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509655B
公开(公告)日:2010-11-17
申请号:CN200810196306.3
申请日:2008-09-02
Applicant: 安徽海螺川崎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余热发电系统的水泥窑窑尾余热锅炉的受热面悬挂结构,本发明还涉及受热面悬挂结构的振打装置和振打方法,受热面(4)为管状结构,设置为上下往复曲折的蛇形结构,受热面(4)其靠近锅炉构架(7)的上部弯曲部分悬挂在锅炉构架(7)上,振打装置(9)设置在从受热面(4)中部位置以下的部位,振打方法是采用人工方法或机械方法,对所述的振打锤(8)施加冲击力,通过振打装置(9),使粘附在受热面(4)上的粉尘受到振动而脱落。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一是可以减少受热面积灰,设备使用寿命延长;二是相比立式锅炉,可以减少受热面振打装置的数量,换热效率大大提高;三是锅炉的维护工作量明显减小。
-
公开(公告)号:CN101430087B
公开(公告)日:2011-05-04
申请号:CN200810196313.3
申请日:2008-09-02
Applicant: 安徽海螺川崎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于水泥窑纯低温余热发电系统的余热发电窑头锅炉蒸发器换热管布置结构,换热管(3)设置为与水平面成夹角的结构,换热管(3)两头同联箱(8)相连,两道以上的换热管(3)形成平行向上排列的结构,换热管(3)与水平面夹角角度的最佳值设置为3°,每道换热管(3)设置为延伸至锅炉本体左侧(4)的一端高于延伸至锅炉本体右侧(5)的一端,换热管(3)全部采用鳍片管,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有效降低锅炉本体高度,减小锅炉投入成本,便于检修,能控制汽水管路及废气风温及风压,有效的提高锅炉的运行效率;同时,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锅炉换热效果好,废气出入口温度控制和设计吻合,汽包波动较小,便于系统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01858590A
公开(公告)日:2010-10-13
申请号:CN201010211762.8
申请日:2008-09-02
Applicant: 安徽海螺川崎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应用于水泥熟料生产线纯低温余热发电系统领域的受热管悬挂结构的振打装置和振打方法,所述的水泥窑窑尾余热锅炉受热管悬挂结构的振打装置(9)设置在从受热管(4)中部位置以下的部位,其最佳设置部位为受热管(4)的下端,所述的振打方法是采用人工方法或机械方法,对所述的振打锤(8)施加冲击力,通过振打装置(9),使受热管(4)的下端受到冲击而产生振动,从而使粘附在受热管(4)上的粉尘受到振动而脱落。本发明所述的振打装置和振打方法,对所述的振打锤施加冲击力,通过振打装置,使受热管的下端受到冲击而产生振动,从而使粘附在受热管上的粉尘受到振动而脱落。
-
公开(公告)号:CN101509655A
公开(公告)日:2009-08-19
申请号:CN200810196306.3
申请日:2008-09-02
Applicant: 安徽海螺川崎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余热发电系统的水泥窑窑尾余热锅炉的受热面悬挂结构,本发明还涉及受热面悬挂结构的振打装置和振打方法,受热面(4)为管状结构,设置为上下往复曲折的蛇形结构,受热面(4)其靠近锅炉构架(7)的上部弯曲部分悬挂在锅炉构架(7)上,振打装置(9)设置在从受热面(4)中部位置以下的部位,振打方法是采用人工方法或机械方法,对所述的振打锤(8)施加冲击力,通过振打装置(9),使粘附在受热面(4)上的粉尘受到振动而脱落。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一是可以减少受热面积灰,设备使用寿命延长;二是相比立式锅炉,可以减少受热面振打装置的数量,换热效率大大提高;三是锅炉的维护工作量明显减小。
-
公开(公告)号:CN101430087A
公开(公告)日:2009-05-13
申请号:CN200810196313.3
申请日:2008-09-02
Applicant: 安徽海螺川崎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于水泥窑纯低温余热发电系统的余热发电窑头锅炉蒸发器换热管布置结构,换热管(3)设置为与水平面成夹角的结构,换热管(3)两头同联箱(8)相连,两道以上的换热管(3)形成平行向上排列的结构,换热管(3)与水平面夹角角度的最佳值设置为3°,每道换热管(3)设置为延伸至锅炉本体左侧(4)的一端高于延伸至锅炉本体右侧(5)的一端,换热管(3)全部采用鳍片管,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有效降低锅炉本体高度,减小锅炉投入成本,便于检修,能控制汽水管路及废气风温及风压,有效的提高锅炉的运行效率;同时,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锅炉换热效果好,废气出入口温度控制和设计吻合,汽包波动较小,便于系统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201297613Y
