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164538B
公开(公告)日:2021-03-02
申请号:CN201710560138.0
申请日:2017-07-11
Applicant: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IPC: C12Q1/6858 , C12Q1/6886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检测CALR基因突变的内参扩增引物组合物,其包括SEQ ID NO:1‑SEQ ID NO:6所示序列的引物;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含有上述内参扩增引物组合物的内参扩增体系及其试剂盒和检测方法,以及由上述内参扩增引物组合物扩增的CALR基因突变的靶序列,该靶序列为SEQ ID NO:7所示序列。本发明所述的内参扩增体系及其检测方法与CALR基因的突变体系配套使用,其既可以对突变型的CALR基因进行快速检测,也可以对野生型的CALR基因进行扩增,作为CALR突变检测试剂盒的内参质控体系,在质量控制的提升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7338289A
公开(公告)日:2017-11-10
申请号:CN201710471433.9
申请日:2017-06-20
Applicant: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 复旦大学 ,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 上海速创诊断产品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Q1/6844 , C12Q2531/119 , C12Q2525/307 , C12Q2527/125 , C12Q2527/101 , C12Q2521/1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锁核酸修饰的LAMP引物组合物,在该LAMP引物组合物中,锁核酸的修饰位置为FIP引物和BIP引物3’端最外侧的3个碱基中的至少一个;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含有上述LAMP引物组合物的LAMP反应体系,该体系还包括甲酰胺和热启动酶;本发明还涉及一种采用上述LAMP引物组合物的扩增方法,其扩增温度为58℃-72℃。本发明针对LAMP的非特异性扩增问题,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小幅提高扩增效率的同时,大幅降低非特异性扩增,显著提高了LAMP反应体系的稳定性和特异性,此对于LAMP技术的进一步完善和临床应用的推广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7164538A
公开(公告)日:2017-09-15
申请号:CN201710560138.0
申请日:2017-07-11
Applicant: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Q1/6858 , C12Q1/6886 , C12Q2600/156 , C12Q2600/166 , C12Q2531/119 , C12Q2545/1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检测CALR基因突变的内参扩增引物组合物,其包括SEQ ID NO:1‑SEQ ID NO:6所示序列的引物;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含有上述内参扩增引物组合物的内参扩增体系及其试剂盒和检测方法,以及由上述内参扩增引物组合物扩增的CALR基因突变的靶序列,该靶序列为SEQ ID NO:7所示序列。本发明所述的内参扩增体系及其检测方法与CALR基因的突变体系配套使用,其既可以对突变型的CALR基因进行快速检测,也可以对野生型的CALR基因进行扩增,作为CALR突变检测试剂盒的内参质控体系,在质量控制的提升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9831833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411902821.4
申请日:2024-12-2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IPC: G06T3/4038 , G06T3/4046 , G06T7/90 , G06T5/92 , G06T9/00 , G06N3/045 , G06N3/046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图像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显微镜图像拼接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待拼接图像,待拼接图像为通过显微镜拍摄目标样本时获得的图像,且待拼接图像携带拍摄该图像时对应的载物台位置信息;将待拼接图像输入预先构建的编码器进行编码,获得待拼接图像一一对应的编码结果;将待拼接图像一一对应的编码结果以及载物台位置信息输入预先构建的生成器中,生成图像拼接结果。本发明采用的显微镜图像拼接方法可以有效针对显微镜图像尺寸较大且特征相似性高的图像,可以快速完成图像拼接,且精度较高,有效避免了计算时间长且精度差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946271B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211580738.0
申请日:2022-12-0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集成微流控芯片制备装置,包括基座、微流道模具、固定件和进出口模具,基座上设有模具放置槽,微流道模具一侧设有微流道成型部且凸出所述微流道模具表面,所述微流道模具设于所述模具放置槽内,且所述微流道成型部凸出所述基座表面,固定件设于所述基座开设所述模具放置槽的一侧上,所述固定件内部设有与所述模具放置槽同轴设置的预聚物放置槽,所述预聚物放置槽尺寸大于或等于所述模具放置槽,进出口模具设于所述固定件远离所述基座一侧,所述进出口模具朝向所述固定件一侧设置有进出口成型部,能够实现微流道的宽度将低于20微米,甚至低于10微米,且能实现一体化成型不同尺度、不同分布状态的微流道和储液池等功能单元。
