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498792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797521.4
申请日:2024-12-09
Applicant: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近红外淋巴结检测系统及图像获取方法。该检测系统包括红外成像系统,所述红外成像系统包括沿光路设置的激发光源、扩束元件、光路转发装置、滤光装置和短波红外传感器,以及与所述短波红外传感器通讯连接的图像处理与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激发光源为连续光谱光源或波长连续可调光源。本发明基于被誉为“生物透明窗口”的近红外光谱成像技术,结合模型算法进行图像处理,为淋巴结检测提供了一种创新解决方案;该系统利用近红外窗口的低组织散射特性和生物主要构成成分在近红外光谱中的吸收峰差异特性,在无需示踪剂下实现了淋巴结与周围脂肪组织的高对比度成像。本发明检测系统能够为相关手术提供实时指导和跟踪。
-
公开(公告)号:CN119791856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510106322.2
申请日:2025-01-23
Applicant: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纳米机器人集群关节腔内操纵及定位成像系统与方法。该成像系统包括红外成像系统和用于操纵微纳米机器人集群的磁控机械系统,所述红外成像系统包括沿光路设置的激发光源、扩束元件、光路转发装置、滤光装置和短波红外传感器,以及与所述短波红外传感器通讯连接的图像处理与显示装置;所述磁控机械系统包括组合机械臂单元和机械臂控制单元,所述组合机械臂单元的操作端设有磁极。该系统利用近红外窗口的低组织散射特性,先关节内注射荧光探针作为发光背景信号,再注射微纳米机器人(不发光为黑影),便能实现微纳米机器人与周围组织的高对比度成像;同时,光学实时图像的反馈机制能提高操控的效率,有效缩短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18853138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0808243.1
申请日:2024-06-21
Applicant: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IPC: C09K11/02 , C09K11/66 , B82Y20/00 , B82Y30/00 , G01N33/533 , G01N33/58 , G01N33/569 , A61K49/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近红外二区PbS‑UBI29‑41量子点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标记细菌生物膜的应用,包括以下步骤:将RNase‑A溶液与Pb(OAc)2溶液混合,加入NaOH溶液将pH调整至13后,加入Na2S溶液进行微波反应,所述微波反应结束后用紫外线照射3小时,再通过吹打混匀、超滤、重悬后得到RNase‑A‑PbS量子点;将RNase‑A‑PbS量子点与EDC、NHS混合均匀后,加入UBI29‑41进行避光反应、超滤、重悬后得到PbS‑UBI29‑41量子点探针。通过PbS荧光量子点与细菌靶向性多肽UBI29‑41相偶联,不仅仅能够进行活体内微量目标物质或细胞的定量监测,还能够实现长时间荧光成像,在活体内能够清楚的观察细菌数量和空间变化的的过程。
-
公开(公告)号:CN115029126A
公开(公告)日:2022-09-09
申请号:CN202210809828.6
申请日:2022-07-11
Applicant: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近红外二区量子点微球及制备方法、标记胶原蛋白的方法,近红外二区量子点微球包括近红外二区量子点,近红外二区量子点包括以金属硫化物量子点的核和包裹在所述核外层的蛋白分子,近红外二区量子点微球为近红外二区量子点的蛋白分子相互交联形成的。近红外二区量子点微球的制备方法包括:向近红外二区量子点溶液中加入EDC与NHS,在25℃‑37℃条件下磁力搅拌反应45‑60min;将上述的反应溶液进行超滤步骤以去除剩余反应底物。近红外二区量子点微球具有更高荧光强度,高量子产率与光稳定性的特点,有利于活体细胞长时间荧光成像。因此将近红外二区量子点微球标记胶原蛋白,采用体内荧光成像,观察标记的胶原蛋白在体内的分解过程和分解速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853137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0808220.0
申请日:2024-06-21
