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束集束衬套、扭力梁车桥及汽车

    公开(公告)号:CN106379123B

    公开(公告)日:2019-06-04

    申请号:CN201610977736.3

    申请日:2016-11-08

    Inventor: 刘守银 刘洁浩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前束集束衬套、扭力梁车桥及汽车,其中,该前束集束衬套包括内筒、外筒和橡胶,所述橡胶硫化固定在所述内筒和所述外筒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包括小端面、导入段、主体段、防干涉段和大端面,所述橡胶包括镂空结构、小端橡胶体、橡胶主体和大端橡胶体;所述小端橡胶体和所述小端面配合;所述橡胶主体与所述主体段配合;所述大端橡胶体与所述大端面配合。本发明提供的前束集束衬套、扭力梁车桥及汽车有效地控制了扭力梁桥式悬架的侧向力前束的变化,可以降低衬套的橡胶的刚度,提高了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受到路面冲击而产生的振动和噪声,同时,提高了车辆的行驶的平顺性。

    摆臂总成、悬架及汽车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6379122B

    公开(公告)日:2019-03-26

    申请号:CN201610977739.7

    申请日:2016-11-08

    Inventor: 刘守银 刘洁浩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摆臂总成、悬架及汽车,其中,摆臂总成包括摆臂本体、衬套和球销;摆臂本体包括固定贴合连接的上、下板,上、下板相对于贴合面为镜像对称;球销分别与上、下板固定连接;上板设置有上板前凸台、上板后凸台和上板圆弧卷耳;下板设置有下板前凸台、下板后凸台和下板圆弧卷耳;上板前凸台和下板前凸台贴合,上板后凸台与下板后凸台贴合;上板圆弧卷耳和下板圆弧卷耳对接形成一容置空间,衬套固定在容置空间中。本发明提供的摆臂总成、悬架及汽车,摆臂总成包括摆臂本体,摆臂本体通过设置上板前凸台、上板后凸台、下板前凸台和下板后凸台,有效地增大了上板和下板之间的距离,提高了摆臂本体的截面系数,减小了摆臂本体的应力。

    一种整车耐久性试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840699B

    公开(公告)日:2019-02-19

    申请号:CN201710060997.3

    申请日:2017-01-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整车耐久性试验方法,通过对车辆销售市场行驶情况的调查和路面受力的调查;确定基准路面和市场行驶模式和耐久性试验模式;算出相对基准路面的各种耐久路面和市场路面的负荷倍率,并分别算出市场行驶模式和耐久性试验模式的当量负荷倍率;根据市场行驶模式和耐久性试验模式的当量负荷倍率求出市场换算倍率;根据设计目标里程,算出合理的试验场耐久性路面的行驶里程,这样的耐久性试验方法不仅与车辆设计目标寿命相符,而且节约成本。

    车辆后防护
    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6347276B

    公开(公告)日:2018-12-14

    申请号:CN201611042144.9

    申请日:2016-11-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后防护,其安装在车身纵梁的尾部,包括:后保险杠;后摆臂,后摆臂的一端与车身纵梁转动相连,另一端与所述后保险杠转动连接;副摆臂,所述副摆臂的一端与车身纵梁转动连接,另一端与后保险杠转动连接;后摆臂、副摆臂与车身纵梁围成一三角形,所述三角形的底角为与后保险杠相连的活动端,所述活动端可关于纵梁上下运动;在车身纵梁上还设有限制所述后摆臂转动角度的限位装置。本装置后摆臂、副摆臂与车身纵梁围成一三角形,三角形的底角为与后保险杠相连的活动端,活动端可关于纵梁上下活动,从而实现离去角调节。

    车辆后防护
    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6347274B

    公开(公告)日:2018-12-14

    申请号:CN201611042126.0

    申请日:2016-11-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后防护,包括:后保险杠;基座,其固定在纵梁上,基座包括底板和侧板;滑块,其滑动安装在基座内;滑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一组第一伸缩杆,第一伸缩杆与所述后保险杠相连;斜导向部,其包括第二伸缩杆和弹簧,第二伸缩杆的一端与后保险杠的顶部转动相连,第二伸缩杆的另一端与底板转动相连,弹簧预紧的安装在后保险杠与所述底板间的第二伸缩杆上;第一伸缩杆、第二伸缩杆和滑槽围成一大小可调的直角三角形;第二伸缩杆为所述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三角形的顶边以及侧边方向确定且可调节,由此提高其通过性和对后车保护。

    可变向管夹
    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3775827B

    公开(公告)日:2022-08-26

    申请号:CN202111232075.9

    申请日:2021-10-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变向管夹,包括第一半圆环管夹、第二半圆环管夹、第三半圆环管夹和第四半圆环管夹,第一半圆环管夹的一端与第二半圆环管夹的一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第一半圆环管夹的另一端与第三半圆环管夹的一端通过第一角度调节件可转动连接,第三半圆环管夹的另一端通过锁止件与第四半圆环管夹的一端连接,第四半圆环管夹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角度调节件与第二半圆环管夹的另一端可转动连接,第一角度调节件与第二角度调节件通过齿连接。本发明能够根据需求调整角度,并有效固定管线路。

    变速换挡器总成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065978A

    公开(公告)日:2020-12-11

    申请号:CN202010907972.4

    申请日:2020-08-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变速换挡器总成,包括底座、换挡组件以及操纵杆组件,换挡组件包括固定安装于底座的轴承盖本体,以及沿左右向轴线转动安装于轴承盖本体的换挡定位块结构,换挡定位块结构上形成有沿前后向延伸的轨道面;操纵杆组件包括沿上下向延伸且沿左右向轴线转动安装至底座的操纵杆,操纵杆的下端沿轨道面前后运动,操纵杆具有运动至轨道面中部的空挡位置,以及处于轨道面前后两端的换挡位置;其中,换挡定位块结构与操纵杆沿左右向转动的轴线成偏心设置,向前或向后摆动操纵杆的上端,操纵杆的下端带动换挡定位块结构相对于轴承盖本体活动,同时操纵杆在空挡位置和换挡位置之间切换。

    车辆后防护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740602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1042130.7

    申请日:2016-11-2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19/18 B60R19/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后防护,其安装在纵梁的尾部,包括:后保险杠;扭杆簧,其横向设置在两纵梁间,扭杆簧的中部固定在两纵梁间,扭杆簧的两端为伸出纵梁的伸出端,伸出端可在纵梁上转动;扭杆簧包括上扭杆簧和下扭杆簧,上扭杆簧和下扭杆簧上下正对设置;上摆臂,上摆臂的一端与上扭杆簧的伸出端固定连接,上摆臂的另一端与后保险杠转动相连;下摆臂,下摆臂的一端与下扭杆簧的伸出端固定连接,下摆臂的另一端与后保险杠转动相连;上摆臂、下摆臂以及后保险杠围成一平行四边形;后保险杠所在的一侧为平行四边形的活动端;活动端通过摆臂绕扭杆簧上下转动,实现保险杠上下调整,确保了其通过性以及对追尾时通过扭簧对撞击力进行缓冲。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