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831814A
公开(公告)日:2024-10-25
申请号:CN202411249978.1
申请日:2024-09-06
Applicant: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农业机械装备与工程研究所 , 安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卡叶的分步式振动过筛机,属于茶叶分选领域,包括振动机架、筛板、固定式筛杆以及活动式筛杆,相邻筛板之间首尾紧密相接,在振动机架内对应每个筛板底部的位置安装有出叶通道,固定式筛杆、活动式筛杆交错安装在筛板上,活动式筛杆端部设置有活动板,活动式筛杆端部固定在活动板上,在活动板底部安装有活动驱动结构,活动驱动结构通过活动板带动活动式筛杆沿一圆形轨迹做位移运动,以使得活动式筛杆与相邻的固定式筛杆之间形成可变大变小的筛缝。本发明中,活动式筛杆和固定式筛杆之间形成可变大变小的筛缝,能够防止茶叶卡堵在筛缝处,且活动式筛杆相对于固定式筛杆的交错式运动能够有效防止卡叶,提高了透筛率。
-
公开(公告)号:CN110214831B
公开(公告)日:2023-06-16
申请号:CN201910623962.5
申请日:2019-07-11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黄茶闷黄设备及其自动化控制闷黄程度的方法,包括有机架、壳体,壳体内安装有中空的且可旋转的闷黄滚筒,闷黄滚筒通过其两侧的滚轮支撑机构支撑,闷黄滚筒的中部设有从一端插入的通气导管,闷黄滚筒的另一端设有出气口,出气口连接有出气管,闷黄滚筒上设有进出料口,上壳体上安装有与进出料口配合的进料斗,进料斗通过其一侧倾斜架设的进料输送带进料,进料输送带的前方设有皮带秤,闷黄滚筒的底端设有出料口,下壳体的底端部设有与出料口对应配合的卸料口,卸料口的底端部架设有出料传动带。本发明采用自动化控制系统,通过控制闷黄时间,控制闷黄后叶片的含水率;同时主要加工参数温度、湿度、滚筒速度可以在线监测,操作简单,闷黄品质均匀。
-
公开(公告)号:CN106938248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1710249187.2
申请日:2017-04-17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制茶的滚筒式鲜叶风选机,包括提升机、振动输料机、风选室和滚筒机构。所述风选室的顶部设有可自动调整叶片角度的百叶窗,风选室的前部和后部分别设有鼓风机和吸风机,风选室的底部设有输送带,风选室的内部设有带有旋转滚筒的滚筒机构,鲜叶经过旋转滚筒风选的同时,再通过旋转滚筒的筛孔筛选,一芽三四叶落入前方一区输送带,一芽两叶落入二区输送带,一芽一叶落入三区输送带,单片及芽头被吹向后方,落入四区输送带,实现茶叶鲜叶的分级风选。本发明风选和筛选相结合,采用变频电机,实现智能调节。结构简单,容易操作,适宜推广运用。
-
公开(公告)号:CN106914407B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1710248822.5
申请日:2017-04-17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制茶的滚筒式鲜叶筛分机,包括提升机、振动进料机、组合滚筒筛和驱动机构,所述组合滚筒筛设有机架和四个滚筒筛,所述四个滚筒筛均为圆筒状结构,从里到外分成四层套设,且从里到外长度逐一减小,直径逐一加大,所述四个筛的筛孔尺寸不同,最里层的筛孔尺寸最大,往外层逐层减小。采用四层滚筒筛相叠加的方式,利用鲜叶中单芽、一芽一叶、一芽两叶、一芽三四叶、单片的特性不同进行筛选,实现鲜叶的分级筛选。本发明采用变频电机,实现无极调节,结构简单,容易操作,适宜推广运用。
-
公开(公告)号:CN110292076B
公开(公告)日:2022-04-19
申请号:CN201910531027.6
申请日:2019-06-19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段连续式茶叶烘焙机及其控制方法。该烘焙机包括PLC控制单元以及按照茶叶加工方向依次设置的初烘供料单元、初烘单元、摊凉供料单元、摊凉单元、复烘供料单元、复烘单元;初烘供料单元包括第一立式提升机以及第一称重机构;初烘单元包括第一茶叶烘焙机;摊凉供料单元包括第二立式提升机;摊凉单元包括茶叶摊凉机;复烘供料单元包括第三立式提升机以及第二称重机构;复烘单元包括第二茶叶烘焙机;所述第一茶叶烘焙机、第二茶叶烘焙机各自包括茶叶输送带、安装在茶叶输送带上方且对茶叶进行烘焙的远红外陶瓷加热板以及安装在茶叶输送带下方且对茶叶进行烘焙的管式燃烧器。本发明实现定量供料、自动加工,茶叶烘焙效率高、质量好。
-
公开(公告)号:CN109182055B
公开(公告)日:2021-07-16
申请号:CN201811139574.1
