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803007A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410179489.7
申请日:2024-02-18
Applicant: 应急管理部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 , 中铁建电气化局集团科技有限公司 , 辽宁省第十地质大队有限责任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 , 中国铁建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止地震时林区铁路边坡滑塌的装配式韧性加固装置,涉及铁路防护技术领域,包括安装在边坡上的多个加固板、固定安装在稳定地层上的锚具和连接在所述加固板与所述锚具之间的支撑杆;各个所述加固板之间拼接连接,每块所述加固板上的外侧设置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外侧设置有安装框,所述安装框的内部设置有防护网;所述支撑杆两端分别铰接连接所述加固板和所述锚具;本发明中的防止地震时林区铁路边坡滑塌的装配式韧性加固装置,通过对模块化加固板进行装配安装,可便于该装置运输和现状组装,可用于适用于不同的边坡形态,且加固板上设置的弹性件具有良好的弹性和韧性,使得装置能够适应复杂的地震动力环境。
-
公开(公告)号:CN116328817A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310112398.7
申请日:2023-02-14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B01J29/03 , B01J37/02 , C07C45/36 , C07C49/63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一种金纳米团簇催化剂,包括MCM‑41分子筛及其孔道和表面负载的金纳米团簇活性中心;其制备方法包括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为模板剂,以正硅酸乙酯为硅源,合成纯硅分子筛载体MCM‑41;用氨基改性后将氯金酸溶液浸渍在载体MCM‑41上,真空干燥处理后,煅烧得到金纳米团簇催化剂。本发明所制备的金纳米团簇催化剂具有优异的热稳定性和优异的催化性能,在茚满无溶剂无添加助剂的液相氧化反应中,茚满转化率可达60%,高附加值产物茚酮的单一选择性在99%以上,并且催化剂循环使用性良好,通过简单活化处理,可迅速恢复至初始活性95%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06422109B
公开(公告)日:2021-12-07
申请号:CN201611003964.7
申请日:2016-11-15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A62B35/00
Abstract: 一种船体外板爬壁作业体跟踪式安全绳绞缆防护器系统及其定位防护使用方法,属于船舶与海洋工程中的船舶智能制造装备技术领域。该系统主要包括张紧钢丝绳、防护器本体、激光定位发生与接收器、驱动电机及凹槽驱动轮、主主控制单元、悬挂安全绳及收紧装置、拉力限位器等部分。解决了大尺度爬壁作业体坠落摆动或撞击船体外板的难题。横向跟踪和纵向柔性悬挂的设计理念是,一旦发生爬壁作业体坠落就实时定位自锁,既不会沿船板表面摇摆,也不会撞击船体板。该防护系统结构简单,自动化程度高,操作方便,安全可靠,实用性强,实施方案合理,是一种极具工程应用前景的防止船舶外板爬壁作业体吸附失效坠落、摇摆、撞击的安全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06596047B
公开(公告)日:2020-01-14
申请号:CN201611265871.1
申请日:2016-12-31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G01M10/00
Abstract: 一种变主尺度摆板式波浪能发电装置模型试验方法,属于波浪能发电技术领域。针对模型试验想要对不同摆板角度、摆板阻尼、摆板位置和不同系泊刚度、不同系泊样式以及不同模型主尺度、不同模型结构进行水动力试验的要求,提出试验系统的物理流程和试验操作流程,并针对关键的模型工况变更操作提供了详细的操作方法。本发明解决了半潜摆板波浪能发电平台模型试验变量较多、工况组合复杂的问题,可以完整覆盖各种试验工况,能够帮助试验实施者高效、有序地完成实验,帮助试验实施者获得准确可靠的试验数据,并提高试验的效率,节约试验时间,降低试验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7215429B
公开(公告)日:2019-04-16
申请号:CN201710368570.X
申请日:2017-05-23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一种新型小水线面单体无人半潜艇,属于船舶与海洋工程技术领域。该无人半潜艇主要由主船体、翼型浮箱、方向舵、传感器、控制系统、推进系统、通导系统组成。翼型浮箱纵向相隔一定距离布置于主船体上方,翼型浮箱包含首浮箱和尾浮箱,在首浮箱上方安装有通导系统设备,尾浮箱的后部安装方向舵机构,主船体内部安装有推进系统、传感器、控制系统。纵向布置的翼型浮箱不仅能够为无人半潜艇提供储备浮力还能够在发生纵倾时由前后浮箱的不同吃水产生的浮力差来提供恢复力矩,保证艇身的浮态。在高海况下翼型浮箱在风浪中受到的外载荷很小而主船体位于海水下方,受风浪影响更小一些,所以无人半潜艇可以保证在高海况下较为稳定的工作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07215429A