公开(公告)日:2009-08-26
申请号:CN200820185000.3
申请日:2008-09-02
Applicant: 安徽海螺川崎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余热发电系统的水泥窑窑尾余热锅炉的受热面悬挂结构,本实用新型还涉及受热面悬挂结构的振打装置,受热面(4)为管状结构,设置为上下往复曲折的蛇形结构,受热面(4)其靠近锅炉构架(7)的上部弯曲部分悬挂在锅炉构架(7)上,振打装置(9)设置在从受热面(4)中部位置以下的部位,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一是可以减少受热面积灰,设备使用寿命延长;二是相比立式锅炉,可以减少受热面振打装置的数量,换热效率大大提高;三是锅炉的维护工作量明显减小。
-
公开(公告)号:CN214198600U
公开(公告)日:2021-09-14
申请号:CN202120124274.7
申请日:2021-01-18
Applicant: 上海海螺川崎节能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 安徽海螺川崎工程有限公司
Inventor: 刘钢 , 李朝晖 , 王黎明 , 镰泽和人 , 赵米晗 , 考传利 , 张皓 , 仲崇仁 , 张斌 , 邱振夏 , 田丰 , 胡计伟 , 王瑛 , 胡晓路 , 汤钱龙 , 窦世艳 , 王晓兵 , 李宏宇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泥窑窑头余热锅炉,包括自下到上依次设置的高压过热器、高压蒸发器、低压过热器、高压省煤器、低压蒸发器和低压省煤器以及设置于高压过热器下方的高温段锅炉预除尘器和中温段锅炉预除尘器,高温段锅炉预除尘器上设置高温段锅炉废气入口,中温段锅炉预除尘器上设置中温段锅炉废气入口,低压省煤器的上方设置废气出口。本实用新型的水泥窑窑头余热锅炉,采用双烟道、下进风布置方式,锅炉两侧作为进风口,锅炉顶部为出风口,可以降低工程成本,提高废气利用效率,实现高品位热量利用最大化。
-
公开(公告)号:CN213811231U
公开(公告)日:2021-07-27
申请号:CN202022690133.X
申请日:2020-11-19
Applicant: 安徽海螺川崎工程有限公司 , 安徽海螺川崎节能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IPC: F25B39/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蒸发器管排布置结构,蒸发器本体内固定有换热管排,所述换热管排设有两组分别为第一换热管排和第二换热管排,两组所述换热管排的进水口连接到进口联排上,所述第一换热管排的出水口连接第一出口联箱,所述第二换热管排的出水口连接第二出口联箱。本实用新型蒸发器管排布置结构减少介质在管道种流程长度,达到降低汽泡率的目的,防止实际运行过程中因汽泡率过高导致的爆管现象发生。
-
公开(公告)号:CN213575517U
公开(公告)日:2021-06-29
申请号:CN202022684092.3
申请日:2020-11-19
Applicant: 安徽海螺川崎工程有限公司 , 安徽海螺川崎节能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IPC: F16J15/1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应用于振打装置的密封结构,设备的壳体上设有供振打杆伸入的振打孔,密封结构设有放在振打孔上的管状密封块,所述密封块的外径大于振打孔的孔径,所述密封块和振打杆之间的间隙由缠绕在振打杆上的密封绳填充,所述密封块外壁与柔性连接件一端固接,所述柔性连接件的另一端与固接在振打孔上。本实用新型密封结构依靠密封块的自重,起到密封和固定作用,密封块和振打杆之间填充密封绳,没有刚性连接。外部的柔性布袋或者膨胀节起到二次密封和美观的作用。整个结构在振打杆上没有刚性连接,可以将震动对密封结构的影响减小到最低。
-
公开(公告)号:CN201310872Y
公开(公告)日:2009-09-16
申请号:CN200820039312.3
申请日:2008-09-02
Applicant: 安徽海螺川崎工程有限公司
IPC: F22B37/1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应用于水泥窑纯低温余热发电系统的余热发电窑头锅炉蒸发器换热管布置结构,换热管(3)设置为与水平面成夹角的结构,换热管(3)两头同联箱(8)相连,两道以上的换热管(3)形成平行向上排列的结构,换热管(3)与水平面夹角角度的最佳值设置为3°,每道换热管(3)设置为延伸至锅炉本体左侧(4)的一端高于延伸至锅炉本体右侧(5)的一端,换热管(3)全部采用鳍片管,本实用新型的方案,能有效降低锅炉本体高度,减小锅炉投入成本,便于检修,能控制汽水管路及废气风温及风压,有效的提高锅炉的运行效率;同时,本技术方案的锅炉换热效果好,废气出入口温度控制和设计吻合,汽包波动较小,便于系统控制。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