Applicant: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近红外二区QDs‑Glu量子点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标记细菌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RNase‑A溶液与Pb(OAc)2溶液混合,加入NaOH溶液将pH调整至13后,加入Na2S溶液进行微波反应,所述微波反应结束后用紫外线照射3小时,再通过吹打混匀、超滤、重悬后并调整pH至7‑8得到RNase‑A‑PbS量子点;将RNase‑A‑PbS量子点与EDC、NHS在室温下混合均匀,加入葡萄糖进行交联反应后,再进行超滤、重悬得到QDs‑Glu量子点探针。通过葡萄糖与PbS量子点的交联合成的近红外二区QDs‑Glu量子点探针,具有良好的光学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与高量子产率的特点,不仅仅有利于对动物活体内的荧光纳米探针稳定、实时、准确显影,还能够实时定量监测体内不同部位细菌数量和位置并获取其在体内免疫状态下的数据。
-
公开(公告)号:CN115029126B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210809828.6
申请日:2022-07-11
Applicant: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近红外二区量子点微球及制备方法、标记胶原蛋白的方法,近红外二区量子点微球包括近红外二区量子点,近红外二区量子点包括以金属硫化物量子点的核和包裹在所述核外层的蛋白分子,近红外二区量子点微球为近红外二区量子点的蛋白分子相互交联形成的。近红外二区量子点微球的制备方法包括:向近红外二区量子点溶液中加入EDC与NHS,在25℃‑37℃条件下磁力搅拌反应45‑60min;将上述的反应溶液进行超滤步骤以去除剩余反应底物。近红外二区量子点微球具有更高荧光强度,高量子产率与光稳定性的特点,有利于活体细胞长时间荧光成像。因此将近红外二区量子点微球标记胶原蛋白,采用体内荧光成像,观察标记的胶原蛋白在体内的分解过程和分解速率。
-
公开(公告)号:CN110559450A
公开(公告)日:2019-12-13
申请号:CN201910662316.X
申请日:2019-07-22
Applicant: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针对关节细菌感染的水溶性近红外二区荧光示踪显影剂;在RNase A和NaOH反应体系中,以Pb(OAc)2·3H2O和Na2S为原料,利用微波反应高温合成法制备RNase A-PbS量子点,并利用EDC-NHS或EDC-SMCC体系交联β-氨基环糊精或CGGG-UBI29-41即得。该荧光示踪显影剂具有高荧光强度、高量子产率、光稳定性和激发光谱宽、发射光谱窄等特点,且能与细菌靶向结合;由于其具有近红外二区成像并定位细菌感染灶的功能,能够对临床上较为隐蔽的关节感染进行快速检测、实时示踪和活体成像,实现关节感染的辅助诊断。
-
公开(公告)号:CN219229846U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222963051.7
申请日:2022-11-08
Applicant: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IPC: A61B5/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活体成像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双模态活体成像系统,包括:激发光源,短波红外传感器,二向色镜,反射镜,红外热成像装置;激发光源与短波红外传感器分别设置于二向色镜的相对两侧,反射镜设置于实验动物的红外辐射范围内,红外热成像装置设置于反射镜的靠短波红外传感器的一侧;激发光源发出激光通过二向色镜后,激发动物体内的纳米荧光探针发出荧光;短波红外传感器接受二向色镜转发的纳米荧光探针发出的激光;红外热成像装置接受反射镜转发的实验动物的红外辐射能量,并转换成电信号。将短波红外荧光成像和热成像搭建到同一个系统中,实现对实验动物在同一时间点进行纳米探针靶向物质成像以及监测对应区域的温度的实时动态变化。
-
公开(公告)号:CN219578937U
公开(公告)日:2023-08-25
申请号:CN202222508346.5
申请日:2022-09-21
Applicant: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IPC: A61B17/064 , A61B17/8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全缝线锚钉及植入装置,通过设置第一缝线在柔性变形部内形成闭合结构和缩缝缝线轨迹,由第二缝线穿过闭合结构;并在柔性变形部内设置用于预注粘合剂的容置腔,柔性变形部上设有与容置腔连通的注入口和若干输出微孔结构;本实施例的全缝线锚钉被配置时,容置腔内预注有粘合剂,柔性变形部置入目标孔道内,收紧第一缝线和第二缝线使得柔性变形部的长度被压缩,宽度增大形成锚钉套,锚定在目标孔道中;柔性变形部被压缩的同时,容置腔被压缩,容置腔内的粘合剂经输出微孔结构渗出至目标孔道内融合固定,使得全缝线锚钉与目标孔道形成力学支撑,不再依赖于骨皮质,解决了现有全缝线锚钉的力学强度依赖于骨皮质的问题。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