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组份聚氨酯胶黏剂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210184A

    公开(公告)日:2023-12-12

    申请号:CN202311288642.1

    申请日:2023-10-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组份聚氨酯胶黏剂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组分:封闭型多异氰酸酯、乙烯基聚己内酯多元醇、过氧化物以及催化剂;其中所述封闭型多异氰酸酯为由封闭剂封闭处理的多异氰酸酯;所述乙烯基聚己内酯多元醇包括由多元醇与己内酯聚合形成的聚己内酯多元醇,进一步与丙烯酸类或丙烯酰氯类化合物反应获得。单组份聚氨酯胶黏剂主要由封闭型多异氰酸酯和乙烯基聚己内酯多元醇组成,不释放毒性大的小分子有机化合物,挥发性极低,毒性小。通过引入封闭型多异氰酸酯,当加热时,封闭剂断裂使胶黏剂产生活性,提高了胶黏剂的贮存稳定性,使其具有超过6个月的环境储存期限。所用原料多元醇,原料成本较低,环保性能优异,减少了环境污染。

    非充气自修复轮胎的制备方法和修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041647A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310111964.2

    申请日:2023-02-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充气自修复轮胎的制备方法和修复方法,涉及新型轮胎技术领域,所述非充气自修复轮胎的制备方法包括:获取轮胎参数,根据所述轮胎参数和预设第一配比,基于多元醇和二异氰酸酯制备得到聚氨酯预聚体;根据预设第二配比和所述聚氨酯预聚体的第一质量,基于所述聚氨酯预聚体、催化剂、扩链剂和修复剂制备得到非充气自修复轮胎。本发明通过多元醇和二异氰酸酯制备得到聚氨酯预聚体,通过聚氨酯预聚体、催化剂、扩链剂和修复剂制备得到非充气自修复轮胎,修复剂中的氨基或羟基能够与聚氨酯预聚体中的异氰酸根反应,从而在聚氨酯分子主链上引入了二硫键,该二硫键能够在一定温度下实现可逆断裂与重组,起到自修复的作用。

    改性纳米二氧化硅及制备方法、聚氨酯弹性体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089035A

    公开(公告)日:2023-11-21

    申请号:CN202311364049.0

    申请日:2023-10-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性纳米二氧化硅及制备方法、聚氨酯弹性体及制备方法,属于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改性纳米二氧化硅经过表面氨基化改性,改性纳米二氧化硅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多异氰酸酯加入有机溶剂中,搅拌溶解;将纳米二氧化硅加入多异氰酸酯和有机溶剂的混合物中进行反应,得到反应产物;从反应产物中分离出改性纳米二氧化硅中间产物,将改性纳米二氧化硅中间产物转移至去离子水中进行反应,干燥后得到改性纳米二氧化硅。本发明通过在聚氨酯弹性体的制备过程中添加上述表面氨基化改性的纳米二氧化硅,实现了延长轮胎用聚氨酯弹性体使用寿命的技术效果。

    胎面处理设备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852737A

    公开(公告)日:2023-10-10

    申请号:CN202311126593.1

    申请日:2023-09-04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轮胎生产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胎面处理设备,其包括机架、涂胶机构和热压合机构,涂胶机构和热压合机构均设置在机架上,机架上形成有用于放置胎面的定位腔;涂胶机构包括第一驱动组件和涂胶件,涂胶件通过第一驱动组件与机架活动连接,且第一驱动组件相对于机架可移动,以带动涂胶件移动至定位腔内;热压合机构包括第二驱动组件和热压件,热压件通过第二驱动组件与机架活动连接,且第二驱动组件相对于机架可移动,以带动热压件移动至定位腔内,实现了使胎面在一台处理设备上可进行涂胶和胶层热压操作,功能一体化程度得到提升,不需要人工或者机械臂移动胎面,减少了中间搬运和调试机器的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

    一种硫化橡胶的表面处理方法及其应用、橡胶-聚氨酯复合轮胎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655988A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2310934867.3

    申请日:2023-07-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硫化橡胶的表面处理方法及其应用、橡胶‑聚氨酯复合轮胎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轮胎橡胶的表面处理技术领域。所述表面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以氮气和水蒸气的混合气体为介质,对硫化橡胶的表面进行等离子处理;所述氮气和水蒸气的体积比为0.5‑2:1;所述混合气体的温度为120‑150℃,压强为0.2‑0.4 MPa;所述等离子处理的速率为0.1‑1 m/min,功率为500‑1000 W。本发明提供的表面处理方法具有良好的时效性,且能够显著提高硫化橡胶与聚氨酯的粘接性能,可用于硫化橡胶与聚氨酯的粘接,特别适用于橡胶‑聚氨酯复合轮胎的硫化橡胶胎面与聚氨酯胎体的粘接。

