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泥窑窑尾余热锅炉受热管悬挂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1509655B

    公开(公告)日:2010-11-17

    申请号:CN200810196306.3

    申请日:2008-09-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余热发电系统的水泥窑窑尾余热锅炉的受热面悬挂结构,本发明还涉及受热面悬挂结构的振打装置和振打方法,受热面(4)为管状结构,设置为上下往复曲折的蛇形结构,受热面(4)其靠近锅炉构架(7)的上部弯曲部分悬挂在锅炉构架(7)上,振打装置(9)设置在从受热面(4)中部位置以下的部位,振打方法是采用人工方法或机械方法,对所述的振打锤(8)施加冲击力,通过振打装置(9),使粘附在受热面(4)上的粉尘受到振动而脱落。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一是可以减少受热面积灰,设备使用寿命延长;二是相比立式锅炉,可以减少受热面振打装置的数量,换热效率大大提高;三是锅炉的维护工作量明显减小。

    一种水泥窑余热发电窑头锅炉蒸发器换热管的布置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1430087B

    公开(公告)日:2011-05-04

    申请号:CN200810196313.3

    申请日:2008-09-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于水泥窑纯低温余热发电系统的余热发电窑头锅炉蒸发器换热管布置结构,换热管(3)设置为与水平面成夹角的结构,换热管(3)两头同联箱(8)相连,两道以上的换热管(3)形成平行向上排列的结构,换热管(3)与水平面夹角角度的最佳值设置为3°,每道换热管(3)设置为延伸至锅炉本体左侧(4)的一端高于延伸至锅炉本体右侧(5)的一端,换热管(3)全部采用鳍片管,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有效降低锅炉本体高度,减小锅炉投入成本,便于检修,能控制汽水管路及废气风温及风压,有效的提高锅炉的运行效率;同时,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锅炉换热效果好,废气出入口温度控制和设计吻合,汽包波动较小,便于系统控制。

    一种水泥窑窑尾余热锅炉受热管悬挂结构的振打装置及其振打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858590A

    公开(公告)日:2010-10-13

    申请号:CN201010211762.8

    申请日:2008-09-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应用于水泥熟料生产线纯低温余热发电系统领域的受热管悬挂结构的振打装置和振打方法,所述的水泥窑窑尾余热锅炉受热管悬挂结构的振打装置(9)设置在从受热管(4)中部位置以下的部位,其最佳设置部位为受热管(4)的下端,所述的振打方法是采用人工方法或机械方法,对所述的振打锤(8)施加冲击力,通过振打装置(9),使受热管(4)的下端受到冲击而产生振动,从而使粘附在受热管(4)上的粉尘受到振动而脱落。本发明所述的振打装置和振打方法,对所述的振打锤施加冲击力,通过振打装置,使受热管的下端受到冲击而产生振动,从而使粘附在受热管上的粉尘受到振动而脱落。

    一种水泥窑窑尾余热锅炉受热面悬挂结构及其振打装置和振打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509655A

    公开(公告)日:2009-08-19

    申请号:CN200810196306.3

    申请日:2008-09-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余热发电系统的水泥窑窑尾余热锅炉的受热面悬挂结构,本发明还涉及受热面悬挂结构的振打装置和振打方法,受热面(4)为管状结构,设置为上下往复曲折的蛇形结构,受热面(4)其靠近锅炉构架(7)的上部弯曲部分悬挂在锅炉构架(7)上,振打装置(9)设置在从受热面(4)中部位置以下的部位,振打方法是采用人工方法或机械方法,对所述的振打锤(8)施加冲击力,通过振打装置(9),使粘附在受热面(4)上的粉尘受到振动而脱落。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一是可以减少受热面积灰,设备使用寿命延长;二是相比立式锅炉,可以减少受热面振打装置的数量,换热效率大大提高;三是锅炉的维护工作量明显减小。

    一种水泥窑余热发电窑头锅炉蒸发器换热管的布置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1430087A

    公开(公告)日:2009-05-13

    申请号:CN200810196313.3

    申请日:2008-09-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于水泥窑纯低温余热发电系统的余热发电窑头锅炉蒸发器换热管布置结构,换热管(3)设置为与水平面成夹角的结构,换热管(3)两头同联箱(8)相连,两道以上的换热管(3)形成平行向上排列的结构,换热管(3)与水平面夹角角度的最佳值设置为3°,每道换热管(3)设置为延伸至锅炉本体左侧(4)的一端高于延伸至锅炉本体右侧(5)的一端,换热管(3)全部采用鳍片管,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有效降低锅炉本体高度,减小锅炉投入成本,便于检修,能控制汽水管路及废气风温及风压,有效的提高锅炉的运行效率;同时,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锅炉换热效果好,废气出入口温度控制和设计吻合,汽包波动较小,便于系统控制。

    水泥窑窑尾余热锅炉受热面悬挂结构及其振打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1297613Y

    公开(公告)日:2009-08-26

    申请号:CN200820185000.3

    申请日:2008-09-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余热发电系统的水泥窑窑尾余热锅炉的受热面悬挂结构,本实用新型还涉及受热面悬挂结构的振打装置,受热面(4)为管状结构,设置为上下往复曲折的蛇形结构,受热面(4)其靠近锅炉构架(7)的上部弯曲部分悬挂在锅炉构架(7)上,振打装置(9)设置在从受热面(4)中部位置以下的部位,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一是可以减少受热面积灰,设备使用寿命延长;二是相比立式锅炉,可以减少受热面振打装置的数量,换热效率大大提高;三是锅炉的维护工作量明显减小。

    余热发电窑头锅炉蒸发器换热管的布置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01310872Y

    公开(公告)日:2009-09-16

    申请号:CN200820039312.3

    申请日:2008-09-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应用于水泥窑纯低温余热发电系统的余热发电窑头锅炉蒸发器换热管布置结构,换热管(3)设置为与水平面成夹角的结构,换热管(3)两头同联箱(8)相连,两道以上的换热管(3)形成平行向上排列的结构,换热管(3)与水平面夹角角度的最佳值设置为3°,每道换热管(3)设置为延伸至锅炉本体左侧(4)的一端高于延伸至锅炉本体右侧(5)的一端,换热管(3)全部采用鳍片管,本实用新型的方案,能有效降低锅炉本体高度,减小锅炉投入成本,便于检修,能控制汽水管路及废气风温及风压,有效的提高锅炉的运行效率;同时,本技术方案的锅炉换热效果好,废气出入口温度控制和设计吻合,汽包波动较小,便于系统控制。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