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数控刀具全生命周期质量监测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6519525A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310456137.7

    申请日:2023-04-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控刀具的全生命周期质量监测系统,包括刀具性能评价模块、刀具出厂质量检测模块和刀具状态监测模块;所述的刀具性能评价模块包括切削力评价模块、加工质量评价模块、寿命评价模块和稳定性评价模块;所述的刀具状态监测模块包括数据采集与传输模块、数据预处理模块、磨损预测模型训练模块和状态监测模块。本发明可以在刀具生产使用的各个环节及时的发现问题,在刀具制造过程中,可及时的发现有制造缺陷的刀具。在刀具的使用过程中,可以及时的发现刀具的磨钝、崩刃等情况,消除其带来的安全隐患,提高产品的质量。本发明将各个环节产生的数据集成到数据库中,最大限度的提高各环节数据的利用率,减少了有用数据的浪费。

    一种基于数控刀具的全刀面缺陷质量检测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6511081A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310456130.5

    申请日:2023-04-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数控刀具的全刀面缺陷质量检测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直线滑台、视觉装置支架、视觉检测装置、转台、刀具翻转装置、四棱镜、刀具分拣装置、电机支架、电机、主动齿轮、从动齿轮、转台支架、置物台、刀具、底座、十字滑台和L型支架。所述转台上沿周向均匀分布三个工位,分别为检测工位、刀具安装工位和分拣工位。本发明通过设计一种全刀面缺陷质量检测装置以实现对刀具全刀面缺陷的检测,并对刀具生产过程形成反馈,有效避免不合格刀具参与到切削加工过程。本发明在使用时仅在刀具安装在置物台时需要人工参与,大大提高了自动化程度,提高检测效率,极大减小了检测质量受人为因素的影响。

    一种应用于双面研磨工艺的数字孪生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5771102B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211528026.4

    申请日:2022-1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双面研磨工艺的数字孪生系统,包括双面研磨机机理模型、基础数据模型和预测模型;所述双面研磨机机理模型依据双面研磨机几何结构、内部传动关系及材料去除机理建立。本发明可实现双面研磨机实体的同步映像,严格约束数字孪生系统内各部件的几何尺寸和密度、导热系数、杨氏模量、泊松比、阻尼系数、吸声系数,可保证数字孪生系统内的加工与实际加工的一致。本发明在实际加工前,通过基础数据模型输入关键工艺参数与具体数据,在数字孪生系统内可进行成本近乎为零的虚拟实验测试,预测工件的崩碎、变形,可有效降低人工试错成本,大幅提高成品率。对于价格昂贵的工件,可有效减少经济损失。

    一种螺管式电磁阀的优化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048705B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111405584.7

    申请日:2021-11-24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螺管式电磁阀的优化设计方法,属于电磁阀设计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利用经验公式对电磁阀的基本结构尺寸参数进行初步设计计算,其中,尺寸参数主要包括衔铁直径、衔铁长度、线圈内径以及线圈外径。其次,对电磁阀进行有限元仿真分析,包括构建电磁阀的有限元模型和对模型进行有限元仿真分析。最后,以在有限的电流激励下获得最大电磁力以及最小的响应时间为目标,对电磁阀结构优化设计,并对优化后的电磁阀结构进行实验验证。本申请根据国内螺管式电磁阀的主流结构建立了其简化模型,给出了一种对螺管式电磁阀进行优化设计的更高效、更经济的方法;用仿真的方法简化了传统设计过程中不断制造样品的繁琐过程,提高工作效率。

    一种应用于双面研磨工艺的数字孪生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5771102A

    公开(公告)日:2023-03-10

    申请号:CN202211528026.4

    申请日:2022-1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双面研磨工艺的数字孪生系统,包括双面研磨机机理模型、基础数据模型和预测模型;所述双面研磨机机理模型依据双面研磨机几何结构、内部传动关系及材料去除机理建立。本发明可实现双面研磨机实体的同步映像,严格约束数字孪生系统内各部件的几何尺寸和密度、导热系数、杨氏模量、泊松比、阻尼系数、吸声系数,可保证数字孪生系统内的加工与实际加工的一致。本发明在实际加工前,通过基础数据模型输入关键工艺参数与具体数据,在数字孪生系统内可进行成本近乎为零的虚拟实验测试,预测工件的崩碎、变形,可有效降低人工试错成本,大幅提高成品率。对于价格昂贵的工件,可有效减少经济损失。

