀性,并通过橡胶钉对盘片进行水平限位。本发明通过对整个吸盘施加超声振动和环状弧形出口流道的设计,并通过橡胶钉对盘片进行水平限位,增大了盘片的非接触吸附能力,改善了硅片受力均匀性,减小了硅片的变形损伤,提高吸附能力和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1457826B
公开(公告)日:2010-09-29
申请号:CN200810163681.8
申请日:2008-12-19
Applicant: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行波减速传动机构,包括均与机座(3)连接的输入轴(1)和输出轴(5),输入轴(1)轴线与输出轴(5)轴线在同一条直线上,输入轴(1)与输出轴(5)之间设有弹性应变层(4),弹性应变层(4)周边与机座(3)固定;在输入轴(1)与弹性应变层(4)之间设有若干个滚柱(8),输入轴(1)端面上有与滚柱(8)相配的凹槽,滚柱(8)沿输入轴(1)接触面圆周方向均匀分布;输入轴(1)与输出轴(5)通过机座(3)压紧;弹性应变层(4)与滚柱(8)接触面为光滑面,与输出轴(5)接触面为粗糙面。采用以上结构后,由于省略了齿轮减速传动中许多零部件,因此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101457826A
公开(公告)日:2009-06-17
申请号:CN200810163681.8
申请日:2008-12-19
Applicant: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行波减速传动机构,包括均与机座(3)连接的输入轴(1)和输出轴(5),输入轴(1)轴线与输出轴(5)轴线在同一条直线上,输入轴(1)与输出轴(5)之间设有弹性应变层(4),弹性应变层(4)周边与机座(3)固定;在输入轴(1)与弹性应变层(4)之间设有若干个滚柱(8),输入轴(1)端面上有与滚柱(8)相配的凹槽,滚柱(8)沿输入轴(1)接触面圆周方向均匀分布;输入轴(1)与输出轴(5)通过机座(3)压紧;弹性应变层(4)与滚柱(8)接触面为光滑面,与输出轴(5)接触面为粗糙面。采用以上结构后,由于省略了齿轮减速传动中许多零部件,因此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