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871867A
公开(公告)日:2023-03-31
申请号:CN202211515571.X
申请日:2022-11-30
Applicant: 宁波工程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应水下复杂工作环境的检测和辅助作业机器人装置,涉及水下设备技术领域,包括集成式环绕结构、推进装置、密封舱、电调舱和浮体材料,集成式环绕结构的前后两端支架和侧方支架均为圆弧式结构,推进装置环绕布置在集成式环绕机构的边缘,密封舱、浮体材料和电调舱均设置在集成式环绕结构上,密封舱设置在集成式环绕结构的中心,浮体材料填充在密封舱与集成式环绕结构之间,电调舱设置在密封舱与集成式环绕结构之间,推进装置和电调舱均与密封舱电连接,本发明既能提高整机的流体性能,又能方便密封舱内部元件的布置,提升了密封舱空间的使用效率,提高了电子调速器的散热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3792469A
公开(公告)日:2021-12-14
申请号:CN202111106710.9
申请日:2021-09-22
Applicant: 宁波工程学院
IPC: G06F30/2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降维计算的结构动力特性分析方法及系统,应用于土木工程结构动力特性分析技术领域,获取结构参数,建立结构有限元模型,获取结构的刚度矩阵K和质量矩阵M;由刚度矩阵K和质量矩阵M计算得到联合矩阵G;选取m个关键自由度,其中m<<n,对联合矩阵G进行矩阵分块,得到各分块子矩阵;利用各分块子矩阵计算得到过渡矩阵H;利用过渡矩阵H计算得到降维后的刚度矩阵和降维后的质量矩阵求解降维后的动力特征方程,得到原结构的动力特性参数。本发明将高维有限元模型降为低维有限元模型,再进行动力特性计算,能有效节省计算时间和计算成本,获得高精度的动力特性参数,可用于结构动力学分析、优化设计或安全诊断中。
-
公开(公告)号:CN113624575A
公开(公告)日:2021-11-09
申请号:CN202110885991.6
申请日:2021-08-03
Applicant: 宁波工程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桩孔振动台试验模型的制作方法,涉及桩基施工领域,具体步骤为:确定桩孔原型和桩孔模型的几何尺寸;利用几何尺寸,计算几何相似因子,并利用几何相似因子,计算加速度、速度、时间相似因子;计算桩孔原型的塌孔控制函数;根据塌孔控制函数,计算桩孔原型稳定性最不利截面位置;根据几何相似因子,计算桩孔模型稳定性最不利截面位置;计算桩孔原型与桩孔模型中最不利截面位置的土层弹性模量相似因子和应力相似因子;根据应力相似因子,计算桩孔模型中最不利截面位置处的塌孔控制函数值;根据塌孔控制函数值,计算桩孔模型中护壁泥浆的液面高度;根据上述所得参数,能够获得合理可靠的桩孔振动台试验模型并可以开展振动台试验。
-
公开(公告)号:CN113585047A
公开(公告)日:2021-11-02
申请号:CN202111038412.0
申请日:2021-09-06
Applicant: 宁波工程学院
Inventor: 朋茜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填充ECC的钢管‑开孔板抗剪连接件及其施工方法,属于桥梁工程技术领域,其包括一钢板和若干短管,钢板上设置若干通孔;短管与通孔对应设置,并固定连接在钢板上;短管内填充ECC混凝土并形成ECC混凝土短柱。本发明提出的填充ECC的钢管‑开孔板抗剪连接件与传统PBL开孔板连接件相比,取消了穿孔钢筋,取而代替的是长度可控的可固定位置的短钢管,并内填充ECC混凝土,既保证了连接件的有效工作,还对施工极其方便,特别是混合塔柱、组合基础以及桥面板等内部空间有限的情况下。
-
公开(公告)号:CN112883607A
公开(公告)日:2021-06-01
申请号:CN202110108874.9
申请日:2021-01-27
Applicant: 宁波工程学院
IPC: G06F30/2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结构损伤测试的损伤模拟方法与系统,涉及结构力学领域,具体包括步骤:获取待测试结构有限元模型的总刚度矩阵和对角质量矩阵;根据有限元模型获取待测试结构预设阶数内各阶的初始特征值和初始振型,以及目标测试单元损伤后待测试结构预设阶数内各阶的损后特征值和损后振型;获取目标测试单元对应节点以及相邻节点处分别增加质量块后,对角质量矩阵的变化量;根据初始特征值和损后特征值间的特征差值,并结合变化量获取各质量块所需的质量;根据各质量块所需的质量分别设置相应质量块于待测试结构中目标测试单元各节点处,并进行结构损伤测试。本发明无需破坏待测试结构本身的结构,可循环多次使用,降低了试验整体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2525519B
公开(公告)日:2021-05-04
申请号:CN202110177706.5
申请日:2021-02-09
Applicant: 宁波工程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脉动测试的桁架结构损伤评估方法,涉及结构健康监测领域。本发明方法首先对桁架结构的所有杆件和杆件的所有端节点的自由度进行编号,并建立桁架结构的有限元模型,获得刚度矩阵和质量矩阵;其次在桁架结构的各个节点上安装无线加速度传感器,记录结构脉动各阶特征值及相应的振型;对各阶振型进行归一化运算;计算桁架结构的虚拟位移矩阵和损伤指标向量以及损伤程度因子;最后根据损伤指标向量评估损伤杆件位置,根据损伤程度因子评估损伤程度。使用本发明方法进行桁架结构损伤评估,无须专门施加人工激振外荷载,并且能节省损伤评估所需要花费的时间和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2906261A