-
公开(公告)号:CN117025375B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310348371.8
申请日:2023-04-0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微流控芯片、微流控芯片组件和数字核酸检测进样装置。微流控芯片,包括:流道层,流道层设置有用于容纳检测试样的检测流道;流道层还设置有进液口,进液口连通检测流道;试剂孔板,试剂孔板适于预装检测试剂;试剂孔板上设置有从厚度方向贯穿试剂孔板的若干微孔;流道层设置有容纳槽,试剂孔板适于卡设于容纳槽中;检测流道位于容纳槽的槽底,试剂孔板卡设于容纳槽中时,微孔与检测流道直接连通,试剂孔板背向检测流道一侧的表面与流道层的表面齐平;封装膜层,封装膜层适于将试剂孔板封装于容纳槽中,封装膜层贴附并覆盖试剂孔板表面和试剂孔板周围的流道层表面;封装膜层具有透气性。本发明的方案可提高微流控芯片的检测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9507260B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1811652894.7
申请日:2018-12-2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IPC: G01N27/3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化学检测芯片,包括电极层,所述电极层的工作电极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导电层、纳米材料层和凝血反应层;所述凝血反应层产生用于检测凝血酶原时间的电信号,所述纳米材料层传递和放大所述电信号。利用纳米材料层的高导电性、大比表面积以及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等,实现对凝血酶原时间检测过程中电信号的放大、增强,以提高芯片检测的灵敏度、缩短检测时间。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化学传感器,包括上述的电化学检测芯片,能够实现对凝血酶原时间的快速、灵敏检测,且具有较高的检测稳定性和重复性。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方法,适于制得上述灵敏度高、检测结果准确的电化学传感器。
-
公开(公告)号:CN118131392A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410192927.3
申请日:2024-02-2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器件技术领域,公开了零模波导芯片及其制备方法、零模波导检测系统。零模波导芯片包括半导体衬底、第一膜层和第二膜层,第一膜层设置在半导体衬底上,第一膜层上设置有第一纳米孔;第二膜层设置在半导体衬底和第一膜层之间,第二膜层上设置有第二纳米孔;第二纳米孔与第一纳米孔连通,适于形成设置待测样品的激发区域,且第二纳米孔的径向尺寸小于第一纳米孔的径向尺寸。荧光发射光照射在双层纳米孔结构的第二膜层表面,在第二纳米孔附近形成强局域场,激发区域限制在纳米孔底部很小范围内覆盖第二纳米孔内的待测样品,使待测样品的发射光集中来自这一小的激发区域,背景噪声降到最低,提高零模波导芯片的信噪比及荧光检测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592047B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210433311.1
申请日:2022-04-2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IPC: C12Q1/686 , C12Q1/688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检测循环肿瘤细胞的方法及其应用,属于分子生物学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检测循环肿瘤细胞的方法,先使用分别偶联有寡核苷酸A、B的抗体A、B对待测样本中的循环肿瘤细胞进行标记,然后使用核酸外切酶对经标记的循环肿瘤细胞进行消化,再对经消化的循环肿瘤细胞进行细胞裂解和核酸提取,最后以双链探针和肿瘤核酸标志物为靶标对提取而得的核酸体系进行qPCR,并根据qPCR的结果,判断待测样本中循环肿瘤细胞的数量和类型,抗体A、B能够与循环肿瘤细胞表面的特异性抗原特异性结合,寡核苷酸A、B能够组成一对末端互补的邻位探针,邻位探针经延伸后形成能够与循环肿瘤细胞表面的特异性抗原特异性结合的双链探针。
-
公开(公告)号:CN117783068A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311617804.1
申请日:2023-11-2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IPC: G01N21/64 , G01N21/01 , G06T3/403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荧光成像运动控制装置及图像拼接方法,荧光成像运动控制装置包括基架、集成载物模块、二维位移台、Z轴位移台以及物镜组件,集成载物模块设于基架内;二维位移台与基架连接,且二维位移台驱动端与Z轴位移台连接,以带动Z轴位移台在集成载物模块上侧沿X、Y方向运动;物镜组件被配置为在二维位移台、Z轴位移台带动下在被检测样品上侧的物镜放置空间内进行三维运动,以对检测样品连续扫描成像,其无需在X,Y两个自由度上移动样品,当被检测样品处于复杂的集成载物模块中时,例如样品需要远距离加载,温度加热,气路进样等相关功能,由于无需移动样品,故而其可以兼容大视场和高分辨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