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606469A
公开(公告)日:2023-01-17
申请号:CN202211350244.3
申请日:2022-10-31
Applicant: 宁夏回族自治区水土保持监测总站(宁夏回族自治区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总站) , 西安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黄土丘陵区抗旱造林的方法,及造林整地技术领域,用于黄土丘陵沟壑区的“88542”隔坡反坡水平沟整地及造林使用。本发明实现对水资源的充分利用,实现在传统的水平沟整地的基础上提高了整地规格、改变了水平沟与等高线的倾斜度,使水平沟向内反坡,利于雨水向水平沟内部汇流、增强了雨水入渗速度和数量,能够有效拦蓄径流,除暴雨外一般能全部拦蓄坡面降水产生的径流,有利于保持土壤水分,有利于大面积收集天然雨水,存储与土壤中、减少浇灌,提高了造林成活率,降低了灌溉成本,增加土壤水分、提高土壤养分,形成更利于苗木成活的生境条件,提高造林成活率、保存率、成林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740516A
公开(公告)日:2025-04-01
申请号:CN202411892287.3
申请日:2024-12-20
Applicant: 西安理工大学 , 陕西水务发展生态科技研发有限公司
IPC: G06F30/28 , G06F30/23 , G06F17/12 , G06F17/13 , G06F111/10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二维耦合的城市水动力水质全过程高效高分辨率模拟方法,是针对现有城市水环境污染模拟方法无法高效精细化一体化模拟城市水环境污染全过程的问题,提出一种详细物理过程的新的处理方案,在结构有限体积数值离散框架下基于动力波来模拟地表径流和污染物输移过程,能够准确保证整个计算过程的水量水质守恒,将研究区域地表概化为网格计算单元,并采用动态链接库将二维地表与管网、一维河道等水动力水质输移过程紧密耦合,能够揭示城市水环境系统中的各种过程互馈和影响机理,高效高精度集成模拟城市地表、地下排水系统及河湖水环境全过程。
-
公开(公告)号:CN114282403B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111387049.3
申请日:2021-11-22
Applicant: 西安理工大学
IPC: G06F30/23 , G06F30/28 , G06T17/05 , G06T17/20 , G06F9/50 , G06T1/20 , G06F111/10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耦合生境适宜模型的高效高精度栖息地模拟方法,采用矩形网格的高分辨率DEM地形,由已知条件赋值相关参数;基于Godunov格式中心有限体积法空间离散二维浅水方程,获取更高空间离散精度;由MUSCL重构和Runge‑Kutta法进一步实现时空的二阶精度;基于IFIM理论,采用适宜指数HSI构建生境适宜模型,以实现水动力过程与生境适宜模型的耦合;并引入GPU加速技术提高模拟效率。至此,耦合生境适宜模型的高效高精度栖息地模拟方法构建完成。本发明提高了生境模型中生境因子模拟精确性,为准确模拟河流水力特性和生物栖息地提供有效技术支撑,使之成为评价生物生境质量的有力工具。
-
公开(公告)号:CN112036452B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010814789.X
申请日:2020-08-13
Applicant: 西安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SSD神经网络的水深自动监测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前期数据采集;步骤2,将步骤1采集的水尺照片分为训练集、验证集及测试集;步骤3,采用LabelImg图片标注工具对图片中的水尺区域进行标注,且每张标注后的图片会得到一个.xml文件;步骤4,将训练集和验证集的标签文件载入SSD模型并开始训练,直到网络模型训练收敛,得到最终水尺模型;步骤5,以测试集图像作为模型输入,且基于步骤4得到的水尺模型,对水尺边界进行提取,得到水尺识别图像及识别出的水尺像素信息;步骤6,利用水尺像素大小信息,反推计算出此刻水深大小。本发明仅利用普通摄像头及普通水尺,便可自动获取监测点水深。
-
公开(公告)号:CN117436358A
公开(公告)日:2024-01-23
申请号:CN202311245415.0
申请日:2023-09-25
Applicant: 西安理工大学
