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托梁安装结构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002237A

    公开(公告)日:2023-11-07

    申请号:CN202311019690.0

    申请日:2023-08-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机托梁安装结构,其包括电机托梁、纵梁、纵梁加强板、安装组件,纵梁加强板设置在纵梁内,安装组件设置在所述纵梁加强板内;安装组件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第一套管和所述第二套管的中心孔均为螺纹孔;纵梁和纵梁加强板上均设置有与第一套管的中心孔相对的第一过孔、与第二套管的中心孔相对的第二过孔,电机托梁的一个安装螺栓的螺纹段穿过第一过孔与第一套管的中心孔螺纹配合,电机托梁的另一个安装螺栓的螺纹段穿过第二过孔与第二套管的中心孔螺纹配合;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的轴向长度均不小于安装螺栓的螺纹段的轴向长度。本发明能够使得电机托梁的安装较为牢固可靠。

    尾门密封条组件和车辆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572324A

    公开(公告)日:2020-08-25

    申请号:CN202010468007.1

    申请日:2020-05-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尾门密封条组件和车辆,其中,尾门密封条组件用于安装在双开式尾门的车辆上,车辆包括车体和可转动连接于车体上的车尾门,车尾门相对设置在车体的尾部,车体上形成有与车尾门对应的尾门框,车体沿尾门框形成有翻边,尾门密封条组件包括:密封条本体和密封条附条,密封条本体包括内侧密封部、外侧密封部和连接内侧密封部与外侧密封部的连接部,翻边被夹持在内侧密封部与外侧密封部之间,连接部用于与车尾门的内侧抵接;密封条附条位于外侧密封部背离内侧密封部的一侧,密封条附条用于与车尾门的内侧和外沿抵接。本发明公开的尾门密封条组件具有密封性能好,能够防止双开式尾门渗水的优点。

    一种车身试制平台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385983A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410701494.X

    申请日:2024-05-3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身试制平台,其包括四个横向移动机构、两个纵向移动机构、升降设备、底层框架,所述底层框架为沿纵向延伸的矩形框架,两个所述纵向移动机构相对设置在所述底层框架的顶部的左右两侧上,两个所述纵向移动机构均能够在所述底层框架上沿纵向移动;每个所述纵向移动机构的顶部上均相对设置有两个所述横向移动机构,两个所述横向移动机构均能够在所述纵向移动机构上沿横向移动;各所述横向移动机构上均设置有用于与车身上的定位孔相配合的定位机构;所述升降设备用于对所述底层框架进行支撑,所述升降设备设置在所述底层框架的下方。本发明能够有效地提高下车体改制操作的便捷性,提高改制效率。

    一种可调式前风窗玻璃安装定位挡块及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148147A

    公开(公告)日:2022-03-08

    申请号:CN202111523438.4

    申请日:2021-12-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调式前风窗玻璃安装定位挡块及使用方法,定位挡块包括固定座和活动挡块。固定座的下端面上设有固定卡扣,固定卡扣用于将固定座与车身钣金连接;固定座的上端面的两侧均设有凸块,凸块相对的一侧向内凹设有滑槽,滑槽与固定座相贴合;凸块相对的一侧还设有第一锯齿面。活动挡块的两侧设有导向肋,导向肋能够沿着滑槽滑进凸块的内侧,活动挡块的两侧还设有第一卡爪,第一卡爪与第一锯齿面相配合,活动挡块邻近两个第一卡爪的侧边为玻璃限位面,玻璃限位面与待安装的风窗玻璃下边沿相抵。本发明可减小车身孔位偏差对风窗玻璃定位或限位的影响;并且,还能够避免风窗玻璃在玻璃胶完全固化前的滑移问题。

    尾门密封条组件和车辆
    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1572324B

    公开(公告)日:2022-05-24

    申请号:CN202010468007.1

    申请日:2020-05-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尾门密封条组件和车辆,其中,尾门密封条组件用于安装在双开式尾门的车辆上,车辆包括车体和可转动连接于车体上的车尾门,车尾门相对设置在车体的尾部,车体上形成有与车尾门对应的尾门框,车体沿尾门框形成有翻边,尾门密封条组件包括:密封条本体和密封条附条,密封条本体包括内侧密封部、外侧密封部和连接内侧密封部与外侧密封部的连接部,翻边被夹持在内侧密封部与外侧密封部之间,连接部用于与车尾门的内侧抵接;密封条附条位于外侧密封部背离内侧密封部的一侧,密封条附条用于与车尾门的内侧和外沿抵接。本发明公开的尾门密封条组件具有密封性能好,能够防止双开式尾门渗水的优点。

