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铜杆下连续打包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907837B

    公开(公告)日:2022-08-19

    申请号:CN202010535569.3

    申请日:2020-06-12

    Inventor: 侯树峰

    Abstract: 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一种铜杆下连续打包的装置,包括:支架,所述的支架底端焊接有延伸架,液压伸缩杆,所述的延伸支架中部均镶嵌有液压伸缩杆,所述的液压伸缩杆一端焊接有操作架,所述的操作架背面靠近顶端处通过螺栓安装有第一气泵,所述的操作架背面靠近底端处通过螺栓安装有第二气泵,所述的第二气动伸缩杆的气压输入端与第二气泵气压输出端相互贯通经过设置台板以及称重台,在使用时加强了其在使用时对于工件进行实时的称重,防止现有技术中需要在出料完成后进行称重的情况发生,并且经过操作架配合液压伸缩杆以及相应的第一气动伸缩杆和第二气动伸缩杆,在使用时实现了其后续后续打包的方便性。

    一种导线柔软性能的检测方法及其检测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3588540A

    公开(公告)日:2021-11-02

    申请号:CN202110719962.2

    申请日:2021-06-28

    Abstract: 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一种导线柔软性能的检测方法及其检测设备,首先将一定长度的铜导线起点头端固定于固定点上,末端固定于活动点上,固定点和活动点均置于一带有斜坡的平台上,平台上还设置有重力滑块,推动重力滑块,以使其沿斜坡向下自由滑落,从而通过重力滑块抵靠带动活动点一并下滑,观察并记录活动点下滑的最大距离,同时将重力滑块侧向横移,以脱离抵靠的活动点,活动点向上回弹位移,此时再次观察并记录活动点向上回弹的最大距离,从而通过两次最大距离的直观检测,横向、竖向对比,定性得出该铜导线的柔软度和工艺性能,以实现针对于铜线材工艺柔软性能分析较为直观、简洁、便利快速的可靠检测。

    一种导线柔软性能的检测方法及其检测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3588540B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110719962.2

    申请日:2021-06-28

    Abstract: 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一种导线柔软性能的检测方法及其检测设备,首先将一定长度的铜导线起点头端固定于固定点上,末端固定于活动点上,固定点和活动点均置于一带有斜坡的平台上,平台上还设置有重力滑块,推动重力滑块,以使其沿斜坡向下自由滑落,从而通过重力滑块抵靠带动活动点一并下滑,观察并记录活动点下滑的最大距离,同时将重力滑块侧向横移,以脱离抵靠的活动点,活动点向上回弹位移,此时再次观察并记录活动点向上回弹的最大距离,从而通过两次最大距离的直观检测,横向、竖向对比,定性得出该铜导线的柔软度和工艺性能,以实现针对于铜线材工艺柔软性能分析较为直观、简洁、便利快速的可靠检测。

    一种在线测量控制线径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2139268A

    公开(公告)日:2020-12-29

    申请号:CN202010802474.3

    申请日:2020-08-11

    Inventor: 侯树峰

    Abstract: 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一种在线测量控制线径的装置包括:操作台和输入机构,所述的操作台通过线路与输入机构电性连接;所述的输入机构内包括塔伦和模具,所述的输入机构分三组每组的输入机构中包括四个塔伦和两个模具,四个所述的塔伦通过螺栓依次安装在输入机构中,两个所述的模具分别通过螺栓安装在前三个塔伦之间;经过设置塔伦、模具、退火室、张力架、张力轮、张力控制器以及红外线径检测仪,的设置并且使用时其设备统一有操作台进行统一操作,在使用时有效的实现了拉丝产品线径自动化控制,减少人员操作误差,减少生产产品不合格率,减少废丝量。

    一种铜杆下连续打包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907837A

    公开(公告)日:2020-11-10

    申请号:CN202010535569.3

    申请日:2020-06-12

    Inventor: 侯树峰

    Abstract: 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一种铜杆下连续打包的装置,包括:支架,所述的支架底端焊接有延伸架,液压伸缩杆,所述的延伸支架中部均镶嵌有液压伸缩杆,所述的液压伸缩杆一端焊接有操作架,所述的操作架背面靠近顶端处通过螺栓安装有第一气泵,所述的操作架背面靠近底端处通过螺栓安装有第二气泵,所述的第二气动伸缩杆的气压输入端与第二气泵气压输出端相互贯通经过设置台板以及称重台,在使用时加强了其在使用时对于工件进行实时的称重,防止现有技术中需要在出料完成后进行称重的情况发生,并且经过操作架配合液压伸缩杆以及相应的第一气动伸缩杆和第二气动伸缩杆,在使用时实现了其后续后续打包的方便性。

