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056320B
公开(公告)日:2021-09-14
申请号:CN201711231807.6
申请日:2017-11-29
Applicant: 天津农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盐蚕豆虫保种的培养基及保种方法,包括如下浓度的组分:95‑115g/L的NaCl,0.5‑1.0g/L的KCl,2.0‑3.0g/L的MgCl2 6H2O,1.5‑2.5g/L的MgSO4 7H2O,0.5‑1.5g/L的CaSO4 2H2O和26‑30mg/l安琪干酵母,溶剂为水。本发明旨在提出盐蚕豆虫保种的培养基及保种方法,保种方式简单,实现盐蚕豆虫长期的保种,为深入研究盐蚕豆虫作为生物饵料的价值以及其他的生物学特性等基础理论研究提供必备的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06990246A
公开(公告)日:2017-07-28
申请号:CN201710212973.5
申请日:2017-04-01
Applicant: 天津农学院
IPC: G01N33/577 , G01N33/53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3/577 , G01N33/535 , G01N2333/4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囊藻毒素‑LR酶联免疫检测试剂盒,属于酶联免疫分析技术领域。本发明配制的试剂盒,包括盒体,设在盒体内的酶标板和盒体内的试剂,试剂盒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直接竞争法检测微囊藻毒素‑LR;其特征在于,酶标板上包被微囊藻毒素‑LR抗体;所述试剂包括:微囊藻毒素‑LR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抗原溶液、微囊藻毒素‑LR标准溶液、浓缩洗涤液、底物显色液、反应终止液。本发明的酶联免疫检测试剂盒具有简便、快速、灵敏、准确、廉价的特点,其灵敏度可以达到0.05ng/mL,尤其适用于水体、藻类食品中微囊藻毒素‑LR的残留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06754742B
公开(公告)日:2020-04-24
申请号:CN201710212862.4
申请日:2017-04-01
Applicant: 天津农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微囊藻毒素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及其所分泌的单克隆抗体,所述细胞株的保藏号为CGMCC NO.13802。用BSA与微囊藻毒素‑LR偶联后的微囊藻毒素‑LR‑BSA免疫BALB/c小鼠,取其脾脏与Sp2/0骨髓瘤细胞进行细胞融合,用HAT培养基进行选择性培养。用OVA与微囊藻毒素‑LR偶联后的抗原微囊藻毒素‑LR‑OVA作为酶联免疫吸附分析的包被原,用ELISA方法,对杂交瘤细胞培养上清中的抗体进行检测,筛选获得稳定分泌抗微囊藻毒素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6G7。本发明单克隆抗体可特异性识别MC‑LR,对MC‑LR的50%抑制浓度IC50为0.26ng/mL。可用于微囊藻毒素的生物活性的研究、免疫学检测方法建立及其样品前处理试剂的制备。
-
公开(公告)号:CN108056320A
公开(公告)日:2018-05-22
申请号:CN201711231807.6
申请日:2017-11-29
Applicant: 天津农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盐蚕豆虫保种的培养基及保种方法,包括如下浓度的组分:95‑115g/L的NaCl,0.5‑1.0g/L的KCl,2.0‑3.0g/L的MgCl26H2O,1.5‑2.5g/L的MgSO47H2O,0.5‑1.5g/L的CaSO42H2O和26‑30mg/l安琪干酵母,溶剂为水。本发明旨在提出盐蚕豆虫保种的培养基及保种方法,保种方式简单,实现盐蚕豆虫长期的保种,为深入研究盐蚕豆虫作为生物饵料的价值以及其他的生物学特性等基础理论研究提供必备的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01341935A
公开(公告)日:2009-01-14
申请号:CN200710058034.6
申请日:2007-07-13
Applicant: 天津农学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818 , Y02P60/877
Abstract: 一种丁鱥用复合预混料,一种由多种维生素组成:VA:0.03g、VD:0.08mg、VE:2.0g、VK:0.20g、VB1:0.15g、VB2:0.10g、VB12:0.20mg、VB6:0.104g等。和一种由多种矿物质组成:如Na2HPO4:7.23g、CaH2PO4:19.20g、KCl:0.66g、MgSO4:3.00g等。在丁鱥饲料预混料两种成分各为1%。适用于不同的养殖模式下丁鱥的养殖。该产品是在研究丁鱥营养生理的基础上,以肌肉中所含有的营养成分为参考,以生长率作为恒定指标研制出来的。本品可使丁鱥鱼生长速度提高10%左右,有效提高饵料的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298208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311535988.7
