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166024A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410249321.9
申请日:2024-03-05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过表达硫氧还蛋白超家族基因PtTrxL的藻株及其构建方法,属于微藻基因工程技术领域。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取三角褐指藻,提取RNA,合成cDNA,利用引物PtTrxL‑F和引物PtTrxL‑R,PCR扩增,得到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的目的基因;(2)将表达载体质粒酶切,纯化,与目的基因连接转化,构建重组质粒;(3)将培养至对数期的普通小球藻,离心,加入线性化的重组质粒,进行电击,培养,重悬,筛选,得过表达硫氧还蛋白超家族基因PtTrxL的藻株。有益效果:提供一种过表达三角褐指藻Thioredoxin‑like(TrxL)基因的转化藻株,为下一步PtTrxL参与小球藻叶绿体光合蛋白氧化调节的作用机制的研究奠定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7256283A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311239222.4
申请日:2023-09-22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普通小球藻硒肥生产富硒马铃薯的培养方法,属于马铃薯种植技术领域。培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普通小球藻液,(2)富硒普通小球藻培养,(3)制备普通小球藻硒肥储备液,(4)马铃薯混合培养,即得。有益效果:本发明将普通小球藻与外源刺激素与亚硒酸钠一起培养,获得小球藻硒肥储备液,再配制一定浓度的施用肥液,在马铃薯的苗期、生长期、结薯期各喷施一次即可,提高了马铃薯的含硒量,且操作步骤简单。利用小球藻在外源刺激素的胁迫压力下可以将亚硒酸盐完全、高效转化为纳米硒颗粒(Se0)。经沉淀处理制成的小球藻富硒肥,具有“硒+营养”的双重功效,成为功能有机硒产品开发的优质生物质原料。
-
公开(公告)号:CN118028319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410159645.3
申请日:2024-02-04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过表达氧化还原酶基因PtPrx5在提高普通小球藻产硒过程抗氧化能力中的应用,属于基因工程技术领域。采用电穿孔转化法将PtPrx5基因导入普通小球藻基因组中,得到转基因小球藻;所述转基因小球藻的抗氧化能力、产硒量均优于普通小球藻;所述PtPrx5基因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一种过表达氧化还原酶基因PtPrx5在提高普通小球藻在外源刺激素刺激下高效产硒过程抗氧化能力中的应用,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得到PtPrx5过表达的普通小球藻,在外源刺激素刺激下高效产硒过程中,可以帮助提高藻细胞的抗氧化系统的酶活,降低膜损伤,以此来应对不良的外界胁迫,提高普通小球藻的自我防护能力以及硒元素的产量。
-
公开(公告)号:CN107164400B
公开(公告)日:2020-07-07
申请号:CN201710485003.2
申请日:2017-06-22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基因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新的产茶叶碱和咖啡碱的重组基因工程菌及其构建方法和应用,本发明主要利用以黄嘌呤为甲基受体的咖啡碱合成代谢途径,将茶树咖啡碱合成酶基因TCS1和酵母鸟嘌呤脱氨酶基因GUD1共同导入大肠杆菌中,构建获得一种能在体外发酵生产茶叶碱和咖啡碱的重组大肠杆菌工程菌。该工程菌能在不添加任何底物的条件下,同时高产茶叶碱和咖啡碱,产量分别达到4.17mg/L和20.3mg/L,且产物在发酵液中,易分离纯化,具有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7164400A
公开(公告)日:2017-09-15
申请号:CN201710485003.2
申请日:2017-06-22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基因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新的产茶叶碱和咖啡碱的重组基因工程菌及其构建方法和应用,本发明主要利用以黄嘌呤为甲基受体的咖啡碱合成代谢途径,将茶树咖啡碱合成酶基因TCS1和酵母鸟嘌呤脱氨酶基因GUD1共同导入大肠杆菌中,构建获得一种能在体外发酵生产茶叶碱和咖啡碱的重组大肠杆菌工程菌。该工程菌能在不添加任何底物的条件下,同时高产茶叶碱和咖啡碱,产量分别达到4.17mg/L和20.3mg/L,且产物在发酵液中,易分离纯化,具有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8633472A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410918457.4
申请日:2024-07-09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农业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促进茶树生长和/或提升茶树品质的方法。本发明通过在茶树萌芽前至茶树采摘期补充不同的光质,每天保持光照时间14~16h,且保持光照强度≥200μmol·m‑2·s‑1,有利于促进茶树的生长;即以红光为主促进茶树生长和茶芽的萌发,人为延长了白化茶树的采摘期;而以蓝光为主则提升了茶叶的品质,增加了茶氨酸为主的氨基酸含量,提升茶叶鲜爽度;同时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在促进茶树生长和提升茶树品质两者间找到平衡点,因而为改良白化茶树的栽培环境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8166025A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410249400.X
申请日:2024-03-05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过表达醌氧化还原酶基因PtQOR的藻株及其构建方法,属于微藻基因工程技术领域。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取三角褐指藻,提取RNA,合成cDNA,利用引物PtQOR‑F和引物PtQOR‑R,PCR扩增,得到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的目的基因;(2)将表达载体质粒酶切,纯化,与目的基因连接转化,构建重组质粒;(3)将培养至对数期的普通小球藻,离心,加入线性化的重组质粒,进行电击,培养,重悬,筛选,得过表达醌氧化还原酶基因PtQOR的藻株。有益效果:提供一种一种过表达三角褐指藻QOR基因的转化藻株,为下一步PtQOR在小球藻产纳米硒过程中的表达和功能研究奠定基础。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