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440603B
公开(公告)日:2022-07-08
申请号:CN202010623566.5
申请日:2020-07-01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医药和生物工程学技术领域,涉及防治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感染药物,具体涉及人类α干扰素及受体结合相关位点突变体在制备防治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感染药物和制剂中的用途。本发明通过对IFN‑α2结合IFNAR1的位点第82、86、89和120位进行突变,经体外新冠病毒感染模型试验鉴定显示人α干扰素受体结合相关位点突变体IFN‑α2‑EIFK较IFN‑α2具有更强的抗病毒活性,且在抗病毒浓度下无细胞毒效应。本发明所述的IFN‑α14和IFN‑α2受体结合相关位点突变体‑‑IFN‑α2‑EIFK可进一步用于制备抗新型冠状病毒药物和制剂。
-
公开(公告)号:CN109381463A
公开(公告)日:2019-02-26
申请号:CN201710671770.2
申请日:2017-08-08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PC: A61K31/443 , A61K45/06 , A61P31/2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涉及他扎罗汀(Tazarotene)在制备抑制乙肝病毒药物中的用途。本发明经病毒转染及感染细胞模型试验鉴定证实了维A酸类药物他扎罗汀具有很强的抗乙肝病毒活性,且在撤药后表现出持久抑制病毒的能力,同时在相应抗病毒工作浓度下均无细胞毒效应。本发明还公开了他扎罗汀具有相对特异的干扰cccDNA稳定性和抑制cccDNA转录的活性;以及公开了同属维A酸类药物且为他扎罗汀类似物阿达帕林(Adapalene)亦具有抗乙肝病毒活性,本发明为他扎罗汀及其类似物用于临床抗乙肝病毒干预及为制备基于他扎罗汀及其类似物和衍生物的新型抗乙肝病毒药物提供了技术和理论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6162153B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211063471.8
申请日:2022-09-01
Applicant: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IPC: C07K16/08 , C12N15/13 , G01N33/576 , G01N33/577 , A61K39/42 , A61P3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乙肝病毒表面抗原的单克隆抗体及其应用,通过抗原免疫小鼠,筛选得到表达乙肝表面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所述单克隆抗体的重链可变区的HCDR1、HCDR2、HCDR3的氨基酸序列分别如SEQ ID NO.1~3所示,其轻链可变区的LCDR1、LCDR2、LCDR3的氨基酸序列分别如SEQ ID NO.4、KVS、SEQ ID NO.5所示;上述单克隆抗体可用于Western blot检测真核细胞来源的HBsAg、不同基因型的HBsAg和HBsAg突变体,适用于检测多种类型的样本,为乙肝病毒的检测及乙肝疾病的治疗开拓了新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6426542A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310328094.4
申请日:2023-03-30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用噬菌体单链制备技术体外重组cccDNA分子模型的方法及应用,方法包括R1、构建重组质粒,载体质粒插入部分λ噬菌体基因组,并构建入目标基因组序列;R2、制备单链形式cccDNA,将步骤R1构建的重组质粒转化入大肠杆菌并用VCSM13辅助噬菌体进行感染,包装出基因组上含有目标基因组全长序列的噬菌体,抽提M13噬菌体基因组并引入Zn2+切割后,获得单链形式的cccDNA;R3、体外重组cccDNA,将步骤R2获得的cccDNA正负链退火经连接酶连接修复,即为体外重组cccDNA分子模型;本发明通过噬菌体单链制备系统,经体外重组获得不含有外源序列的cccDNA分子模型的方法,为cccDNA的体内外特性研究提供了一个新技术平台。
-
公开(公告)号:CN114921492B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210482370.8
申请日:2022-05-05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PC: C12N15/85 , C12N15/90 , C12N15/877 , C12N15/65 , C12N15/12 , C12N5/10 , A01K67/0278 , A61K49/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因打靶载体、I型干扰素受体部分人源化的小鼠模型及其构建方法和应用,其利用基因打靶技术将人源I型干扰素受体蛋白胞外段编码序列准确插入到鼠源I型干扰素受体蛋白跨膜段编码序列前,保留自然状态下编码鼠源I型干扰素受体1/2两亚基的启动子及调控序列,由此建立I型干扰素受体部分人源化的小鼠模型。上述小鼠模型保留鼠源干扰素信号通路的完整性,同时对人源I型干扰素处理有较好应答;对不同人源干扰素亚型处理有不同程度应答;且保留I型干扰素受体组织分布特异性。本发明建立的小鼠模型可成为评价各类病毒感染对I型干扰素敏感性,以及不同亚型和剂型相关I型干扰素制剂的抗病毒作用和抗肿瘤作用等药效的合适模型。