申请日:2023-11-17
Applicant: 天津农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治水产动物蠕形康纤虫病的复方药物组合物及其应用,属于水产养殖现代农业领域。该复方药物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硝酸钠0.5~4份、三氯异氰尿酸0.5~2份、槟榔1~6份和五倍子1~5份。该复方药物组合物具有绿色、环保、残留少、毒副作用小、成本低等优点,适用于大规模的水产动物种苗培育和养殖生产领域,可用于各种养殖动物各生长阶段对蠕形康纤虫病的防治,提高养殖过程中的存活率。本发明对水产动物养殖上防治蠕形康纤虫病提供了理论基础,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推广应用的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4917294B
公开(公告)日:2023-04-28
申请号:CN202210528180.5
申请日:2022-05-16
Applicant: 天津农学院
IPC: A61K36/889 , A61P33/02 , A61P37/04 , A61K31/355 , A61K31/37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防治凡纳对虾尾丝虫病害的复方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本发明的复方药物包括如下质量份的原料:槟榔1~5份、青蒿8~15份、白藓皮4~6份、马鞭草8~20份、川楝子4~8份、维生素C1~4份、维生素E0.5~2份。本发明可采用口服或药浴的方式对对虾进行尾丝虫病害的防治。本发明的复方药物药性温和且无毒副作用,可提高寄主自身免疫力,且使用时操作方法简便、成本低廉,适用于大规模的种苗培育和养殖生产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4804367B
公开(公告)日:2023-03-17
申请号:CN202210507309.4
申请日:2022-05-10
Applicant: 天津农学院
IPC: C02F3/32 , B01D37/04 , C02F101/30 , C02F10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原生动物盐蚕豆虫清除海洋微塑料的方法,属于微塑料清除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将盐蚕豆虫按4‑5个/mL比例加入水体中静置24h清除微塑料的步骤。与其它清除微塑料的方法相比,本发明采用的原生动物盐蚕豆虫偏爱摄食较小的被捕食者,很容易摄入大量微塑料,可以起到清除微塑料的作用,并且利用盐蚕豆虫清除微塑料安全环保无污染、无毒副作用、方法简便、时间短、应用潜力大,为水体中微塑料的去除提供了新的选择。
-
公开(公告)号:CN114917294A
公开(公告)日:2022-08-19
申请号:CN202210528180.5
申请日:2022-05-16
Applicant: 天津农学院
IPC: A61K36/889 , A61P33/02 , A61P37/04 , A61K31/355 , A61K31/37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防治凡纳对虾尾丝虫病害的复方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本发明的复方药物包括如下质量份的原料:槟榔1~5份、青蒿8~15份、白藓皮4~6份、马鞭草8~20份、川楝子4~8份、维生素C1~4份、维生素E0.5~2份。本发明可采用口服或药浴的方式对对虾进行尾丝虫病害的防治。本发明的复方药物药性温和且无毒副作用,可提高寄主自身免疫力,且使用时操作方法简便、成本低廉,适用于大规模的种苗培育和养殖生产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4804367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507309.4
申请日:2022-05-10
Applicant: 天津农学院
IPC: C02F3/32 , B01D37/04 , C02F101/30 , C02F10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原生动物盐蚕豆虫清除海洋微塑料的方法,属于微塑料清除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将盐蚕豆虫按4‑5个/mL比例加入水体中静置24h清除微塑料的步骤。与其它清除微塑料的方法相比,本发明采用的原生动物盐蚕豆虫偏爱摄食较小的被捕食者,很容易摄入大量微塑料,可以起到清除微塑料的作用,并且利用盐蚕豆虫清除微塑料安全环保无污染、无毒副作用、方法简便、时间短、应用潜力大,为水体中微塑料的去除提供了新的选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