    锁扣结构及具有该锁扣结构的座椅

    公开(公告)号:CN110861555A

    公开(公告)日:2020-03-06

    申请号:CN201911216971.9

    申请日:2019-11-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锁扣结构及具有该锁扣结构的座椅,所述锁扣结构包括:壳体;两锁止件,所述两锁止件相对设置在所述壳体上;转动件,所述转动件可转动连接在两锁止件之间;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一端连接在至少一所述锁止件上,另一端连接外部固定结构或所述壳体上;其中,至少一所述锁止件上设有受力部,所述受力部受力时,所述两锁止件相互收缩靠近。本发明中,受力部受力后,两锁止件的运动为相互靠近的运动,使锁止件上相离最远的两个端部缩短距离,从而能够从外部锁止孔中脱离,实现解锁由于不需要依靠弹片达到锁扣目的,不会出现弹性疲劳或是磨损失效,延长了锁扣结构的使用寿命。

    驾驶室翻转扭力调节机构

    公开(公告)号:CN106828620A

    公开(公告)日:2017-06-13

    申请号:CN201710060742.7

    申请日:2017-01-25

    Inventor: 李鑫 顾鴃 金伟明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33/06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驾驶室翻转扭力调节机构,包括轴管、扭杆和支架,轴管与驾驶室固定连接,扭杆固定穿设在轴管中,扭杆转动穿设在支架中,其中,该驾驶室翻转扭力调节机构还包括:扭杆臂、调节块和调节螺栓;其中扭杆臂上设置有通孔,扭杆固定穿设在通孔中,扭杆臂上还设置有安装孔;调节块固定设置在扭杆臂上,调节块上设置有调节孔,调节孔的轴线与调节块的轴线垂直;调节螺栓与调节孔螺纹连接,调节螺栓的末端抵顶在支架上。本发明提供的驾驶室翻转扭力调节机构,通过在扭杆臂上设置调节块,并在调节块上穿设调节螺栓,使调节螺栓的末端抵顶在支架上,通过旋转调节螺栓实现了驾驶室翻转扭力的可调性。

    一种客车乘员座椅三点式安全带高度调节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8744698A

    公开(公告)日:2024-10-08

    申请号:CN202411077628.1

    申请日:2024-08-0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汽车辅助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客车乘员座椅三点式安全带高度调节装置,包括上固定部、下固定部及调节带;上固定部安装于座椅的上部,下固定部设置于座椅的下部,高度调节环滑动套于调节带上;上部安全带盒设置于上固定部,下部安全带盒设置于下固定部,上部安全带织带的一端位于上部安全带盒内,并且上部安全带织带穿过高度调节环后,另一端与安全带锁舌连接;下部安全带织带的一端位于下部安全带盒内,另一端与安全带锁舌连接。本装置通过一种简易的带和环及其固定结构,能够忽略空间和尺寸限制,与客车乘员三点式安全带组合使用,等效降低其上固定点,适配不同身高的乘员,提高舒适性,规避安全风险。

    一种新型钢卡扣结构
    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9041245U

    公开(公告)日:2019-06-28

    申请号:CN201821747077.5

    申请日:2018-10-26

    Abstract: 一种新型钢卡扣结构,其包括:上连接面和下连接面以及位于所述下连接面的下表面的环形锁止孔,螺钉位于穿过所述上下连接面并与所述环形锁止孔相卡接锁止配合,其中:所述下连接面的下表面还布置有向下延伸并向内倾斜的锁止臂,所述锁止臂的末端布置在所述环形锁止孔的下侧并与所述螺钉的螺纹部分相卡接锁止配合,其轴向两处锁止结构与螺钉相配合,提高固定强度和可靠性。

    汽车电器盒固定组件
    1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7311325U

    公开(公告)日:2018-05-04

    申请号:CN201721173509.1

    申请日:2017-09-0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电器盒固定组件,包括支架本体、第一配合件和第二配合件;其中,支架本体的第一侧设置有两第一支脚,两第一支脚上均设置有凸焊螺母,支架本体的第二侧设置有两第二支脚,两第二支脚上均开设有卡槽;两第一配合件固定在汽车电器盒一侧,两第一配合件分别与两第一支脚相配合;两第二配合件固定在汽车电器盒另一侧,两第二配合件上均设置有卡舌,卡舌与卡槽相配合。使用时,将汽车电器盒的倾斜面置于支架本体上,然后使用螺栓穿过凸焊螺母和第一支脚;同时卡舌卡入卡槽中;再将支架本体的下侧固定至前轮挡泥板上。与现有技术相比,简化了装配过程,提高了装配效率,增强了固定可靠性,避免了汽车电器盒产生抖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