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分子量肝素和天然药物前药构成的磷酸钙-脂质纳米药物共递送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0960507A

    公开(公告)日:2020-04-07

    申请号:CN201811155624.5

    申请日:2018-09-30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nventor: 陈钧 胥敏俊

    Abstract: 本发明药物制剂领域,涉及一种低分子量肝素和天然药物前药构成的磷酸钙-脂质纳米药物共递送系统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以生物可降解的脂质材料制备的纳米粒作为载体,并物理包载天然药物PIC的磷酸化前药PIC-POOH,外层静电吸附LMWH,利用纳米制剂的长循环特性和实体肿瘤组织的EPR效应富集于肿瘤部位,进而调节肿瘤细胞转移相关通路,抑制新生血管生成,抗肿瘤转移。实验证明该药物共递送系统能抑制肿瘤细胞的EMT进程,通过小管形成实验证明能显著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生成,通过体内给药评价证明了该药物共递送系统在小鼠模型上可减少肺部转移的形成,并延长荷瘤小鼠生存期;具有明显的抗肿瘤转移效果,尤其减少三阴性乳腺癌转移,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低分子量肝素和天然药物前药构成的磷酸钙-脂质纳米药物共递送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0960507B

    公开(公告)日:2022-03-18

    申请号:CN201811155624.5

    申请日:2018-09-30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nventor: 陈钧 胥敏俊

    Abstract: 本发明药物制剂领域,涉及一种低分子量肝素和天然药物前药构成的磷酸钙‑脂质纳米药物共递送系统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以生物可降解的脂质材料制备的纳米粒作为载体,并物理包载天然药物PIC的磷酸化前药PIC‑POOH,外层静电吸附LMWH,利用纳米制剂的长循环特性和实体肿瘤组织的EPR效应富集于肿瘤部位,进而调节肿瘤细胞转移相关通路,抑制新生血管生成,抗肿瘤转移。实验证明该药物共递送系统能抑制肿瘤细胞的EMT进程,通过小管形成实验证明能显著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生成,通过体内给药评价证明了该药物共递送系统在小鼠模型上可减少肺部转移的形成,并延长荷瘤小鼠生存期;具有明显的抗肿瘤转移效果,尤其减少三阴性乳腺癌转移,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靶向调节小胶质细胞免疫功能的仿生纳米药物递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455005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310999775.3

    申请日:2023-08-09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药物制剂技术领域,涉及靶向调节小胶质细胞免疫功能的仿生纳米药物递释系统,具体涉及一种靶向调节小胶质细胞免疫功能并具有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作用的仿生纳米药物递释系统及其在脑胶质瘤免疫治疗中的应用。该药物递释系统由齐墩果酸纳米晶内核(OA‑core)、M0或M2型巨噬细胞膜、连接免疫检查点拮抗多肽的酸敏感脂质材料三部分制得仿生纳米药物递释系统。本发明构建的仿生纳米药物递释系统能实现小分子药物和多肽药物的共载以及病灶部位的精准递送及分级释放,多靶点调控了脑胶质瘤免疫过程,协同增强了抗胶质瘤免疫效应,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一种调节肿瘤微环境和主动靶向的药物递送系统及其用途

    公开(公告)号:CN109589417A

    公开(公告)日:2019-04-09

    申请号:CN201710915079.4

    申请日:2017-09-30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药物制剂领域,涉及新的药物递送系统,具体涉及一种调节肿瘤微环境和主动靶向的药物递送系统及其用途。本递药系统采用FDA批准的生物可降解的高分子聚乳酸材料,通过乳化溶媒蒸发法物理性包载天然药物单体α-倒捻子素(α-M)制成载药纳米递释系统(α-M NP;通过共价结合在α-M NP的表面进一步修饰功能性多肽,其能主动靶向肿瘤微环境中肿瘤微环境中被异常激活的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制成了具有主动靶向功能和调节肿瘤微环境作用的纳米递药系统。体内外的实验表明,本递释系统能够抑制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的过度激活,有效改善肿瘤微环境,增加药物在肿瘤部位的蓄积,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前景。

Patent Agency Ranking