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冰箱除臭灯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645401A

    公开(公告)日:2015-05-27

    申请号:CN201510022924.6

    申请日:2015-01-16

    Abstract: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冰箱除臭灯,包括基板,所述基板的背面设置有驱动器以及用于控制驱动器的控制器,基板的正面涂有纳米光催化涂层,基板的正面还集成安装有若干个UVA-LED封装器件、一组不锈钢丝和一个不锈钢网,所述不锈钢丝和不锈钢网平行设置;所述驱动器控制用于驱动UVA-LED封装器件以及在不锈钢丝和不锈钢网之间施加一定电压。UVA-LED封装器件发出紫外光照射到光催化涂层产生催化物分解由细菌死体释放出的有害化合物和异味气体,促进有机物的降解,从而实现除臭的作用。不锈钢丝和不锈钢网的设置使得其除臭灯在工作时,形成高压静电场,驱动等离子体风的方式产生循环气流工作,加速有机物的降解,提高除臭的效果。

    一种针对脑胶质瘤的靶向纳米递药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3622915A

    公开(公告)日:2014-03-12

    申请号:CN201210306978.1

    申请日:2012-08-24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药物制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针对脑胶质瘤的靶向纳米递药系统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递药系统包括靶向功能分子,药物和纳米载体,所述的靶向功能分子为来源于白介素13的短肽,药物为小分子抗脑胶质瘤药物,纳米载体为表面聚乙二醇修饰的脂质体、纳米粒、聚合物泡囊、聚合物胶束、固体脂质纳米粒,所述药物以包裹或共价连接的方式包载在纳米载体内所述短肽通过共价连接的方式与纳米粒表面的聚乙二醇相连。该递药系统可通过脑胶质瘤细胞表面白介素13受体α2的介导作用,促进脑胶质瘤细胞的摄取,提高化疗药物的抗脑胶质瘤效果。

    一种GIS设备局部放电信号的定位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818223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310419529.6

    申请日:2023-04-1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GIS设备局部放电信号的定位方法,其包括步骤:搭建与实际GIS设备相匹配的GIS仿真模型,基于GIS仿真模型设置若干个模拟局部放电源,GIS仿真模型上对应于各光学传感器的位置设有探测点;基于各探测点接收的各模拟局部放电源的辐照度,构建光学仿真原始指纹库,其内包括若干条光学指纹样本,每一条光学指纹样本均含有该模拟局部放电源的位置坐标信息以及与该位置坐标对应的各探测点接收的辐照度向量;对光学仿真原始指纹库中的光学指纹样本进行扩容;基于扩容后的光学指纹样本,采用随机森林算法对各光学传感器接收的实测辐照度向量进行定位,获得局部放电源的实际位置坐标。

    一种基于聚甲基丙烯酸酯的脑靶向基因递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3623424B

    公开(公告)日:2016-08-03

    申请号:CN201210306885.9

    申请日:2012-08-24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生物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基于聚甲基丙烯酸酯的脑靶向基因递释系统及其制备方法。该基因递释系统的载体由阳离子链段聚甲基丙烯酸酯、电中性链段和脑靶向功能基TGN三部分共价连接构成,载体进而与阴离子质粒DNA通过静电作用自组装形成纳米胶束。本发明能够传递基因药物穿过血脑屏障,进入脑内发挥作用。本发明通过无创伤的静脉注射方式给药试验后显著提高基因递释系统的脑部靶向性和基因在脑部的表达;其粒径、表面电荷、靶向功能基的修饰程度均可控,便于基因递释系统的优化。本发明所构建的基因递释系统,具有细胞毒性低,脑靶向效率高的优点。

    一种针对脑胶质瘤的靶向纳米递药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3622915B

    公开(公告)日:2015-10-07

    申请号:CN201210306978.1

    申请日:2012-08-24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药物制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针对脑胶质瘤的靶向纳米递药系统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递药系统包括靶向功能分子,药物和纳米载体,所述的靶向功能分子为来源于白介素13的短肽,药物为小分子抗脑胶质瘤药物,纳米载体为表面聚乙二醇修饰的脂质体、纳米粒、聚合物泡囊、聚合物胶束、固体脂质纳米粒,所述药物以包裹或共价连接的方式包载在纳米载体内所述短肽通过共价连接的方式与纳米粒表面的聚乙二醇相连。该递药系统可通过脑胶质瘤细胞表面白介素13受体α2的介导作用,促进脑胶质瘤细胞的摄取,提高化疗药物的抗脑胶质瘤效果。

    一种基于聚甲基丙烯酸酯的脑靶向基因递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3623424A

    公开(公告)日:2014-03-12

    申请号:CN201210306885.9

    申请日:2012-08-24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生物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基于聚甲基丙烯酸酯的脑靶向基因递释系统及其制备方法。该基因递释系统的载体由阳离子链段聚甲基丙烯酸酯、电中性链段和脑靶向功能基TGN三部分共价连接构成,载体进而与阴离子质粒DNA通过静电作用自组装形成纳米胶束。本发明能够传递基因药物穿过血脑屏障,进入脑内发挥作用。本发明通过无创伤的静脉注射方式给药试验后显著提高基因递释系统的脑部靶向性和基因在脑部的表达;其粒径、表面电荷、靶向功能基的修饰程度均可控,便于基因递释系统的优化。本发明所构建的基因递释系统,具有细胞毒性低,脑靶向效率高的优点。

    基于NSST和图像能量算法的电力设备缺陷实时监测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096631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211498519.8

    申请日:2022-11-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NSST和图像能量算法的电力设备缺陷实时监测方法及系统,其包括步骤:(1)采集电力设备的可见光图像以及与该可见光图像对应的红外图像;(2)采用能量图像算法将红外图像分割为若干模块,确定分割后的各模块的温度特征,并将各模块的温度特征标注在红外图像上;(3)将经过标注的红外图像和与之对应的可见光图像分别进行NSST分解,以分别得到各自的低频子带图和高频子带图;(4)将各低频子带图进行融合得到融合低频子带图;将各高频子带图融合,得到融合高频子带图;(5)基于融合低频子带图和融合高频子带图进行NSST逆变换,得到融合图像;(6)基于融合图像判断电力设备的缺陷位置。

    一种靶向脑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的基因递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3505744A

    公开(公告)日:2014-01-15

    申请号:CN201210225177.2

    申请日:2012-06-30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药物制剂领域,涉及一种短肽介导的靶向脑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的基因递释系统。所述基因递释系统包括靶向功能基、基因药物和载体。所述的靶向功能基为短肽,载体为聚β-氨基酯和聚乙二醇-聚β-氨基酯,短肽与聚乙二醇共价连接,基因药物通过包载或吸附的方式与载体形成纳米级基因递释系统。该基因递释系统通过将基因主动靶向递送至脑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内,使脑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表达所需要的分泌型药物蛋白,并进一步将其分泌递送至脑内,从而实现脑部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治疗。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