    一种基于多目标的电磁阀结构参数优化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438573A

    公开(公告)日:2022-12-06

    申请号:CN202210972274.1

    申请日:2022-08-15

    Abstract: 一种基于多目标的电磁阀结构参数优化设计方法,步骤:建立电磁阀有限元仿真模型;选择电磁阀的优化参数和优化目标,确定电磁阀的多目标优化模型;利用人工神经网络构建电磁阀优化参数与优化目标之间的关系模型。包括构建仿真实验数据库和利用仿真数据库训练人工神经网络,构建电磁阀优化参数与优化目标之间的关系模型;利用遗传算法对电磁阀结构进行多目标优化。包括构建遗传算法的适应度函数、利用遗传算法寻找最优解集和构建决策函数并在最优解集中决策最优解。本发明以电磁阀隔磁环位置、动铁芯长度及线圈匝数为优化参数,以缩短电磁阀响应时间和提高电磁阀稳态电磁力为优化目标,最终实现电磁阀结构参数的多目标优化,为电磁阀结构参数的多目标优化设计提供方法。

    一种螺管式电磁阀的优化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048705A

    公开(公告)日:2022-02-15

    申请号:CN202111405584.7

    申请日:2021-11-24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螺管式电磁阀的优化设计方法,属于电磁阀设计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利用经验公式对电磁阀的基本结构尺寸参数进行初步设计计算,其中,尺寸参数主要包括衔铁直径、衔铁长度、线圈内径以及线圈外径。其次,对电磁阀进行有限元仿真分析,包括构建电磁阀的有限元模型和对模型进行有限元仿真分析。最后,以在有限的电流激励下获得最大电磁力以及最小的响应时间为目标,对电磁阀结构优化设计,并对优化后的电磁阀结构进行实验验证。本申请根据国内螺管式电磁阀的主流结构建立了其简化模型,给出了一种对螺管式电磁阀进行优化设计的更高效、更经济的方法;用仿真的方法简化了传统设计过程中不断制造样品的繁琐过程,提高工作效率。

    一种刀具出厂质量检测方法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721054A

    公开(公告)日:2023-09-08

    申请号:CN202310458894.8

    申请日:2023-04-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刀具出厂质量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数字化图像并进行预处理;构建针对CBN刀具缺陷的数据库;对数据库中的图像进行标注;训练刀具出厂质量检测模型并测试;加载训练好的刀具出厂质量检测模型,对出厂刀具进行检测。本发明可对刀具表面放大70~100倍,远超人工目检的20~50倍。本发明是自动化操作,检测效率高,适用于工业化检测。通过使用针对目标检测的YOLOv7模型,提高了实时检测速度,降低误检率。本发明的缺陷检测模型针对CBN刀具的缺陷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对生产刀具过程进行了了解,通过对缺陷的检测可以反馈刀具制造进一步提高刀具制造的工艺。

    一种电磁阀动态响应性能检测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184280A

    公开(公告)日:2023-05-30

    申请号:CN202211567795.5

    申请日:2022-12-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磁阀动态响应性能检测装置及其工作方法,所述装置包括三轴精密位移平台、电磁力测量模块、磁场强度测量模块、响应时间测量模块和电磁阀装夹定位模块;三轴精密位移平台、电磁力测量模块和响应时间测量模块均安装在底座平台上,磁场强度测量模块和电磁阀装夹定位模块均安装在三轴精密位移平台上。本发明在响应时间的测量中,使用了高采样频率、高灵敏度的激光同轴位移计,具有极高的检测精度、并且仅使用一次装夹,即可完成磁感应强度、电磁力以及响应时间三个参数的测试工作,具备更高的效率。本发明集成了电磁阀磁感应强度、电磁力和响应时间的一体化检测功能,提高了检测精度并缩短了检测时间。

    一种细长管内表面流体抛光装置与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967850A

    公开(公告)日:2023-10-31

    申请号:CN202310867341.8

    申请日:2023-07-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细长管内表面流体抛光装置与方法,所述的装置包括工作平台、流体加工单元和磁控流体单元;所述的流体加工单元有两个,对称安装在工作平台的左右两侧;细长管即工件的左右两端分别与左右两侧的流体加工单元连接;所述的磁控流体单元位于工件的下侧,通过磁极施加的磁场控制流体加工单元中抛光液内的磁性颗粒沿磁力方向形成具有一定屈服强度的磁链,吸附在工件内表面形成局部阻塞块,减小抛光液在阻塞区域的实际流通口径,进而增大抛光液流速,提高抛光强度。本发明基于磁流变液体的流动性,可以实现对极细口径、极大长径比的细长管的区域选择性抛光,如长度>200mm、内径≤1mm的针管。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