申请日:2018-09-28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IPC: C12H6/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加料回流蒸酒机,所属动加料回流蒸酒机包括自动送料机械结构,蒸桶结构,冷凝盖结构,自动送料机械结构包括机架底座、支撑板、皮带、齿条、送料片,蒸桶结构包括蒸桶外壁、蒸桶内壁、橡胶塞、筛网顶板、筛网中板和筛网底板,该蒸酒机主要能够自动检测并定点加料,且还具有松散粮食和酒醅的混合物、分层冷凝和酒液回流的功能,不仅克服了现有蒸酒设备难于操作、加料繁琐、干锅糊锅和出酒率低的问题,还为蒸酒过程中的蒸馏环节提供了稳定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08444924B
公开(公告)日:2020-12-08
申请号:CN201810211952.6
申请日:2018-03-07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IPC: G01N21/25 , G01N21/3563 , G01N21/35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高光谱图像技术判别茶叶贮藏期的方法,本方法应用高光谱图像技术结合支持向量机算法建立定性分析模型,实现茶叶贮藏期的快速准确判别,本方法具有分析速度快、效率高、成本低、测试重现性好、样品无需预处理且便于在线无损检测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7164400B
公开(公告)日:2020-07-07
申请号:CN201710485003.2
申请日:2017-06-22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基因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新的产茶叶碱和咖啡碱的重组基因工程菌及其构建方法和应用,本发明主要利用以黄嘌呤为甲基受体的咖啡碱合成代谢途径,将茶树咖啡碱合成酶基因TCS1和酵母鸟嘌呤脱氨酶基因GUD1共同导入大肠杆菌中,构建获得一种能在体外发酵生产茶叶碱和咖啡碱的重组大肠杆菌工程菌。该工程菌能在不添加任何底物的条件下,同时高产茶叶碱和咖啡碱,产量分别达到4.17mg/L和20.3mg/L,且产物在发酵液中,易分离纯化,具有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5861408B
公开(公告)日:2019-11-19
申请号:CN201610475914.2
申请日:2016-06-22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发酵生产咖啡碱的工程菌,所述工程菌是通过将咖啡碱生物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酶基因导入谷氨酸棒状杆菌(Corynebacterium glutamicum)构建而成的重组谷氨酸棒状杆菌。本发明通过过量表达咖啡碱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酶基因,使谷氨酸棒状杆菌具备生产咖啡碱的能力,且产物咖啡碱能够大量分泌到胞外,分离纯化步骤少,咖啡碱的得率高,摇瓶发酵结果显示,咖啡碱的产量达3.75mg/L,表明该重组工程菌具有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为利用谷氨酸棒状杆菌发酵生产食品安全级咖啡碱奠定了理论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0301509A
公开(公告)日:2019-10-08
申请号:CN201910531013.4
申请日:2019-06-19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IPC: A23F3/4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段连续式茶叶提香机及其控制方法。该茶叶提香机包括PLC控制单元以及沿茶叶加工方向依次布置的初提香供料单元、初提香单元、摊凉供料单元、摊凉单元、复提香供料单元、复提香单元;本发明可定量供料、自动卸料,不仅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输送效率,而且定量供料保证了茶叶提香的品质,实现了茶叶提香的自动化、连续化生产;同时本发明在初提香单元、复提香单元中通过上下加热的方式实现三维立体式加热,互补性强,充分利用热空气,穿透能力强,营造更加均匀的温度场,保证茶叶受热均匀,不易产生焦片、红片和碎茶,提升茶叶提香的品质和香气。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