公开(公告)日:2017-09-29
申请号:CN201710368570.X
申请日:2017-05-23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3B1/04 , B63B2001/044 , B63B2702/12 , B63G8/001 , B63G8/06 , B63G8/39 , B63G2008/004 , B63H21/17 , B63B3/13 , B63B39/005
Abstract: 一种新型小水线面单体无人半潜艇,属于船舶与海洋工程技术领域。该无人半潜艇主要由主船体、翼型浮箱、方向舵、传感器、控制系统、推进系统、通导系统组成。翼型浮箱纵向相隔一定距离布置于主船体上方,翼型浮箱包含首浮箱和尾浮箱,在首浮箱上方安装有通导系统设备,尾浮箱的后部安装方向舵机构,主船体内部安装有推进系统、传感器、控制系统。纵向布置的翼型浮箱不仅能够为无人半潜艇提供储备浮力还能够在发生纵倾时由前后浮箱的不同吃水产生的浮力差来提供恢复力矩,保证艇身的浮态。在高海况下翼型浮箱在风浪中受到的外载荷很小而主船体位于海水下方,受风浪影响更小一些,所以无人半潜艇可以保证在高海况下较为稳定的工作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08233762B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1810255409.6
申请日:2018-03-22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H02N1/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柔性器件技术领域,一种全方位多模式收集机械能的柔性可穿戴摩擦纳米发电机,包括第一摩擦部件和第二摩擦部件,每个摩擦部件包括绝缘隔离层、导电元件和摩擦层。在外力作用下:接触分离模式中在法向外力作用下通过第一摩擦面与第二摩擦面发生接触—分离循环、同时两个摩擦面上摩擦单元的法向相对距离发生变化,并通过第一导电元件和第二导电元件向外电路输出电信号;独立摩擦模式中在切向外力作用下通过第一摩擦面与第二摩擦面发生相对滑动、同时第一摩擦单元与第二导电单元的切向相对位置发生变化,并通过第二导电元件的两个次级第二导电元件向外电路输出电信号。本发明提高摩擦纳米发电机对机械能的多维度收集性能,改善电输出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6644383B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1611230160.0
申请日:2016-12-28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G01M10/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变尺度变结构半潜波浪能发电平台试验装置,属于海洋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和海洋工程装备技术领域。该试验装置包括由可变结构半潜平台模型、摆板机构模型、系泊缆索模型、池底系泊重块、控制台、信号采集模块和数据采集处理软件。半潜平台模型由A体、B体、调节板、C体、补块、导轨组成,导轨上有导槽,螺栓和方形螺母将其他各个部分包括摆板机构模型连接到导槽上。系泊缆索模型一端与连接环相连、一端与池底重块相连。通过在波浪水池中给予试验平台波浪载荷,能够真实且方便模拟平台在不同结构和尺度下和不同系泊方案下的运动响应和系泊载荷,配套的信号采集模块和软件能够实时反映出模型的运动和缆力,及时的观测试验的进展。
-
公开(公告)号:CN106345645B
公开(公告)日:2018-09-04
申请号:CN201611003852.1
申请日:2016-11-15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70/36
Abstract: 一种船舶外板爬壁拖涂式机器人及其作业方法,属于船舶与海洋工程中的智能建造装备技术领域。该系统主要由菱形搭载主框架、磁力可调装置、驱动行走机构、喷头横扫及防护装置、供料管系、漆雾回收管系等组成。其技术特点是:采用喷头后置于驱动轮,拖动喷头喷涂,防止喷涂轨迹碾压;采用喷头防护罩,防止漆雾污染,对漆雾进行回收;喷头左右横移,模拟人工手持喷枪作业;横移丝杠大于两驱动轮距,保证机器人涂装轨迹全覆盖,不会因往复运动碾压;设置漆雾加热器,防止漆雾因温度低固化堵塞管路。通过自由旋转连接器使机器人所拖带管路始终自由向下,不会翘起,防止拖管额外弯矩力。具有安全、可靠和高效等优点,极具工程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6378274A
公开(公告)日:2017-02-08
申请号:CN201611003853.6
申请日:2016-11-15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5B13/0431 , B05B12/20 , B05B14/00
Abstract: 一种船舶外板拖涂式机器人的供料及漆雾回收防护罩系统及其作业方法,属于船舶与海洋工程中的船舶外板喷涂的智能装备技术领域。该系统主要包括由喷涂及防护罩部分、喷涂供料部分、漆雾真空回收部分、拖带管路防弯矩和缠绕部分等组成。其技术特点是:充分考虑了工程实际应用要求及经济性,结构简单新颖,功能完善,操作方便;利用机器人搭载左右时时移动大跨距作业的喷枪和薄壁半球体防护罩,以及拖带管路防弯矩和缠绕连接装置,很好地解决了漆雾大气污染、机器人搭载本体防护、拖带管路弯翘或缠绕及破坏已涂区域的问题;具有安全、可靠和高效等优点,极具工程应用价值。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