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074809B
公开(公告)日:2019-11-19
申请号:CN201610553988.3
申请日:2016-07-14
Applicant: 天津农学院
IPC: A61K36/756 , A61K36/81 , A61P15/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升繁育质量的雌性河鲀专用药物组合物,该技术方案创新性的在河鲀营养摄取环节引入了天然药物,在优选药物成分的基础上对配方用量进行了优化设计,所得组合物专用于雌性河鲀口服。具体到药物组分来看,黄芪、黄芩、大黄、黄柏等均属于人类常用的天然药物,然而由于河鲀与人类基因同源性很低,身体构造及代谢特点存在明显差异,因此这种转用不存在借鉴意义;此外,在现有技术的认知范围内,上述中药成分并不具有促进河鲀繁育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本发明在大量实验基础上将上述药物进行了优化组合,所得产物表现出了良好繁育促进效果,能够预防雌性河鲀早期空怀以并促进后期卵泡发育,提高卵质量和存活率,具有突出的技术进步。
-
公开(公告)号:CN108991231A
公开(公告)日:2018-12-14
申请号:CN201810724300.2
申请日:2018-07-04
Applicant: 天津农学院
IPC: A23K10/18 , A23K20/147 , A23K20/189 , A23K40/30 , A23K50/8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产药饵,其组成成分为:颗粒状水产动物饲料,谷朊粉,药物和/或微生态制剂和/或/酶制剂,蒸馏水。本水产药饵在使用时,将该药饵表面包裹有谷朊粉的颗粒饲料药饵投入水中后,谷朊粉遇水立即变黏并在药饵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薄膜,在颗粒饲料表面的药物与养殖水之间形成一层隔离层,既能避免药物溶散到水中污染养殖水体、降低药饵疗效,又能部分掩盖药物本身的气味,使药饵更容易被摄食。
-
公开(公告)号:CN108208457A
公开(公告)日:2018-06-29
申请号:CN201711336793.4
申请日:2017-12-14
Applicant: 天津农学院
IPC: A23K50/80 , A23K20/142 , A23K10/22 , A23K10/37 , A23K10/30 , A23K20/147 , A23K20/174 , A23K20/105 , A23K20/158 , A23K20/26 , A23K20/22 , A23K20/24 , A23K20/2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饲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低鱼粉添加的点带石斑鱼饲料。包括以下组分,鱼粉,豆粕,小麦粉,谷朊粉,虾粉,维生素预混料,矿物质预混料,50%氯化胆碱,鱼油,豆油,氨基酸混合物,羧甲基纤维素。本发明提供一种促进生长和免疫力的低鱼粉添加的点带石斑鱼饲料。
-
公开(公告)号:CN107007618A
公开(公告)日:2017-08-04
申请号:CN201710256701.5
申请日:2017-04-19
Applicant: 天津农学院
IPC: A61K31/715 , A61P37/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K31/715 , A61K9/0019 , A61K36/23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石斑鱼的当归多糖免疫增强剂及其应用,该技术方案以动物实验为基础研究了当归多糖对石斑鱼的免疫干预作用,在此基础上明确了以当归粗多糖(CASP)和脱蛋白当归多糖(ASP)为核心成分的免疫增强剂配方,并进一步研究了二者的有效浓度及其药理作用。实验发现,以CASP剂量为37.5~300mg/kg鱼体重、ASP剂量为120~180mg/kg鱼体重对石斑鱼执行腹腔注射后,在3~14d内其血红蛋白含量,NBT阳性细胞数,血浆溶菌酶活力、白蛋白/球蛋白(A/G)、血浆S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和过氧化氢酶(CAT)活力显著升高;血浆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降低;白细胞增殖、吞噬和呼吸爆发活力显著提高,并显著降低感染迟缓爱德华氏菌石斑鱼的累积死亡率。
-
公开(公告)号:CN104872012A
公开(公告)日:2015-09-02
申请号:CN201510218627.9
申请日:2015-04-30
Applicant: 天津农学院
IPC: A01K6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黄金鲫的当年养成方法,该方法通过对饲喂条件、增氧方法等工艺步骤的优化设计,显著提升了黄金鲫的培养速度,使得由夏花鱼种到成品鱼的培养过程在当年内完成,同时提升了产量、降低了培养过程中的病害发生率。此外,在优选技术方案中通过对混合培养模式的创新设计,使得利用本方法培养黄金鲫的同时培养白鲢或花鲢,不影响黄金鲫的产量,显著提升了经济效益。本发明以创新性的工艺方法实现了突出的技术效果,同时易于实现、成本较低,因此具有突出的推广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2771484B
