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处理装置和图像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114077B

    公开(公告)日:2016-07-20

    申请号:CN201380009876.6

    申请日:2013-10-10

    Inventor: 谷口胜义

    Abstract: 提供能够利用过去实施的胶囊型内窥镜检查的检查结果进行观察的图像处理装置等。图像处理装置(5)具有:图像提取部(54c),其从通过本次检查而得到的本次图像群和通过过去检查而得到的过去图像群中,分别提取表示第1特征的第1特征图像和表示第2特征的第2特征图像;摄像时间取得部(54d),其取得与从本次图像群中提取出的第1和第2特征图像的摄像时刻的间隔对应的第1量、以及与从过去图像群中提取出的第1和第2特征图像的摄像时刻的间隔对应的第2量;比较部(54e),其对第1量和第2量进行比较;以及显示控制部(55),其在第1量与第2量之差为规定的基准值以上的情况下,对本次图像群进行基于比较部(54e)的比较结果的显示控制。

    接收装置和胶囊型内窥镜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3209634B

    公开(公告)日:2016-02-03

    申请号:CN201280003678.4

    申请日:2012-04-02

    Inventor: 谷口胜义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在医疗从业者和患者共同使用的接收装置中能够抑制产生误操作的接收装置等。接收装置(20)接收从胶囊型内窥镜(10)以无线方式发送的信息,该接收装置具有:操作输入部(204),其受理针对该接收装置的信息输入;显示部(203),其显示与该接收装置关的信息;检查流程管理部(211),其对该检查中的处理的流程进行控制;操作模式设定部(212),其根据检查流程的进度,在第1操作模式和与该第1操作模式不同的第2操作模式之间切换该接收装置的操作模式;以及控制部(210),其按照由操作模式设定部设定的操作模式,根据检查流程的进度对该接收装置的动作进行控制。

    图像显示装置、图像显示方法以及图像显示程序

    公开(公告)号:CN106455947A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580029068.5

    申请日:2015-04-27

    Abstract: 提供一种用户能够容易地针对由胶囊型内窥镜获取到的一系列图像设定适当的特征点的图像显示装置等。图像显示装置(5)具备:位置信息获取部(532),其获取胶囊型内窥镜拍摄包含在一系列图像中的图像时的位置即胶囊位置;输入部(51),其接受与来自外部的操作相应的选择信号的输入;图像确定部(534),其将根据选择信号选择出的图像确定为确定图像;判定部(535),其对确定图像是否为在胶囊型内窥镜的往复移动中所获取到的图像进行判定;候选图像抽出部往复移动中获取到的图像的情况下,该候选图像抽出部(536)将在该往复移动中所获取到的图像群中的在最初的往路或最后的往路中获取到的图像抽出;以及显示部(55),其显示由候选图像抽出部(536)抽出的图像。(536),在判定为确定图像是在胶囊型内窥镜的

    图像管理装置和方法
    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269635B

    公开(公告)日:2016-04-20

    申请号:CN201280004266.2

    申请日:2012-07-27

    Inventor: 谷口胜义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与用户的经验和技巧以及单独的图像提取算法无关而能够设定用于显示一连串的医用图像的适当过程的图像管理装置、方法和读片用程序。图像管理装置具有:接口部(101),其取得与一连串的医用图像群对应的图像数据;以及读片过程信息设定部(118),其根据一连串的医用图像群中包含的各个医用图像的第1特征量、和由针对显示有该医用图像的画面进行的规定操作的相关信息和/或与该规定操作的相关信息相关联的第2特征量构成的操作信息,设定与一连串的医用图像群的画面显示时执行的显示动作有关的信息。

    内窥镜系统和内窥镜用图像处理方法、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3164023B

    公开(公告)日:2024-02-23

    申请号:CN201880099663.X

    申请日:2018-11-28

    Abstract: 内窥镜系统具有:图像输入部(31),其被依次输入利用内窥镜(2)对被摄体进行摄像而得到的多个观察图像;病变检测部(33),其从观察图像中检测作为内窥镜(2)的观察对象的病变部;漏看风险分析部(34),其根据观察图像判断操作者漏看病变部的风险即漏看风险的程度;报知控制部(35),其根据漏看风险的程度对病变部的检测的报知单元和报知方法进行控制;以及监视器知病变部的检测。(5),其根据报知控制部(35)的控制,对操作者报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