    一种漆包线的脱漆装置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462957A

    公开(公告)日:2020-07-28

    申请号:CN202010269733.0

    申请日:2020-04-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漆包线的脱漆装置,包括热解室,热解室内贯穿有水平设置的输送带,热解室的一侧外壁固定有电磁推杆,电磁推杆的推杆前端设有固定板,热解室的另一侧内壁固定有导套,导套的内部设有滑杆,固定板靠近输送带输送方向始端的一端上部设有连接块二,固定板的上端设有斜板,斜板的两侧上部设有侧板,斜板靠近输送带输送方向始端的一端下部设有连接块一,斜板与固定板之间设有弹性件,固定板靠近输送带输送方向末端的一端上部设有支撑条,本脱漆装置通过电磁推杆驱动斜板做高频率的往复运动,通过侧板推动漆包线团同步做往复运动,使漆包线团不断抖动,从而加速漆包线团内部胶皮和废漆的熔化和渗出,提高漆包线团的热解质量。

    一种焚烧炉补氧预热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442284A

    公开(公告)日:2020-07-24

    申请号:CN202010265133.7

    申请日:2020-04-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焚烧炉补氧预热装置,涉及焚烧炉领域,包括焚烧炉及一端与焚烧炉进气口连接的进气管道;一端与焚烧炉尾气出口连接的尾气管道;安装于尾气管道的热交换部,其包括进口和出口;进气管道的另一端与出口连接;出气口通过连接管道与进口连接的补氧风机;焚烧炉工作时,焚烧炉内的尾气通过尾气管道排出到尾气处理装置处理;同时,补氧风机将外部空气送入热交换部,与尾气管道中的尾气发生热量交换,并通过进气管道将温度已经升高的外部空气送入焚烧炉中,通过这种方式,在外部空气进入焚烧炉之前,可将外部空气的温度升高到需要的温度,从而使空气进入焚烧炉,并与焚烧炉内的气体混合后,使混合气体可充分燃烧。

    电气化铁道接触网承力索用高强度铜杆的生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160963A

    公开(公告)日:2018-06-15

    申请号:CN201711474089.5

    申请日:2017-12-2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铜杆生产工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气化铁道接触网承力索用高强度铜杆的生产方法。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以纯度为99.957%以上的电解铜为原料,将电解铜预热烘干后在熔炼装置中进行熔化,熔炼装置包括熔炼炉、保温炉,在熔化炉与保温炉之间设有隔仓,采用木炭及石墨鳞片覆盖铜液表面保证熔化时的隔氧状态,并经在线除气、脱氧、搅拌,通过陶瓷结晶器过滤,采用牵引机组经过上引拉拔、反推、停止过程上引铜杆。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生产的电气化铁道接触网承力索用铜杆强度较低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电气化铁道接触网承力索用高强度铜杆的生产方法。

    一种漆包线脱漆用的上料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439547B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010266032.1

    申请日:2020-04-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漆包线脱漆用的上料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输送带一、输送带二、调整组件和移动组件,所述调整组件的输出端设有托盘,所述移动组件的输出端设有竖直朝下的液压缸一,所述液压缸一的活塞杆下端设有搬运组件,所述搬运组件包括开口朝下的U形座三,所述U形座三的内侧沿竖直方向设有多个转动连接的驱动辊,所述驱动辊的外部竖直设有链传动的链板输送带,所述U形座三的外侧还固定有电机三,所述链板输送带朝向输送带二的一侧自上而下等距设有多个支撑单元,本发明的上料装置通过多个支撑单元同时搬运多个漆包线团,通过转动链板输送带实现多个漆包线团的逐个转移,大大提高了漆包线团的上料效率,降低了人工频繁吊运的风险。

    一种高导材料用均匀退火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13957208A

    公开(公告)日:2022-01-21

    申请号:CN202111343814.1

    申请日:2021-11-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导材料用均匀退火工艺,涉及工业生产技术领域。该高导材料用均匀退火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设置温度区间;S2、加热元件开设加热温度同步显示在数显温控仪上;S3、通过板式交换器、循环泵、加热元件和数显温控仪及配套的电气控制系统实现控温;S4、在加热元件上加装电路报警器;S5、对微细铜线进行退火。本发明通过数显温控仪根据实时温度调整加热元件和循环泵的功率,进而实现温度控制,实现水槽温度恒定在设定值范围内,通过电路报警器检测加热元件是否正常运行,故障停机时间可由原4h缩至1.5h以内,节省检修时间,节约加工费、电费及报废品损失。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