公开(公告)日:2014-01-29
申请号:CN201210229624.1
申请日:2012-07-04
Applicant: 天津农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檗碱·青蒿素复合抑藻剂,主要含有小檗碱600mg/L和青蒿素6-7.5mg/L。使用本发明控制蓝藻水华时,当池塘水体中所含小檗碱净含量达到10.0mg/L及青蒿素0.1mg/L净含量达以上时,10d后水体中蓝藻数目降至初始密度值10%以下。本发明主要用于人工供水系统、湖泊、水库和池塘等各种淡水水体有害蓝藻水华的防控。本发明为植物源抑藻剂,抑藻效果强烈且持久,对其它水生生物无显著影响,无环境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01124948A
公开(公告)日:2008-02-20
申请号:CN200710059732.8
申请日:2007-09-21
Applicant: 天津农学院
IPC: A23K1/17 , A23K1/18 , A61K36/708 , A61P37/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81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饲料添加药物领域,特别是南美白对虾饲养用中草药领域。南美白对虾饲养用中药组合物,主要包括以下组分,并以以下重量比组合:川断10~15、白术15-25、白芍10-18、女贞子10-15;大黄10~15、金银花8~15、黄芪8~15、柴胡3~10。本发明可提高溶菌酶含量、血淋巴吞噬能力,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脱氢酶(cat)水平,避免了抗生素类药物作用不够全面、大量使用有一定副作用的缺陷,预防使用的有效率可以达到100%,使用后最高的南美白对虾养殖成活率可以达到73%。
-
公开(公告)号:CN101124945A
公开(公告)日:2008-02-20
申请号:CN200710059797.2
申请日:2007-09-27
Applicant: 天津农学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81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淡水鱼类饲养用中草药领域。淡水鱼类传染性疾病专用中草药,主要包括以下组分,并以以下重量比组合:红芪15~20、黄连15-20、丹皮5-10、枳实2-5;鱼腥草10~15、金钱草10~15、川军10~15、连翘5~10。通过使用本配方天然中草药,按6‰的比例混于鱼类饲料中进行投喂,将药物自然风干后混匀粉碎至30目以上,用混合机混合后混入鲤鱼饲料中投喂。本发明可显著地提高血淋巴细胞的吞噬能力,吞噬的数量也显著提高,从而可较大限度的清除外来病源的危害,对养殖鱼类起到积极的保护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9452494A
公开(公告)日:2019-03-12
申请号:CN201811167082.3
申请日:2018-10-08
Applicant: 天津农学院
IPC: A23K50/80 , A23K20/163 , A23K10/16 , A01K61/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半滑舌鳎饲料添加剂,其组成成分及重量份数为:小球藻粉50~70份,海洋红酵母粉10~15份,裂殖壶藻粉20~30份,壳寡糖0.01~0.05份;以上组成成分的重量份数之和为100份。本发明饲料添加剂具有促进半滑舌鳎生长,提高半滑舌鳎非特异性免疫能力和成活率,增强抗病力的作用,该添加剂中的小球藻粉、海洋红酵母粉、裂殖壶藻粉均为破壁粉末,细胞内的营养成分更易被水产动物消化吸收;小球藻、海洋红酵母、裂殖壶藻细胞内的营养成分互为补充,再加入具有改善消化道菌群结构的壳寡糖后,本发明饲料添加剂对水产动物的生长和免疫力表现出更强的协同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8478637A
公开(公告)日:2018-09-04
申请号:CN201810265998.6
申请日:2018-03-28
Applicant: 天津农学院
IPC: A61K36/71 , A61K36/708 , A61P37/04 , A61P39/06 , A23K10/30 , A23K50/80 , A23K20/20 , A23K20/24 , A61K33/36 , A61K33/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白点鲑饲养用中药组合物及使用方法,该技术方案首先对天然药物进行了初筛,而后基于药物协同作用分析了不同配方的免疫促进效果,在此基础上,以受试白点鲑血液中总抗氧化能力、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丙二醛、酸性磷酸酶、碱性磷酸酶、溶菌酶、一氧化氮以及肠道淀粉酶、肠道脂肪酶、蛋白酶为依据确定了一种针对白点鲑抗氧化能力和非特异性免疫能力具有确切促进效果的药物组合物。在此基础上,本发明考察了药物用量及用药方式对疗效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以0.5%的添加量与常规饲料混配,采用一般投喂方式持续饲喂14d,各项指标达到最高水平,对白点鲑的免疫促进效果最佳。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