    一种改性树脂、玻璃纤维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7720696A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2410080286.2

    申请日:2024-01-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性树脂、玻璃纤维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改性树脂由乙烯基酯树脂、多乙烯基聚氨酯‑脲‑多胺、稀释剂和光引发剂制备得到。本发明提供的改性树脂具有高强度、高韧性,利用本发明的改性树脂与玻璃纤维复合制备得到的玻璃纤维复合材料具有轻量、高强、高韧、耐温、耐腐蚀的特性,适用于非充气轮胎剪切带,能在满足轮胎的强度和安全性要求的前提下实现非充气轮胎的轻量化。

    一种非充气轮胎用骨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304437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311300309.8

    申请日:2023-10-10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非充气轮胎用骨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改性酚醛树脂、多异氰酸酯类化合物和光引发剂混合,得到树脂混合胶液;(2)将玻璃纤维在所述树脂混合胶液中充分浸润,通过拉挤成型,得到预成型骨架材料;(3)将所述预成型骨架材料进行紫外光固化,得到所述非充气轮胎用骨架材料。本申请利用拉挤成型和光固化相结合的方式,加工过程不使用脱模剂,成型后的骨架材料与带束层橡胶能够有效粘接。本申请提供的非充气轮胎用骨架材料具有耐高温、耐腐蚀、高韧性、高强度及质量轻等优异性能,能够提高与带束层橡胶的粘结强度,进而提高增强效果,同时有利于实现非充气轮胎的轻量化,降低汽车能耗。

    胎面处理设备
    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6852737B

    公开(公告)日:2023-11-28

    申请号:CN202311126593.1

    申请日:2023-09-04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轮胎生产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胎面处理设备,其包括机架、涂胶机构和热压合机构,涂胶机构和热压合机构均设置在机架上,机架上形成有用于放置胎面的定位腔;涂胶机构包括第一驱动组件和涂胶件,涂胶件通过第一驱动组件与机架活动连接,且第一驱动组件相对于机架可移动,以带动涂胶件移动至定位腔内;热压合机构包括第二驱动组件和热压件,热压件通过第二驱动组件与机架活动连接,且第二驱动组件相对于机架可移动,以带动热压件移动至定位腔内,实现了使胎面在一台处理设备上可进行涂胶和胶层热压操作,功能一体化程度得到提升,不需要人工或者机械臂移动胎面,减少了中间搬运和调试机器的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

    一种硫化橡胶的表面处理方法及其应用、橡胶-聚氨酯复合轮胎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655988B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310934867.3

    申请日:2023-07-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硫化橡胶的表面处理方法及其应用、橡胶‑聚氨酯复合轮胎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轮胎橡胶的表面处理技术领域。所述表面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以氮气和水蒸气的混合气体为介质,对硫化橡胶的表面进行等离子处理;所述氮气和水蒸气的体积比为0.5‑2:1;所述混合气体的温度为120‑150℃,压强为0.2‑0.4 MPa;所述等离子处理的速率为0.1‑1 m/min,功率为500‑1000 W。本发明提供的表面处理方法具有良好的时效性,且能够显著提高硫化橡胶与聚氨酯的粘接性能,可用于硫化橡胶与聚氨酯的粘接,特别适用于橡胶‑聚氨酯复合轮胎的硫化橡胶胎面与聚氨酯胎体的粘接。

    一种聚氨酯预聚体及其制备方法、聚氨酯产品

    公开(公告)号:CN114195974B

    公开(公告)日:2022-10-18

    申请号:CN202111487301.8

    申请日:2021-12-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聚氨酯预聚体及其制备方法、聚氨酯产品,聚氨酯预聚体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溶解于复配溶剂中,再加入脱水多元醇,反应后分层,取下层得高游离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聚氨酯预聚体;使用复配溶剂对所述高游离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聚氨酯预聚体进行萃取后去除萃取液,得到混合物,将所述混合物蒸馏分离后分别得到低游离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聚氨酯预聚体和复配溶剂。本发明得到的低游离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聚氨酯预聚体中游离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含量低,且含量为0.01~1wt%,有效防止聚氨酯预聚体在储存和转移中带来的成本提高和变质的风险,环保性能优异,具有连续化生产的应用前景。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