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747303A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2310294676.5
申请日:2023-03-23
Applicant: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IPC: A61K45/00 , A61K39/395 , A61P35/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抑制CDCA2的物质在制备治疗黑色素瘤药物中的应用以及在制备抑制黑色素瘤PD‑L1表达的试剂中的应用。本发明创造性地发现抑制CDCA2能够促进黑色素瘤细胞凋亡,抑制黑色素瘤细胞增殖和迁移,并抑制PD‑L1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为确定治疗黑色素瘤的药物靶点提供依据,对改善黑色素瘤患者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7524294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285663.8
申请日:2023-09-28
Applicant: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PD‑1单克隆抗体的肿瘤疗效预测模型构建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通过单细胞核转录组测序技术,对肿瘤患者的标志细胞进行转录组测序,从而获得用于训练预测模型的标志基因集,获得足够且真实的样本对预测模型进行训练,以使得预测模型能够学习肿瘤患者标志细胞在采用PD‑1抑制剂进行药物治疗前后的转录组数据变化,从而提高预测模型的预测准确性。通过多个预测算法和多个标志基因集,进行模型训练,从而获得多个待用疗效预测模型,可以对比不同预测算法对于药物治疗的疗效预测效果,从而筛选出预测效果最佳的目标疗效预测模型。
-
公开(公告)号:CN215899802U
公开(公告)日:2022-02-25
申请号:CN202120541573.0
申请日:2021-03-16
Applicant: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IPC: A61B17/1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快速精确的异体骨截骨装置,包括主体以及与所述主体可拆卸连接的导板;其中,所述主体由上、下、左、右、后侧板围设而成;所述左、右侧板前端设有与所述导板相匹配的滑槽,设于所述左侧板上的所述滑槽还具有刻度标识;所述上侧板中部贯穿有第一把手,所述第一把手下端与第一限位板连接;所述右侧板中下部贯穿有第二把手,所述第二把手左端与第二限位板连接;所述导板可滑动于所述滑槽内;所述导板上依次设有第一导槽、第二导槽以及第三导槽;所述导板通过限位件与所述主体卡固。本实用新型的异体骨截骨装置通过刻度标识可对异体骨进行准确的测量,通过不同倾角的导槽,可快速选择合适的截面,从而达到对异体骨快速准确的截取。
-
公开(公告)号:CN216417283U
公开(公告)日:2022-05-03
申请号:CN202120543434.1
申请日:2021-03-16
Applicant: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术中穿刺活检装置,包括:套管、钻针以及内窥镜;所述套管包括:中空管状通道、位于所述中空管状通道顶端的针头、套设于所述中空管状通道顶端外,用于控制所述针头收张的管鞘以及位于所述中空管状通道中部的把手;所述钻针为中空螺旋钻针,外表面的前端上还设有螺纹;所述中空管状通道内设有并行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内通过所述钻针,所述第二通道内通过所述内窥镜。本实用新型的套管可扩散软组织;针头可以撑开肌肉等软组织,减少损伤的同时增大活检通道的空间,并减少活检过程中肿瘤播散;钻针可直接钻取成骨性病灶标本。
-
公开(公告)号:CN211723341U
公开(公告)日:2020-10-23
申请号:CN201921644361.4
申请日:2019-09-29
Applicant: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IPC: A61B17/285 , A61B17/16 , A61B90/00 , A61M31/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骨科手术用枪钳,包括:第一枪钳体,包括:第一杆部;第一枪钳头;第二枪钳体,包括:第二杆部包括容纳槽、推杆和滑块,所述容纳槽沿所述第二杆部的轴向设置,所述推杆的第一端设置在所述容纳槽的内部,所述推杆的第二端设置在所述容纳槽的外部,所述滑块设置在所述第二杆部的下端面,所述滑块与所述滑槽相配合;第二握持部,包括推板,所述推板与所述推杆连接,所述第二握持部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杆部的第二端铰接。其优点在于,在第二杆部设置容纳槽和推杆,在容纳槽内添加适量骨蜡,在第二握持部作用下,推杆将骨蜡从容纳槽内推出,将骨蜡准确且快速地涂抹在骨创面;扩大操作术野,便于操作,一钳两用,节约手术器械。
-
公开(公告)号:CN211409554U
公开(公告)日:2020-09-04
申请号:CN201921644334.7
申请日:2019-09-29
Applicant: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硬脊膜修补装置,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呈矩形;若干第一针部件,若干所述第一针部件间隔地设置在所述主体的左侧;若干第二针部件,若干所述第二针部件间隔地设置在所述主体的右侧;若干所述第一针部件和若干所述第二针部件对称设置;若干缝线,一所述缝线分别与一所述第一针部件和其对称设置的第二针部件连接。其优点在于,在主体的两侧对称地设置若干第一针部件和第二针部件,并通过缝线将第一针部件和第二针部件进行连接,使得主体覆盖创口时,能够通过两侧的第一针部件和第二针部件进行牢固固定,防止主体出现位移;主体的背面设置涂层,能够促进创口愈合,主体的正面设置防水层,增加水密性,减少脑脊液渗漏。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