IPC: G06F30/28 , G06F30/23 , G06T17/20 , G06T17/05 , G06F16/29 , G06F111/10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基于一维水动力模型的流域动态淹没评估方法,获取计算区域的基础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处理;使用Python调用ArcGIS,生成计算区域的最近邻河道相对高度HAND文件与flag文件;获取一维河网模型计算所需要的数据,在程序中根据获得的flag文件对河段和HAND文件进行关联;对一维河网模型进行求解并更新每个河道网格上的水力要素,采用每个河段的平均水深与其对应子流域的HAND值进行判定,得到整个区域的淹没范围与水深;最后输出研究区域淹没范围的结果文件。本发明的基于一维水动力模型的流域动态淹没评估方法过程明确,方法简便,用时较短,可用于大尺度流域洪水淹没范围的快速计算与评估。
-
公开(公告)号:CN114792071B
公开(公告)日:2023-08-25
申请号:CN202210541825.9
申请日:2022-05-18
Applicant: 西安理工大学
IPC: G06F30/27 , G06Q10/0631 , G06Q50/06 , G06F11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机器学习技术的排水泵站优化调度方法,以SWMM模型作为粒子群算法中的个体粒子,计算不同方案的仿真结果。在优化迭代过程中,将人工神经网络、克里金模型和径向基函数网络三种机器学习模型动态嵌入,并采用基于模型误差的最大期望改进填充准则来选择可能的最优粒子,从而避免了所有粒子的评价和加速收敛,大大减少算法的精确评估次数,实现高效、准确的城市排水泵站优化调度,同时,将水泵开关的数量和泵站前池的水位限制在允许的范围内,确保泵站的合理、安全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5828786A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211592089.6
申请日:2022-12-12
Applicant: 西安理工大学
IPC: G06F30/28 , G06F30/23 , G06T17/20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次洪过程中淤地坝系减沙量的计算方法,首先收集流域控制水文站的场次径流、泥沙数据,采集流域降水数据、数字高程模型(DEM)及土地利用类型数据,淤地坝设计资料(包括坝址分布点位、控制面积、坝高、泄水建筑物等);其次根据实测径流泥沙数据建立流域次暴雨水沙响应模型;构建流域水文水动力模型;模拟同场降雨条件下淤地坝系未建设与建设情景的流域次洪水过程;根据流域出口断面洪水模拟结果计算不同建坝情境下的径流侵蚀功率,并利用次暴雨水沙响应模型确定输沙模数;最后基于输沙模数得出流域淤地坝系的减沙量。本发明的一种次洪过程中淤地坝系减沙量的计算方法,为评估次洪条件下各运行阶段坝系的减沙潜力提供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09636171B
公开(公告)日:2022-11-29
申请号:CN201811487454.0
申请日:2018-12-06
Applicant: 西安理工大学
IPC: G06Q1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区域植被恢复的综合诊断与风险评价方法,具体按照以下步骤实施:确定研究区域,收集研究区年NDVI遥感数据;确定植被覆盖度的时空变异特征、年植被覆盖度变化的趋势特征、年植被覆盖度变化的持续性特征、年植被覆盖度变化的突变性特征、年植被覆盖度变化的分布函数特征;建立与植被覆盖度对应的风险等级,计算每个植被覆盖度像元中每一个植被覆盖度级别的风险发生概率,风险发生概率最大的植被覆盖度级别对应的风险等级为该像元的植被恢复风险等级,则该区域为该等级风险区。本发明的一种区域植被恢复的综合诊断与风险评价方法,凭借较少的数据高效的对研究区域植被恢复进行诊断与风险评价,为区域生态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
-
公开(公告)号:CN114282403A
公开(公告)日:2022-04-05
申请号:CN202111387049.3
申请日:2021-11-22
Applicant: 西安理工大学
IPC: G06F30/23 , G06F30/28 , G06T17/05 , G06T17/20 , G06F9/50 , G06T1/20 , G06F111/10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耦合生境适宜模型的高效高精度栖息地模拟方法,采用矩形网格的高分辨率DEM地形,由已知条件赋值相关参数;基于Godunov格式中心有限体积法空间离散二维浅水方程,获取更高空间离散精度;由MUSCL重构和Runge‑Kutta法进一步实现时空的二阶精度;基于IFIM理论,采用适宜指数HSI构建生境适宜模型,以实现水动力过程与生境适宜模型的耦合;并引入GPU加速技术提高模拟效率。至此,耦合生境适宜模型的高效高精度栖息地模拟方法构建完成。本发明提高了生境模型中生境因子模拟精确性,为准确模拟河流水力特性和生物栖息地提供有效技术支撑,使之成为评价生物生境质量的有力工具。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