公开(公告)日:2021-06-04
申请号:CN202110108887.6
申请日:2021-01-27
Applicant: 宁波工程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图像处理的结构评估方法与系统,涉及结构安全评估领域,具体包括步骤:获取待评估结构的实时图像信息,并根据实时图像信息上一采样时刻以及当前采样时刻实时图像信息中的节点坐标;获取各节点坐标等比例相对位移后的相对位移数据,并建立待评估结构的有限元模型;根据相对位移数据和有限元模型分别获取上一采样时刻和当前采样时刻的状态向量;根据上一采样时刻和当前采样时刻的状态向量获取平衡参数,并根据平衡参数获取各节点对应自由度的健康指数;根据健康指数构建健康指数散点图并对桁架桥杆件进行评估。本发明不会对待评估结构本身造成结构破坏,无需人工在待评估结构上加装检测设备,加快了检测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0845211A
公开(公告)日:2020-02-28
申请号:CN201911135025.1
申请日:2019-11-19
Applicant: 宁波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宁波工程学院 , 海灿(宁波)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Inventor: 黄宝涛 , 朱汉华 , 张牧 , 黄保建 , 龚杰林 , 陈孟冲 , 周明妮 , 李家春 , 蒋儿 , 牛斌 , 朋茜 , 赵庆娟 , 翟力欣 , 王毓晋 , 国威 , 李良 , 吴限 , 樊昌翼 , 周文杰 , 杜建军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液限软土直接用于预制装配式路基填筑材料的改良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高液限软土,按照顺序依次加入生石灰粉、低标号水泥、粉煤灰粉,然后按照加入顺序依次分别高速搅拌得到第一级初始混合料后进行初次闷料、按照顺序依次加入聚丙烯酸酯乳液、苯丙乳液、吸水树脂,进行二次闷料、再加入水稻秸秆、聚苯乙烯泡沫乳液、吸水树脂,进行三次闷料,最后,封装出符合道路填筑需要的封装块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解决了利用高液限软土直接用于路基填筑问题,不仅实现本地资源的可循环利用,而且实现了填筑的预制装配化,提高了填筑路基的整体强度和承载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3792469B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2111106710.9
申请日:2021-09-22
Applicant: 宁波工程学院
IPC: G06F30/2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降维计算的结构动力特性分析方法及系统,应用于土木工程结构动力特性分析技术领域,获取结构参数,建立结构有限元模型,获取结构的刚度矩阵K和质量矩阵M;由刚度矩阵K和质量矩阵M计算得到联合矩阵G;选取m个关键自由度,其中m<<n,对联合矩阵G进行矩阵分块,得到各分块子矩阵;利用各分块子矩阵计算得到过渡矩阵H;利用过渡矩阵H计算得到降维后的刚度矩阵#imgabs0#和降维后的质量矩阵#imgabs1#求解降维后的动力特征方程,得到原结构的动力特性参数。本发明将高维有限元模型降为低维有限元模型,再进行动力特性计算,能有效节省计算时间和计算成本,获得高精度的动力特性参数,可用于结构动力学分析、优化设计或安全诊断中。
-
公开(公告)号:CN110845211B
公开(公告)日:2021-12-07
申请号:CN201911135025.1
申请日:2019-11-19
Applicant: 宁波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宁波工程学院 , 海灿(宁波)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Inventor: 黄宝涛 , 朱汉华 , 张牧 , 黄保建 , 龚杰林 , 陈孟冲 , 周明妮 , 李家春 , 蒋儿 , 牛斌 , 朋茜 , 赵庆娟 , 翟力欣 , 王毓晋 , 国威 , 李良 , 吴限 , 樊昌翼 , 周文杰 , 杜建军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液限软土直接用于预制装配式路基填筑材料的改良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高液限软土,按照顺序依次加入生石灰粉、低标号水泥、粉煤灰粉,然后按照加入顺序依次分别高速搅拌得到第一级初始混合料后进行初次闷料、按照顺序依次加入聚丙烯酸酯乳液、苯丙乳液、吸水树脂,进行二次闷料、再加入水稻秸秆、聚苯乙烯泡沫乳液、吸水树脂,进行三次闷料,最后,封装出符合道路填筑需要的封装块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解决了利用高液限软土直接用于路基填筑问题,不仅实现本地资源的可循环利用,而且实现了填筑的预制装配化,提高了填筑路基的整体强度和承载能力。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