-
公开(公告)号:CN114917326A
公开(公告)日:2022-08-19
申请号:CN202210307193.X
申请日:2017-08-06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医药和生物工程学领域,涉及人α干扰素亚型在制备抗乙肝病毒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用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人基因组编码干扰素亚型IFN‑α2应答率较低而副作用较大的问题,经体外病毒转染及感染模型鉴定提供了包括IFN‑α14,IFN‑α6和IFN‑α1的多种α干扰素亚型,经试验显示,所述的多种α干扰素亚型相较IFN‑α2具有更强的抗乙肝病毒活性,且在抗病毒浓度下无细胞毒效应,其中IFN‑α14具有最强的抗HBV活性。本发明所述的多种α干扰素亚型可用于制备新的抗乙肝病毒效应显著好的抗乙肝病毒药物。
-
公开(公告)号:CN113440603A
公开(公告)日:2021-09-28
申请号:CN202010623566.5
申请日:2020-07-01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医药和生物工程学技术领域,涉及防治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感染药物,具体涉及人类α干扰素及受体结合相关位点突变体在制备防治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感染药物和制剂中的用途。本发明通过对IFN‑α2结合IFNAR1的位点第82、86、89和120位进行突变,经体外新冠病毒感染模型试验鉴定显示人α干扰素受体结合相关位点突变体IFN‑α2‑EIFK较IFN‑α2具有更强的抗病毒活性,且在抗病毒浓度下无细胞毒效应。本发明所述的IFN‑α14和IFN‑α2受体结合相关位点突变体‑‑IFN‑α2‑EIFK可进一步用于制备抗新型冠状病毒药物和制剂。
-
公开(公告)号:CN109381698A
公开(公告)日:2019-02-26
申请号:CN201710663647.6
申请日:2017-08-06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医药和生物工程学领域,涉及人α干扰素亚型在制备抗乙肝病毒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用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人基因组编码干扰素亚型IFN-α2应答率较低而副作用较大的问题,经体外病毒转染及感染模型鉴定提供了包括IFN-α14,IFN-α6和IFN-α1的多种α干扰素亚型,经试验显示,所述的多种α干扰素亚型相较IFN-α2具有更强的抗乙肝病毒活性,且在抗病毒浓度下无细胞毒效应,其中IFN-α14具有最强的抗HBV活性。本发明所述的多种α干扰素亚型可用于制备新的抗乙肝病毒效应显著好的抗乙肝病毒药物。
-
公开(公告)号:CN119331868A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310885375.X
申请日:2023-07-18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PC: C12N15/113 , A61K31/713 , A61P31/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核酸、含有该核酸的药物组合物和缀合物及其应用。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一种siRNA,其具有互补的正义链和反义链,并且所述siRNA中的每个核苷酸各自独立地为修饰或未修饰的核苷酸,特征在于:所述siRNA的正义链含有序列SEQ ID NO:1、21或23或与之相差不多于4个核苷酸的序列,且所述siRNA的反义链含有序列SEQ ID NO:2、22或24或与之相差不多于4个核苷酸的序列。本发明还提供了包含作为第一siRNA的上述核酸和含有包含SEQ ID NO:5、7或43所述的序列的正义链和包含SEQ ID NO:6、8或44所述的序列的反义链的第二siRNA的核酸组,含有该核酸或核酸组的药物组合物和缀合物,以及它们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8806769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310426492.X
申请日:2023-04-20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PC: A61K31/551 , A61K31/175 , A61K31/437 , A61P1/16 , A61P31/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机械信号感知相关YAP通路调节剂在制备抗嗜肝病毒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在体内外乙肝病毒复制模型中发现肝细胞高基底硬度及相关机械信号感知通路的活化可显著抑制病毒复制,外源性采用机械感知相关YAP通路关键激酶调节剂如XMU‑MP‑1、GA‑017和TRULI等小分子化合物可显著抑制病毒复制及病毒抗原表达;其抗病毒效应的实现主要是通过下调嗜肝病毒复制所依赖的肝细胞富集转录因子及上调一系列具抗病毒效应的分子。本发明的机械信号感知相关YAP通路调节剂无明显细胞毒性且抗病毒效果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